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悬棺之谜揭秘 悬棺特点及传说图
龙虎山,峭壁千仞,崖洞密布,悬棺之谜令人探寻不已。许多人被龙虎山的秀丽风光所吸引,同时也会被那些诡异的悬棺所深深困扰。这些悬棺其实是起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墓葬形式之一——崖墓葬。崖墓葬是古越和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习俗,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人的智慧和精神。
首先说说悬棺的特点吧。第一个特点是数量庞大。在龙虎山的悬棺洞中,一共有八具棺木,这是中国历次悬棺研究中单个洞穴棺木最多的一个。根据墓中棺木的大小、数量和放置方位,专家们初步断定这是一个家族墓葬。这意味着悬棺不是一次性放上去的,古人一定有某种方法和工具可以循环利用,不断地将死去的人葬于山腰。这个传承一直延续到某种事情发生后才停止。第二个特点是悬棺的棺木几乎都是由一根木头制成的。这些大木被掏空,像独木舟一样,没有任何的棺钉或者其他金属加固。它们完全是手工榫卯结构切合,并用绳子加固。这个特点引发了一个猜想:棺木是否是在山腰组装好后,再将死者和陪葬品逐一放置进去的呢?第三个特点是依山临水,鸟兽罕至。这样的环境既解决了死者受到鸟兽侵害的困扰,也极大地保障了陪葬品的安全。
这三个特点加起来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风水。风水学认为高穴要有微窝,表示阳中要有少阴,否则就会失去平衡。山下便是水,表示水和山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是悬棺选址的妙处所在。关于悬棺的传说有许多种,其中一个传说描述了先民们在独木舟上生活、结婚、生子,死后被安置在绝壁悬崖上的情景。对于临水而居的先民来说,生死都在水上度过,灵魂在这方山水间游荡,永远庇护着子孙后代。龙虎山得名于“丹成而龙虎现”的传说,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揭示神秘崖墓葬的千年秘密
在龙虎山仙水岩地区,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两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葬——3号墓和4号墓。通过采集棺木标本并进行碳-14测定,这些墓葬距今已有约2600年的历史。这一发现揭示了中国最早崖墓葬的神秘面纱,也使得龙虎山地区流传千年的神秘传说得以证实。
更多的谜团仍然笼罩在这片古老的墓葬之上。这些墓葬的主人是谁?为何他们选择悬崖洞穴作为安葬逝者的场所?龙虎山的崖墓地处绝壁,下临深渊,他们又是如何将沉重的棺木放入崖洞内的呢?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寻和揭示。
(翻页)上一页【1】【2】下一页,共两页。DevPager V1.0 Beta版版权所有,由维诺工作室技术团队精心打造。版权所有(C)2008年,访问我们的网站WwW.Wy28.CoM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