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发起装死抗议
美国民众的“装死抗议”始于弗洛伊德事件后的社会运动,截至到目前可检索的信息为止,该抗议形式仍在持续影响并引起公众关注。以下是关于这一特殊抗议活动的详细梳理。
一、时间与地点
2020年6月4日,一场特殊的抗议活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艺术博物馆前上演。那天,成百上千名抗议者齐聚博物馆前的石阶上,他们集体躺倒,模仿“死尸”,以此形成壮观的抗议场面。这场抗议活动持续时长为8分46秒,与弗洛伊德遭警察跪压致死的时长保持一致。
二、形式与象征
这场抗议的形式十分独特,参与者们全程保持静止的躺卧姿势,高呼“我无法呼吸”,这一呼声直接呼应了弗洛伊德临终前的呼救。这种“拟死示威”的形式被设计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旨在引起公众对警察暴力和系统性种族问题的关注。
三、社会影响与后续行动
费城的这场抗议活动引发了周边地区的连续七天示威活动。为了应对示威,当地部分街道被关闭,并实施了宵禁。这种抗议形式后来被其他社会运动所借鉴。例如,在2024年10月,美国空军士兵亚伦·布什内尔为了抗议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选择了自焚,尽管其形式与“装死抗议”有所不同,但无疑受到了前者的启发。
四、争议与讨论
这种抗议形式并非无懈可击,它也遭受了部分舆论的质疑,被认为“形式大于实质”。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强化了公众对特定议题的记忆,从而达到了抗议的目的。在2024年关于以色列冲突的抗议中,美国大学生群体的参与情况引发了广泛讨论,一些人指出他们在类似行动中缺乏积极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青年政治参与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装死抗议”作为一种特殊的抗议形式,至今仍在影响着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尽管到目前可检索的信息为止,未发现2025年的同类公开报道,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抗议形式在未来的社会运动中仍可能被继续使用和创新。因为这种方式的视觉冲击力极强,能够迅速吸引公众注意力,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社会议题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