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盗墓都不要的东西,没想到后来竟卖出天
在清朝的辉煌时期,乾隆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统治犹如璀璨的明星,照亮天际。他们离世时的陪葬品丰富至极,期望在死后也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近代的孙殿英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的宁静长眠。
孙殿英盗墓之举,既是为了养活自己的军队,也是出于对清朝的复仇之心。他找到了机会,盗取了清东陵,特别是乾隆与慈禧的墓地,传闻后来专家们到达时,乾隆的尸骨甚至已散落在地。
虽然孙殿英盗走了大部分财宝,却遗漏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慈禧身上的一件衣物与乾隆的裹尸布。别小看这块布,尽管听起来有些晦气,但它是皇帝的陪葬品,自然价值非凡。这块布是西藏活佛进献给乾隆的“陀罗尼经被”,采用的制作技艺是失传的“缂丝”技艺。这块布长两米,宽一米三,仅仅这一小块,却耗费了长达三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以现在的市场价值来看,哪怕是现今仍存世的“缂丝”作品,每一件都能卖出天价。
或许是孙殿英认为这块裹过尸体的布不值钱,便没有带走。后来,一位满清遗老在整理清东陵时认出了这块经被,便将其带回家中。他担心这件宝物被人识破,便将其缝在一件袈裟中。这位老人去世后,这件袈裟几经转手,但因品相一般,并未引起专业收藏家的兴趣。
直到200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这件袈裟以八万元起拍却无人问津。一位姓秦的业余爱好者捡漏以九万元购得此袈裟。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了袈裟中的秘密——里面的经被。经过鉴定,确认这是乾隆的裹尸布,价值连城。
在2008年的拍卖会上,这件裹尸布先是拍出了七千多万的高价,随后再次转手拍卖,最终拍出了上亿的天价。这块布虽然历经波折,但终究还是被有眼光的收藏家所识出,它的价值也得到了应有的认可。这段传奇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文物的珍贵与历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