说说你的履历,幸免更多人被骗。你逢过如何的_怪人怪事

说说你的履历,幸免更多人被骗。你逢过如何的

怪人怪事 2023-05-05 09:19www.bnfh.cn怪人怪事

说说你的经历,避免更多人上当。你遇过怎样的电信诈骗?

我的老天爷,现在的骗子都这么专业了?这一套套的弄的也太真实了[石化][石化]


看完我只能说,确实挺傻的,全程极度配合,没有任何起疑的地方,被骗了也是意料之中~京东客服让你去操作微粒贷支付宝…你自己想想~


还有京东为啥要用阿里的钉钉呢,这一步就骗不过去了。看来博主平时太闲,就算这是真的,是我也没空操作。知道骗子是怎么做目标客户筛选的吗?据说陌生电话接听超过半分钟,都属于可发展对象~


自己也接到过京东白条金条网贷利息太高违规电话,要我关掉。我直接说你要关就自己关,还要我操作凭啥?那时还不知道是骗子,只是觉得,你违规,凭啥要我帮你操作?最主要的是我白条没有欠款,金条没用过~


前天还接到一个电话,问我还有京东账号,我都说没有从来不用,然后挂断拉黑,诈骗电话通话时间长了,我们这边派出所都能打电话给你,叫你去签字~


[狗头]别人找我借钱我都会想半天,还让我转钱,做梦吧!真担心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点开官方app,找到客服联系询问情况,立马就确定真伪了呀!被骗了让人同情,几段都是埋怨平台,也没真正的反思反思自己。就属于被骗的时候就没想到,被骗完了又赖京东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呈多发态势,严重侵蚀网络环境。据统计,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4万人,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2.9万人。可以说电信网络诈骗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

1.什么是电信诈骗

根据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以及2018 年《检察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指引》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将电信诈骗定义为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电信诈骗的数额认定

根据《解释》第一条规定,我们可以得知,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即诈骗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为数额较大,诈骗财物三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诈骗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刘某被骗三十万元,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分子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除刘某之外,还有其他受害者,诈骗金额累计达到五十万元,犯罪分子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罚。

3.电信诈骗的特点

(1)诈骗对象精准化

大数据时代,公民在互联网或者日常生活中会留下许多个人信息,有时会因为相关部门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采取相关保护措施、或者技术落后等原因,使得公民个人信息被犯罪分子非法获取,成为他们的敛财工具。比如本案中的刘某球迷身份可能就是犯罪分子筛选后的诈骗对象。

(2)犯罪行为职业化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犯罪分子合伙作案,犯罪团伙的组织性愈发明显,其背后有完备的运营模式,内部结构严密,分工明确。甚至决策者和背后真正非法获益者经常躲在国外,具体诈骗行为是由国内代理人组织和实施。面对这种越来越职业化的犯罪,防不胜防!

(3)非接触式诈骗

电信诈骗罪犯和受害者之间并没有正面交流,主要是从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通讯。相比于传统的诈骗方式,受害者更难以掌握其外貌特征,提供相关罪犯信息。甚至即使案件被侦破,捕获了罪犯,受害者有时也难以进行指认。就如刘某赌球,从始到终并未见过犯罪嫌疑人,30万却早已被其诈骗。

4.电信诈骗的防范

第一,注意自己的行为惯性。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很多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设置诈骗,如网上购物、借钱、生活缴费等,受骗人接到电话时第一时间是以习惯性反应支配行动,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的行为惯性进行逐步下套,引导受害人落入陷阱。刘某为了拿回返利钱,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甚至是面部是不全盘托出交给诈骗分子,才让诈骗分子得逞。

第二,警惕自己“爱占小便宜”的心理。有些电信诈骗是抛出一个诱饵,受骗人在犯罪分子的鼓动诱惑之下,贪恋犯罪分子给出的小利益,于是就会上钩,继而顺着犯罪分子的诈骗流

程越陷越深,最终因小失大。刘某的行为就是看中网站上下注回报高,才铤而走险结果弄的人仰马翻,为时已晚。

第三,遇事冷静,及时报警。受骗人接到电话后一般会产生的焦虑、急躁、担忧的心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着冷静,比如常见的假借受害人的亲人出了车祸,需立即动手术,要求转款到某个账户,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心理来时实施诈骗。

第四,要及时对电信诈骗相关案例进行了解。电信诈骗在我国常有发生,诈骗手段也是时有更新,常常令人猝不及防。面对骗子的各种诈骗手段,要常知常新,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自从9月24日被冒充京东icon客服取消校园贷电信诈骗贷款20万,每天都是悔恨不已,恨自己怎么当时那么的蠢,脑袋就像短路一样, 被骗子牵着走。我恨骗子,也恨我自己。我梳理了下当时的心态和想法,供大家参考,不要像我一样,一失足成千古恨,对个人和家庭都造成巨大影响

1.“警钟长鸣”,我自认为不刷单,不交友,不投资,不炒股,诈骗应该和我没关系,对防诈骗这件事情不重视,刚开始还有安装反诈APP,但因为嫌弃占用内存也被卸载了。平时用今日头条看新闻,因为忽视此类新闻,导致头条也不推荐我此类新闻,后续一直看不到此类新闻。诈骗这两个字眼在脑海中存在感极弱,像被抹去一样,导致我这次接到京东客服电话时根本就没有诈骗的想法,也没有想到怎么不是京东官方电话来电,没有一丝的警惕之心。

2.“知识缺乏”,我天真的以为银行卡没有钱想骗也骗不到,从没想到过还有贷款之说,对手机上操作贷款流程也不太清楚,导致我操作贷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正在贷款。

3.“三人成虎”,在此次京东客服电话之前,我在上周已经接到过两次同样的电话,当时虽然也没有诈骗的想法,但本能的拒绝了他们的指导,只是回复说我知道了,就挂掉了。但这次我又接到电话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潜意识中要去处理此事情的想法,导致我没有挂掉电话,要跟着骗子处理此事情。所以我劝告大家,陌生电话干脆不要接,或者最多1分钟,以免被骗子套路带进去了。

4.“时间因素”,我计算了下通话时间,在我实施转账前,我已经和骗子不停通话约1个半小时,他不停的催促我输入打字,语音等,就是要打乱我的思维,让我的脑子疲惫,没有思考余地,被骗子牵着鼻子走。所以我还是劝告大家,陌生电话干脆不要接,或者最多1分钟,不要和骗子耗时间,有可能中途跳不出来了。

,希望以我自身的经历,劝告大家下载反诈APP,提高警惕,不要以为诈骗离得远,不要像我一样,一失足千古恨,现在还想着筹钱还贷款。

在此,鄙视下建设银行,贷款时候全程没有一个确认电话,协商贷款是否能少收些利息,也是非常的冷血,说是我自己的问题,和建行无关。感谢下微信微众银行icon,当我贷款时,有电话过来确认(微信注册电话被呼叫转移了,打的是个号码),如果不是微众银行的电话,我还没有意识到我被诈骗了




骗子骗人是预谋,他们是事先操练过的,所以听起来很像。不管他讲得多像真,只要不合情理,我们就可以怀疑而不信他,

1)别人引诱你得意外之财不要信,真有此事他一定保密不告诉外人。

2)以违法来恐吓你,自己没有犯法怕他什么,可以告诉骗子电话里说不清,我自己会去附近的派出所说明情况,看骗子怎么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