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家庭财产清单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诸葛亮,这位伟大的智者和卓越的政治家,他的功绩足以震撼世界,理应拥有丰厚的财产。事实并非如此。他的家庭财产清单,清廉至极,足以让贪官污吏感到羞愧,清官正士感到振奋,更让百姓们肃然起敬。
在《又与李严书》中,诸葛亮坦诚地表述了自己的经济状况:“我受赐的粮食有八十万斛,然而家中并无积蓄,我的妻子连一套换洗的衣物都没有。”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彰显了他清廉的品质。
在《自表后主》一文中,他再次详细陈述了自己的财产情况:“我初出茅庐,依靠官俸生活,并不经营产业。如今在成都,有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薄田。我的子弟依靠这些,生活绰绰有余。至于我自己在外任职,没有额外的调度,随身衣食都依靠官俸。我不搞经营,也不希望增加任何财产。如果我死的时候,不让家里有多余的衣物,外面有剩余的财富,那我就对得起陛下了。”这份家庭财产清单,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清廉与正直。
他的家产“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在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官俸制度下,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数字。与此相比,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妻舅家的田地数量,比诸葛亮多了数百倍。诸葛亮的家人并不依赖朝廷的特权过活,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从事农事活动,如种植和养蚕等,以此维持生计。
他身为高官,却如此清廉,他的品质从这份家庭财产清单上一览无余。为什么百姓对这样一个家境“寒酸”的官员如此敬爱呢?因为他们明白: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如果官员们少占一点,那么百姓就能多分一点。这就是诸葛亮这位清廉官员受到百姓尊敬的秘诀。
他的生活简朴,但他的智慧、才能和品质却熠熠生辉。他的家庭财产清单,是他一生清廉、正直的见证,也是他对后人的教诲和鞭策。诸葛亮,这位伟大的智者,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清廉与正直,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