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单亲妈妈骗千万_怪人怪事

冒充单亲妈妈骗千万

怪人怪事 2025-04-17 14:20www.bnfh.cn怪人怪事

一、揭开诈骗团伙的神秘面纱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了诈骗团伙的温床。他们精心策划,以假乱真,利用人们的情感弱点进行诈骗。其手法与流程如下:

犯罪团伙会进行人设包装。他们通过伪造身份,如扮演“上海单亲妈妈”,在网络平台上注册账号。使用年轻女性的照片,虚构离异的背景,并通过精心编辑的朋友圈,展示日常生活的细节,以强化其可信度。

接下来,他们会通过婚恋的名义与受害者建立联系。通过频繁的聊天和嘘寒问暖,逐步培养感情。甚至会用承诺“见面让孩子叫爸爸”等话语来深化信任,让受害者陷入情感的漩涡。

一旦受害者放松警惕,诈骗团伙就会编造各种理由,如“孩子生日”、“互赠礼物”等,发送虚假的购物链接,诱导受害者付款。当受害者付款后,他们会以“礼物已收到”等话术进行安抚,并逐步提升索要金额,直至受害者意识到被诈骗。

二、团伙运作特征明显

这些诈骗团伙往往具有规模化组织的特征。他们成立商贸公司,招募员工,分工合作。甚至有的男性成员会冒充女性账号,一人同时操控多个聊天账号,以增加诈骗的成功率。

在技术手段方面,他们利用虚假的网店链接进行收款,受害者付款后并没有实际的货物发货,资金直接进入了诈骗团伙的账户。

三、典型案例与涉案金额惊人

近年来,警方破获了多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巨大。例如,南京某团伙在短短4个月内诈骗300余人,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均损失超过3万元。还有霞浦县的兰某伪装成单亲妈妈进行诈骗,骗取了8万余元,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四、司法处理与警示

对于这类诈骗行为,团伙成员多以“诈骗罪”定罪。退赃行为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网络交友涉及金钱往来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未见面即索要财物的情况多为诈骗行为,切勿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诱导。我们要保持警惕,避免陷入诈骗的陷阱。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宣传,以减少这类诈骗事件的发生。

上一篇:系统默认浏览器怎么设置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