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墨元璋,为何觉得没有一个朝代是从南到北_怪人怪事

除了墨元璋,为何觉得没有一个朝代是从南到北

怪人怪事 2023-05-05 09:19www.bnfh.cn怪人怪事

除了朱元璋,为何感觉没有一个朝代是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

大一统封建王朝一共有10个,分别是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

秦朝占据了巴蜀与汉中,东出函谷、灭六国,继而统一天,是自西向东统一天下的;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以汉中及巴蜀之地为根据地,先北伐三秦,再东出函谷关,打败项羽夺取天下,是先北伐、后西征统一天下的。

新朝靠篡位得来的天下,不在讨论之中,东汉的建立者刘秀,以河北为根据地,南下中原、西入关中、攻灭陇右、夺取巴蜀,其统一华夏的大致路线从北到南;西晋比新朝强一点,虽然是靠权臣篡位的,但西晋是南下灭亡了蜀汉与东吴才统一华夏的,同样是从北到南。




这一点不用多解释,中国一直到宋朝中期都是北方人口比南方多。古代农业社会,人多代表力量大。而元末明初时,南方经济已经碾压北方了,朱元璋自然有实力北伐。

其实从后来三藩之乱和太平天国来看,南方与北方已经没有差距了,吴三桂集团和洪秀全集团的覆灭,不是南方整体实力不行,更多的还是政治和人心归附导致的结果。

了,宋朝是个例外,宋朝内重外轻,重文轻武,喜欢花钱消灾,对统一没兴趣(平时爱喊口号,真要花钱时又抠门了),从上到下都是偏安思维,这又是一个特例。

第二,北方相对统一,南方相对分裂

中国古代的北方看似分成了关陇地区和关东地区两部分,但实际上关陇和关东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无论是关陇政权统一关东,还是关东政权统一关陇(比如秦汉唐灭关东势力,东汉灭关陇势力),统一之后的北方政权,都是一个比较牢靠的整体。

而南方就不一样了。南方从经济总量、开发程度和人口数量等方面看,事实上是分裂成了两大块,即巴蜀地区和长江中下游。这两个地区在古代想要紧密联系起来,那可比北方人从河南到陕西,费劲多了。这一点从唐朝人口分布图上看得一目了然。

所以,南方地区相对比较分裂的现实,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南方版图内的各势力很难拧成一股绳与北方抗衡。

南方把首都定在巴蜀,那长江中下游的地盘肯定就保不住,定在长江中下游,那巴蜀又很容易被北方趁虚而入。纵观中国历史,北方政权通过先吞巴蜀,削弱南方实力,继而再灭南方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西晋灭东吴。司马昭先灭蜀汉,后来司马炎指挥晋军顺江而下直取江东,孙吴的核心地区就是长江中下游。

还比如隋灭南陈,北周取南梁巴蜀之地,隋取代北周,也继承了巴蜀。隋灭南陈时,也是顺江而下,两路并进。

再比如唐平萧铣,唐军早早就占了巴蜀,灭萧铣时,唐军自夔州(四川奉节)出发,顺江而下,再加上北面的唐军,几路并进,大破萧铣于江陵。

,北宋灭南唐,元灭南宋,大体上也都是如此。

实际上,历史上所谓的南北对抗,实际上就是长江中下游与整个北方对抗。长江中下游固然是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经济较好且适于建立割据政权的区域。

想仅以区区一隅之地,就要对抗整个北方加上巴蜀这样庞大的势力范围,落败也是很自然的结果。

,长江是南方对抗北方的天堑,但假如北方军队先占四川,自上游而来,攻取江汉平原后顺江而下,那就是长驱直入之势,势如破竹了。长江就一点用也没有了。

,朱元璋是个例外,他之所以能以长江中下游为基地北伐成功,是因为他占了两个前人没有的优势。

朱元璋占的第一个优势,就是这里要说的第三点,南方一直缺战马,南北朝时,刘宋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宋军东拼西凑也才凑了一支七千人的骑兵。(南方不缺马,四川和云南都有耐力很强的川马、滇马,南方缺的是有冲击力强的战马)

但到了元末明初时,由于蒙古人在全国养马的关系,当时的黄淮地区有相当数量的战马。

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时,明军先占了山东的益都马场,收缴了上万匹战马;打到河南时,又在河南收缴了一万多战马;后来打过黄河,河北一带的私人马场众多,徐达和常遇春这一圈转下来,搞到了大概七八万匹战马,这个战马规模简直要羡慕死当年的南朝将士了。

,朱元璋还不停的在买马,就连越南马和琉球马也买。他在军事上的大力扶持,是明军能北伐成功的关键原因。(对比舍不得花钱的宋朝,形成了天壤之别)

关于战马的重要性以及骑兵的厉害,这里就不解释了。


说到太平军,再说一个南方人难以适应北方生活的地方——吃不惯。

北方人自从学会磨面粉烙饼后,军粮就相对简单了。出征之前,只要带好锅盔、馕以及各种饼,北方兵起码可以保持一星期的战斗力。南方人一定要吃大米,一天两天不吃米没事,但一个月不吃大米,天天吃面,绝对不可能有战斗力。而大米又非常占地方,南方军队的后勤负担比北方军队重。

比如太平军北上,负责后勤的北王韦昌辉就收到了一堆请求支援大米的战报“自临淮至此,尽见坡麦,未见一田……各项皆丰足,但欠谷米一事

从战报上就可以看出,当时那些太平军的北伐将士们肯定是成天都在吐槽,怎么今天又是面啊?吃都吃不好,哪有力气打仗。




有,1928年12月中华民国最终实现对全国形式上或名义上的统一,就是国民革命军自南到北发动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结果。

1919年,痛定思痛的孙中山改组成立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一大”,决定实行“联俄,联共(容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随后相继建立以黄埔军校生为班底的国民国命军和广州国民政府。在完成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后,1926年7月9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国民国命军总司令,正式誓师,发动了以打倒北洋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

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北伐军先后消灭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部队,相继占领湖南、湖北、江西、安微、福建、浙江以及江苏等省,统一了中国半壁江山。随后因为国民党内部各派的争权夺利以及实行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停顿,是为第一次北伐。

1928年4月,完成内斗并实现各派同流合污的反革命的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在徐州誓师,重新发动北伐,史称二次北伐。与此,西北军阀冯玉祥和山西军阀阎锡山加入北伐战争,矛头直指控制北京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结果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内,北伐军就进入北京,张作霖退往关外。

1928年12月29日,经过一番谈判,继承“父业”的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宣告结束。

至此,国民党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基本上实现了全国形式上或名义上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写下了堪称奇迹的一页——自南向北‘统一’了中国!




此言差矣,历史上并非只有明太祖朱元璋是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还有两个人,也是从南到北,最终实现了统一的。

常见网上流传着一个“十”字原则,其实仔细回顾中国历史,确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所谓的“道理”其实也是有一个先决条件的。

历史上除了朱元璋还有谁是从南到北,实现统一中国的?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是由南到北,最终实现大一统的。可你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要从南到北的打仗吗?他为什么要做历史上从来没人做成功的事情呢?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但这里的天下大乱主要指的是南方区域,而北方区域一直都被元朝牢牢的控制着,甚至一直到后金的努尔哈赤起兵,北元政权还是存在的。

此时的朱元璋,如果想统一天下,必须要先搞定南方的陈友谅与张士诚,然后北上,天下可一举而定,因为北方的敌人只有元末的残余势力。

陈友谅与张士诚也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只不过在政治上没斗过朱元璋,最终失了人心。

张士诚手下有个谋士,名字叫罗贯中,他写了部小说叫《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东吴所在的位置与张士诚所在的位置大致相同,所以就将东吴写的有点不堪,因为张士诚就是个没有王者风范的领导。

俗话说“得人心者,的天下。”

朱元璋若想先统一南方,就必须要得到百姓的拥护。恰好,当时朱元璋手下有个非常了不起的学士,名叫朱升,就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有人说朱元璋手下第一谋士是刘基刘伯温,其实应该是这位朱升,因为那个时候刘基还在当元朝的官呢。朱升的这九个字,才是朱元璋击败陈友谅与张士诚的关键所在。

再说第二个人,他就是闯王李自成。

有人说他算不得统一中国,没错,李自成确实没有统一了中国,他攻入了北京城,几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地区。

如果没有关外的多尔衮与吴三桂勾结,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还是可以维持个十几二十年的。

可惜脚跟还没站稳,就被关外清兵打了个措手不及。

第三位,他就是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

蒋介石是从广东跟着孙中山先生打出来的,经历了北伐与东征。自从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后,也算是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

蒋介石也是个了不起的人,前期更兼有“三民主义”思想,他完全就是逆着“十”字实现的统一。

可惜,蒋介石太看重军事,有点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意思。

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从朱元璋到李自成,再到蒋介石,你是不是有所发现了?不错,那就是在他们实现统一之前,北方几乎都是比较完整的政权。

朱元璋的时候,北方是元末的残余势力;李自成的时候,北方是明末的崇祯皇帝;蒋介石的时候,北方虽然有各派系的北洋军阀,但北京政权是完整的,而且关外还有个总是在帮他的奉系。

再提一点,元朝的时候,元大都是在北京城的。

自秦朝,中国初次实现君主专制的大一统以来,作为京都的政治中心是至关重要的。

先解决掉京都外围的敌对势力,然后再攻入京都,实现大一统基本都是这个套路了。

李自成就是没有解决外围敌对势力,不仅将张献忠丢在川蜀,而且在北方还有吴三桂与多尔衮两个大敌,所以他没按套路来,最终失败了。

小结

在中国历史上,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几乎都是经历了由外围向政治中心这个过程,并非是南北的原因。

元朝以前,都城不是洛阳就是西安,都是处在中国的中心位置,所以夺取天下难度都比较大,反而到了朱元璋时期,北方稳定,自南而北,反而容易了许多。

此后,政治中心均设在北方,所以自南而北也就合乎兵法了,并非是什么“十”字原则。




感觉终归是感觉,感觉是不能代替研究的。只要我们仔细的研究历史,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朝代。也是从南方,向北方打过去,进而一统天下。

举几个例子,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就是南方人。他的祖籍就在湖南永州市的舂陵城。后来,其祖父举家迁移到河南的南阳。

刘秀起义主要是在南阳地区。南阳郡在古代不算北方。刘秀从南方起兵,他的军队是一直向北方打的,当时有“得河北者得天下”,这样的一句谚语。

刘秀从南阳起兵后,其军队一路向北,最终在北方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所以说刘秀的东汉王朝,也是从南方向北方打过去的。也就是说刘秀通过南阳集团的军事力量,最终战胜了河北地区的各路军阀。实现了其统一全国的宏伟战略。

所以说,历史终归是历史,感觉终归是感觉。咱们再来看看刘邦集团是怎么统一天下的?

刘邦军队的骨干力量也是南方人,刘邦的军队也是从南方向北方打过去的。

大家看看地图,刘邦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刘邦和项羽都是楚国人。楚国就是在中国的南方地区。

所以说,历史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能够凭感觉来说历史的。

事实上,朱元璋总是把自己比喻成刘邦。所以说汉朝400年的江山,也可以说是从南方到北方统一中国的。

到了近代之后,曾国藩的湘军是典型的南方人,左宗棠的湘军,从湖南出发收复北方的新疆,也是从南向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黎元洪也是从湖北到北京当总统的,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也是从南方起兵。最终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所以说,蒋家王朝也是由南向北统一中国的。

,由南向北统一中国的朝代,至少包括西汉、东汉、明朝,这么三个典型的封建王朝。

我是@龚柳辉 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分享!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