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只是惘然_怪人怪事

此情可待只是惘然

怪人怪事 2025-04-23 11:16www.bnfh.cn怪人怪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的尾联,仿佛一曲悠扬的乐章在最后的尾声中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余韵。以下是对该诗句及其背景的深入解读。

一、诗句出处与

此句出自李商隐的《锦瑟》,全诗如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诗句释义与情感

字面翻译过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段感情岂待今日追忆时才感哀痛?即便在当时,便已令人怅然若失。核心情感是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能把握住的机会的苦涩与无奈。

三、诗歌背景与赏析

《锦瑟》一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借锦瑟起兴,隐晦地回顾了他的一生际遇。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蓝田玉烟等,营造出一个迷离怅惘的意境。尾联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突显回忆与现实的落差,深化了人生虚渺之感。

这首诗素有“难解”之称,历代学者对其主题有着不同的解读,或言悼亡,或言自伤身世,或言寄托政治理想。这种多义性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四、深入理解与延伸

关键词「惘然」在这里既指往事不可追的遗憾,也暗含对命运无常的体悟。诗人早年的美好经历因现实的挫折而化为虚无,终成其一生心结。

《锦瑟》被誉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其情感密度与语言张力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婉约诗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观全诗,尾联以极简的语言浓缩了李商隐对人生况味的深刻洞察。它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折射出晚唐文人共有的精神困境。无论是对于爱情的失落,还是对于理想的放弃,都在这两句诗中得到了最深刻的表达。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感到有些事情在当时的瞬间没有把握住,等到想要回忆的时候已经变得模糊和惘然。李商隐的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表达,让我们在感叹和共鸣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上一篇:Twins化身摇滚双胞胎 逆境重生战红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