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用400亿,给孩子亲手打制了“人世炼狱”,
家长用400亿,给孩子亲手打造了“人间炼狱”,电击、殴打、禁闭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恳地请求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样一来,您不仅可以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获得更多的互动体验。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进门先没收手机,连文胸都给我去了。”
“在里面只要不听话就要被殴打,被电击,还要在没有窗户的小房子里关禁闭。”
万万没想到,这些竟是豫章书院的学生们说的话。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过度的期望,往往会造成悲剧的发生。未成年人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很容易走上歪路,有些父母为了能够使孩子重回正道,急功近利,竟把孩子送到了“人间地狱”!
在90后的心中有一个人像恶魔一样存在。而这个人在当时那个年代是每一个青少年的噩梦。只要谈到他,就不得不想到他的电击酷刑,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而在他手下打造出来的人间炼狱,残害了无数正值花季的青少年们。他就是被称为雷电法王的杨永信。在他的谎言下,有数以万计的家长把孩子送进他打造出来的牢狱,他用谎言从家长手中骗走了很多孩子的性命。
网瘾少年促成了书院的建立
在中国刚刚走入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游戏和新鲜事物向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袭来。而作为年轻人,本就容易被好玩有趣,新奇的东西吸引。对于电脑游戏这个新鲜事物,更是爱不释手。而只要有大量的消费者,那必定会有大量的营业者。
在这个年代,什么搞钱,人们就会做什么,那么他们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很多网吧和电子游戏厅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的开起来了。而这些网吧很多就隐藏在居民楼里。那些对诱惑没有抵抗力的年轻人们,纷纷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个虚幻的世界。
他们变得萎靡不振,仿佛吸了大麻一样。这群年轻的孩子们不顾自己的学业,沉迷于网络,日日夜夜的都在网吧里,甚至有的人还偷偷逃学,就为了多打一会游戏。网络游戏就像爬虫,潜入了人的大脑,获取着他们的精神力和年轻人的活力。
这些孩子拿着家长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钱,在网吧里逍遥快活,甚至弃自己的学业于不顾,就算离家出走都要去打游戏。这不仅仅让学校的老师很头疼,也让家长烦心。他们难以接受自己本来乖乖读书上学的孩子,因为网络而变了一个样。更不能接受沉迷网络的孩子。
那些孩子屡教不改,在政府的整治之下很多网吧不接受未成年人,而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们有的找到了黑网吧继续上网,有的一怒之下烧掉了不让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由于激情纵火,网吧里死伤严重,很多地方就算调足了人员灭火,也无法灭掉这熊熊大火。有一次甚至烧死了25个人。
网瘾带来的结局往往是非常痛苦的,正值少年的他们为了打游戏甚至不择手段,顶风作案,放火的放火,偷钱的偷钱,只要能上网,他们什么都愿意干。这样的孩子越多,父母越无法管教,就有了一段黑色的产业链来帮助孩子戒掉网瘾。豫章书院油生。
豫章书院的建立
在2008年一所名为豫章书院的学校横空出世,这所学校的校长杨永信拿捏了家长的心理,对外宣称这所学院可以让孩子对父母唯命是从,帮助各位叛逆少年的家长们扫除烦恼,让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迷途知返。
并且宣言他们的书院会用爱和行动来管束孩子,让孩子变回之前听话乖巧的样子,成为父母的好孩子。
并且每一个孩子都会变成父母想要的样子,他们的书院必然不会让来到这里的家长们失望。网瘾少年们的家长就像看到了救星,很多家长看着自己沉迷网络的孩子除了打就是骂,但都不管用,在走投无路时,豫章书院的出现无疑是家长心中的救世主。
于是很多家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带着孩子走进了豫章书院。短短几天,在家长来到学院做回访时,就发现了孩子惊人的变化。这些原本叛逆的孩子,变得异常乖巧,顺从。看到这样的孩子,家长们也心甘情愿的继续缴费,甚至回到家还会为这个学院免费宣传。
有了第一波,势必有第二波,来到豫章书院的孩子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家长把孩子绑进了这里。而豫章书院接手的孩子的类型也越来越多,他们不仅接手网瘾少年,也开始接手早恋,厌学,不服管教的孩子。只要是那些不顺从父母想法的孩子很多都被送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豫章书院”。
杨永信的名声也算是彻底的打响了,在家长嘴里他是那个做着“感恩计划”,以儒家文化教导孩子感恩父母,认真学习的好校长,在孩子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实打实的恶魔。杨永信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主,他们的书院坐落在江西省,院子里充满着古典韵味,正中间立着一座孔子雕像,尽显庄严感。
在那个年代就算每个月要缴纳3万元也依旧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进豫章书院,那些家长自称在这里他们才能看到孩子的未来,家长们把杨永信吹捧的像神一样,不断感叹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多么的完善。他们对杨永信的信任,远远超过了对自己家孩子的信任。
走进豫章书院的孩子们
小李在17岁时跟随着父母来到江西玩耍,却没想到父母的真正目的,却是把他送进豫章书院。在他刚刚走出火车站时就被塞进了豫章书院派来接他的面包车里,他毫不知情的就走进了豫章书院,而他的母亲只是充满期待的看着自己被陌生人带走。很显然母亲的所有决定并没有和孩子上商量。
他的家长仅凭一己私欲就把自己送进了这个自称能改变孩子的地方。车停下后,小李看到学院,这里大门紧闭,四周的围墙格外的高,给人一种无形打压迫感,走进去,在校的孩子们眼神空洞,完全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活力。他们穿着统一的白色衣服,这里宛如一个大大的监狱。
进入学校后他就被几个身强体壮的男人带到了“静心室”,这里被三道大门封锁着,每打开一道门,里面的恶臭味越浓,大门打开,这个房间内充满了排泄物的痕迹和味道,又脏又臭,味道像极了外面的化粪池。而且这个房间完全封闭,没有一户窗子,满满的压抑感。
小李害怕极了转身想跑却被拦了下来,他们不仅在他身上把手机收走,摔了个粉碎。并对他进行了殴打,言语威胁、做完这一系列操作后他们退出房间,关上了一道道大门。在极度的恐惧之下,小李的下体流出了温热的液体。他坐在地上害怕的瑟瑟发抖。
直到一个小时后,大门被打开,小李被几个男人带到了厕所里,让他冲洗身体换洗衣服。第一次裸露在这么多人面前,小李的自尊心碎了一地。在短暂的休整后他又被关回了小黑屋,那时正值盛夏,40度的高温,他被关回那个房间,又恶心又害怕。晚上地上的蟑螂老鼠到处爬来爬去,他完全不敢入睡。
在这里他足足待了十天才被放出来,此时的他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整个人都虚了下去。他以为静心室已经是最恶心的环节了,却没有想到,他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在这里所谓的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罚方式,第一种就是用戒尺打手,只要有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没有如老师的意,就会遭到殴打,直到打到皮开肉裂。
而第二种是校长杨永信创造的独特体罚,也是每个来到这里的孩子的噩梦。“十三号-电击室”。这里基本上是每一位学生都会经历的,这里的电击疗法只要孩子不听话,或者违背老师教官的意思,就会强行绑到这里进行所谓的电击疗法,心理治疗。
而这个过程足足有40分钟长,为了防止孩子在电击的刺激下咬舌自尽,还会“贴心”的在孩子嘴里塞入一块又脏又臭的毛巾。还会绑住他们的双手双脚,防止他们乱动,电击椅的把手上全是孩子们的抓痕。电击疗法会在孩子身上插满数以千计的针灸针。
连接着旁边的仪器,在仪器打开的一瞬间数千根针就会一同扎进肉里,在电流的作用之下,疼痛难忍,就算求饶也不会放过这些可怜的孩子,小李也感受过这个疗法,在他的回忆里这40分钟就是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这些人还会变态的对他进行问话,直到回答到他满意才会放他走。
没有回答到他满意的点上就会遭到威力更大的电击。有的孩子太阳穴都被烧焦了,还有的直接口吐白沫昏厥过去,杨永信也不会放过他们。这个恶魔甚至还要求孩子们写感谢信,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这个恶魔般的校长,看着孩子们的惨状他依旧我行我素,视而不见的继续着他的恶行。
这里还会定期举办家长见面会,这个时候孩子们才能穿上自己的衣服。害怕事情败露的杨永信还会威胁学生好好表现,迫于杨永信的威胁孩子都会乖乖听话,杨永信已经让这群孩子变成了行尸走肉,没有了自己的想法。
恶行的暴露,孩子们的自我救赎
女孩子进入到这里还会遭到更惨无人道的对待,那些男教官看到年轻漂亮的女学生兽欲大发,假借教育为由,对那些女孩子进行轮奸,满足自己变态的内心,只要反抗还会被教官殴打。而这些女孩在出书院之后,直接选择了举报这个恶心的书院。选择找到记者揭发学院的恶行。
而杨永信接到调查时依旧不断挣扎,要大家认识真相,可是事情的真相就是违规办校,体罚,强奸,暴力殴打,动用私刑。此时越来越多的孩子站出说出了自己的遭遇,也是在此刻家长们才知道孩子们究竟经历什么才变得如此顺从,他们难以想象孩子究竟受了多少委屈。
杨永信的伪善面具终于被揭下,而在调查之后才发现,这所小小的学校,居然有近400亿的流动资金,而这些钱都是欺骗了无知的家长,残忍对待可怜的孩子换来的。豫章书院的每一份资金都是家长投入的。那些曾经为他开脱的家长们,此刻才看透了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
很多孩子在离开书院后,都得了很严重的心理疾病,豫章书院的经历也成为了他们永远无法抹去的噩梦,虽然豫章书院被查封,杨永信以及那些教官老师也得到了法律的严惩,他们对那些家庭的伤害永远无法抹去。
孩子的叛逆需要家长耐心的开导和陪伴,而不是强制干预,这样只会反其道而行,得到不好的结果。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和聆听,而不是一味的谴责和打骂。以心交心,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赖,而不是一味的站在家长的角度指责孩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