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军本家儿官捐躯,是政委接替指挥吗?政委
如果军事主官牺牲,是政委接替指挥吗?政委有能力指挥作战吗?
解放军的政治委员有别于苏联红军的政治委员。
解放军的政治委员主要起源于毛泽东创立的“三湾改编”的成果,以后随着红军队伍的装大而逐步成型,非学习传承苏联红军。
提问的这位哥们肯定是看外国电影被洗脑了吧?
政委是什么?中苏两国最能打的人。
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什么人可以当政委。你要有足够的战斗资历,说白了,就是打过很多战争。然后你会被送到延安大学等地方进行思想深造和战争战法的深造。然后他们才有资格派出去收编改造那些投降,投诚,或者有意向抗日的旧军队、团体,改造成为抗日的新军队。没有几把刷子,谁理睬你!铁道游击队的那位政委,李延年那种政委,才是真正的我军政委。
无独有偶,1944年9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战场上被敌冷枪击中牺牲,接任师长的是原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将军,而不是四师政委邓子恢。原因也差不许多,邓子恢同志虽然是闽西地区的老革命,多年来主要从事党政工作,缺乏作为军事主官的作战经验,担任政委比较合适,硬要接手师长的军事指挥权,有点勉为其难了。
别产生错觉,这是两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实际上,我军的许多中高级指挥员都是“军政双优”的干部,到底是当军事主官还是政治主官,完全根据革命需要,并不存在什么一定的规则。比如前述牺牲的叶成焕将军,红军时期就曾担任过团政委、师政委,他也是从四方面军师政委的职务上,在红军改编成为八路军时,直接出任772团团长的。
再比如115师师长林彪重伤后,出任代师长的是343旅旅长陈光,毕竟115师是八路军的绝对主力,而陈光历任红军的团长、师长、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军事能力和指挥水平有目共睹,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谁敢说政委罗帅就不会打仗了吗?非也,从115师到山东发展的历程来看,罗帅也是军政都拿得起来的优秀干部。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军事主官出现伤亡时,接替指挥权的人选并没有一定之规。具体来说,大抵分为两种情况第1、战况紧急来不及向上级请示时,政治主官肯定自动成为部队的临时一号首长,“军政双首长制度”嘛,顺序肯定排在副职之前。政治主官既可以直接接手作战指挥权,也可以指定副职、下一级军事主官来代行指挥权,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指定与否,其实主要还是看政治主官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军事能力,如果之前有军事主官的经验和资历,那么当仁不让,如果确实一直是政工干部,那就必须指定其他同志负责作战指挥,战场上不是闹着玩的,指挥权关乎部队生死存亡和许多战士们的生命。既然配备政委了,那必然是团以上作战单位,上千人的安危系于一身,草率不得。
那么第2就是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上级指定继任军事主官人选,比如副职转正、下一级主官晋升,或者选派其他部队的干部前来任职,也确实会出现政治主官转任的情况,这是上级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林彪负伤后,115师当时并没有处在激烈战斗中,遂可以从容请示,是延安电示由陈光代理师长。
导致延安方面决定取消“政委最终决定权”的雪村战斗,发生于1942年6月,面对日军的优势兵力围攻,冀中八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在作战方案上出现了分歧,按政委的意见执行,结果是700多八路军战士伤亡大半,司令员和政委双双牺牲。为什么呢?因为司令员常德善是红二方面军的老红军,战场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按他的意见及时突围,损失不会这么大。
而政委王远音则是北平的学生出身(也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战友们的回忆是王政委“精明干练,善讲善写,是当时八路军中优秀的知识分子干部”,其实言外之意,也说明王政委缺乏战斗经验,之前不具备军事主官的资历,所以临敌时才会犯下错误。说白了,无论王政委多么思想进步和立场坚定,他不会打仗啊!
从王政委的事例,其实我们也可以评判下《亮剑》的剧情是否合理,之前讨论过《亮剑》李云龙两次“出缺”的问题,第一次是平安格勒战役后,李云龙病倒,把独立团指挥权临时交给了副团长邢志国。这是比较合理的,邢志国也是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老红军,属于军事干部,只有把一个团的战士交给这样的老战友,李云龙才能放心。
当时赵刚重伤住院,但即便是赵政委仍然在部队上,李云龙把指挥权交给他的可能性也是零,因为赵刚跟王远音的情况类似,无论文化程度怎么高,无论枪打得如何准,他都是刚刚从学校出来的政治干部,军事素质和战斗经验还欠火候,把整整一个团交给他,李云龙还没有糊涂到这个份上。
第二次是李云龙刀劈山猫子,被降职为一营长,这次确实是赵刚被任命为代理团长了,别忘记了,那是因为李云龙还在团里,仍然实际上掌握着部队,如有重大战斗任务,他还是可以临敌指挥全团的。这是文学创作,但确实没有离谱,否则代理团长最合适的人选,按顺序仍然是副团长邢志国、一营长张大彪,这几乎是战场惯例。
,还必须考虑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军政主官一肩挑的可能,此类现象在战争年代不算很多,但也确实存在。如果战场上一号首长出现伤亡,那么接替指挥的基本还是副职、下一级军事主官的顺序,战斗结束后,再由上级酌情委派新任军政主官。
,此类问题不可以一概而论,要设先决条件,要看具体情况,因为军政双首长制度是人民军队独有且特殊的制度,跟什么日军和蒋军的补缺原则那是不一样的。
政委可以接替指挥,但不是第一梯队。因为1942年八路军发生过一次重大伤亡事件,令毛主席十分震惊,之后便对政委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
政委在1942年之前的权力是比军事主官还要大的!
这是因为,要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所以自从1929年政委制度创建以来,政委在军中拥有“政委决定权”这样一个至高权力。
就是说,在战争期间,政委可以直接否决军事主官的作战方案,并且可以按照政委的方案打仗。
但也正是由于这个权力,导致1942年发生了一场重大伤亡。
事情是这么回事
1942年6月抗战期间,日军对根据地发起了大规模的扫荡,进攻的重点是当时八路军冀中第8军分区。
随着日军进攻势头越来越猛烈,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和政委王远音带着军分区机关和23团2营跳出了扫荡中心,进入饶阳一带。
30团在与日军作战中,经过一番激战,队伍被打散,暂时和军分区失去联系。
根据敌情的严重发展,为保存实力,遵照军区指示八分区23团主力开始向外线的“冀鲁豫”地区转移。
此时司令员和政委都认为不能丢下30团不管,应该先回到根据地中心地带,联系上30团,两军会合之后,再一起转移。
于是,他们率领23团主力进入河肃公路以南地区准备与三十团会合,并于8日下午和30团取得了联系。
但很快,悲剧就发生了!
因为这一天傍晚发现河间、肃宁敌人增兵,有向我合击的迹象,司令员常德善主张连夜转移,调到牙子河东岸甩掉外线敌人。
政委王远音不同意,他看到根据地的群众十分热情,不想让群众失望,不愿撤离,于是动用了政委决定权,否决了司令员的意见,悲剧由此开始。
没办法,司令员只能听他的,带着部队继续向中心区公路线附近的雪村地区转移,却正好落入日军合围圈。
他们总共不到1000人的队伍被4000多日军包围,终究寡不敌众,司令员常德善身中27弹牺牲,政委王远音被俘后自尽。
第八军分区23团、30团伤亡惨重,整个八分区几乎全军覆没!
事发后,这件事震惊了整个延安,毛主席彻夜难眠,十分悲痛,要知道这位司令员常德善可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兵啊,是精华干部。
随后延安总部对这一起事件进行了调查,调查人员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是由于政委和司令员意见不一致导致的重大伤亡。
于是,毛主席和延安总部在反思之后,决定改革政委制度,于同年9月以中央名义下发新的规定取消政委决定权。
10月,正式下发新的规定
在军事主官和政委意见不一致时,属于军事方面的由军事主官说了算,属于政治方面的由政委说了算,事后要及时向上级首长汇报。
自此,新的政委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政委保留了政治上的最高领导权,军事主官保留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政委主官政工,军事主官负责军事指挥,合理分工。
我之所以对这件事长篇大论,是因为在战争时期,实际上在军队中,很多部队的政委比较擅长政治工作,但军事经验是比较缺乏甚至没有军事经验的。
政委在政治工作中可能做得很出色,但论军事机断、战略战术、奇正相生等军事指挥技术层面的,他们可能很欠缺这方面的能力。
而军事和政工都能做的比较出色的,这类人才毕竟是少数,看看那些政委、军事主官一肩挑的人就知道了,绝对是少数。
,部队里不可能确保每一个建制单位的政委都具备较强的军事能力。
所以,战争期间,军事主官牺牲,接替指挥的第一梯队是副级军事主官、参谋长这类角色。
比如,师长牺牲,那可能是副师长或者参谋长接替指挥,如果他俩都牺牲了,政委可能接替指挥。
我说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历史上真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1944年,彭雪枫将军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在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不幸牺牲,是参谋长张震将军接替了他指挥全师战斗的。
1945年,解放藤县城战斗中,第8师的师长王麓水将军深入前沿阵地检查攻城准备情况时,不幸被炮弹炸伤,后面不幸去世,是副师长何以祥接替指挥战斗的。
1948年,淮海战役中,一纵二旅4团的团长晋士林在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是团部作战参谋接替了指挥全团战斗。
所以,我认为如果军事主官牺牲,接替指挥的第一梯队应该是副级军事主官、参谋长,第二梯队才是政委。
但这个不是绝对的,毕竟军中是双首长制度,政委也是首长,接替指挥也没有不妥之处,政委接替后,还有参谋长、副级军事主官辅助他,集体决策也不至于出大问题。
这些其实都是在通信不够发达或者紧急情况下的接替办法,实际上,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出现这种情况,会有别的处理办法。
军事主官牺牲后,其他人可以非常及时地将情况汇报给上一级首长,关于接替指挥的人选,可以很及时地得到上级任命。
除非特殊情况下,与上级断了联系,那肯定就是按照上面说的那种接替顺序了。
村里一位90岁的老兵爷爷告诉我在战争初期,团政委的权利可是大于团长的,在关键时刻政委有权利罢免团长的军事行动和军事部署。
政治委员这个概念,是从苏联红军那里引进来的,在那个年代苏联就是老大哥,咱们好多制度都是从苏联引进来的,政治委员在苏联部队可是大于同级别的指挥员,原因就是他们的国情不稳定,部队的士兵大多都招募来的。
关于思想的问题不是很统一,包括一些军事指挥官,也大多出自于基层,基本上没什么文化,动不动就搞军阀主义,当时在苏联部队,给予政治委员的权利非常大,虽然说政委的级别和指挥员一样大。
只要两人的意见不统一,出现分歧的时候,决定权在于政委,就拿一个团来说,不管团长的战略部署再厉害,只要政委不同意,那么团长就没办法实施,甚至在关键时刻政委还能罢免团长的一切军事行动。
后来咱们也引进了这个制度,在1930年国家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里面明确规定了政委在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发生意见分歧时,政委有停止军事指挥员的命令职权,之后政委必须将详细情况上报上级。
在未得到上级回复之前,部队需要按照政委的意见执行,了部队指挥员也权利申诉的,在未得到上级回复之前,必须要听从政委的意见,按照当时的电台配置,只有旅一级以上有电台,团一级是没电台的。
按照李团长的话旅部离咱们几百里,等请示完黄花菜都凉了,由此可见在团一级,虽然政委和团长是同级,在权利上,政委才是团里的“一哥”,在关键时刻行动的决定权还是在于政委,意见不统一时必须听从政委的。
后来在1933年11月,这一条例正式实行,更加巩固了政委的决定权,这个条例在刚开始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当时部队的干部,不管是团长还是政委,基本上都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也就是所谓的“泥腿子”出身。
政委大多也是从一线作战士兵提拔上来的,对于行军打仗更是不在话下,真可谓是能文能武,在前期团里的政委,其军事指挥能力不亚于团长,可是随着发展,咱们的队伍是越来越大,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人员一旦多了,就容易出事,思想就容易不统一,这个时候就需要有知识分子来抓思想工作,还有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情况下从前线提拔就不现实了,就需要从一些学校,一些军校来招募,有好多都是刚毕业,就来部队当政委了。
比如咱们的赵政委就是燕京大学毕业的,这种情况下虽然政委的理论知识一流,实际操作能力几乎为零,理论是固定的,战场上敌人的状况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很考验指挥员临场发挥的能力。
这种情况下,政委显然是胜任不了的,如果政委一意孤行,那是很容易影响到三军的,不仅仅是现代,就连古代也是如此,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参军马谡,虽然不是政委,也相差不大,在和蜀汉上将王平的对话中。
张嘴闭嘴就是《孙子兵法》云,一意孤行,让蜀汉痛失街亭,然后就是《雪豹》里,虎头山独立团的新政委张仁杰,这个可是名副其实的政委了吧,在第一次出场时,配合周卫国伏击敌军的一个小分队。
本来用武器就可以消灭的,正是由于张仁杰的瞎指挥,导致周卫国的部队,一下子损失了8个人,如果没有张政委的瞎指挥,周围国完全是可以零伤亡的,后来就是张政委审查团里的人员,就算是周围国的亲信。
周团长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由此可见在当时的部队,政委的权利是很大的,在这一方面《雪豹》中还是比较写实的,虽然周卫国有军权,关键时刻还是拗不过政委,包括周卫国也被审查。
在周团长被审查的时候,张政委又带着部队打了一次敌人,结果这次差一点全军覆没,造成损失90多人,真可谓是“一将无能,三军受累”,其实像张政委这样有理论,没实战的政委大有人在,后来总部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随着政委贻误军机的事件越来越多,然后在1942年10月,总部修改了条例,那就是政委与同级军事指挥员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时,凡事军事上的行动和战略部署,指挥员有决定权,政治方面意见分歧时,决定权在政委。
从此军政开始分开,也就是咱们老李经常说的“团长管军事,政委管生活”,咱们就以团一级别为例,军事指挥员不仅仅是指的团长,副团长,以及团参谋,也都是属于军事指挥员的,团长不在了。
得有副团长先主持大局,副团长也不在了还有团参谋,这些人员都不在了,才轮到政委,也可以说政委可以指挥,但不是最佳人选,只有等指挥人员全没了,才轮到政委。
写在
规矩是固定的,部队人员是灵活的,也有军政不分家,军政一把抓的,比如咱们的彭老总就是司令员兼任政治委员,也不是说政委打仗不行,也有政委打仗的厉害的,不管是谁指挥,主要的目的是在打胜仗的,减少部队的损失。
奇闻怪事
- 黎姿老公马廷强前妻 黎姿老公马廷强前妻是谁
- 紫禁城闹鬼是真的吗 紫禁城闹鬼是怎么回事
- 80年黄河透明棺材事件 80年代黄河透明棺材始末
- 51区外星人录像是真的吗 51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 姜潮麦迪娜恋爱过程 姜潮麦迪娜怎么认识的
- 根达亚文明大概离现在多久 根达亚文明距今多少
- 赤塔事件真的还是假的 赤塔事件到底怎么回事
- 百慕大三角在哪个国家 百慕大三角在哪个国家的
- 邓超出轨安以轩:邓超出轨安以轩是不是真的
- 中国十大闹鬼最凶的地方 中国十大闹鬼最凶的地
- 湘西鬼结婚事件:湘西鬼结婚事件真假
- 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
- 李维嘉的父亲是谁 李维嘉父母是哪里人
- 朱秀华事件是不是真的 朱秀华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 太湖冤魂:太湖冤魂事件真假
- 爪哇虎和东北虎谁厉害 爪哇虎和东北虎谁厉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