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缸肉身不腐的真相是什么-普通人可以坐缸吗
坐缸,这一古老的葬俗,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这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某些高僧在生前就决定采用坐缸葬,而不是传统的火化。更为神奇的是,经过坐缸后,他们的肉身竟然能够不腐,变成人们敬仰的肉身佛。那么,坐缸肉身不腐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这神秘的秘密。
何为坐缸?坐缸是佛教僧人在圆寂后的一种仪式。其中包括坐缸、封缸、开缸三个主要步骤。如果开缸后,僧人依然保持着生动的面相,肉身不腐,他们就会被尊为肉身佛。但这个过程并非用来评判僧人修行的成就。
以弥陀光法师为例,他在生前就决定采用坐缸葬,并在圆寂后经过一系列仪式,最终在开缸时,他的遗体保存完好,令人惊叹。
坐缸肉身不腐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在安徽九华山,有一支专门负责为圆寂的高僧进行坐缸、封缸、开缸的服务队。他们的队长透露了其中的部分真相:坐缸的过程中,需要在缸底铺上一层石灰,加盖一层木炭,将法体装殓在内,再填充碎木炭、檀香等物品,最后密封起来。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肉身不腐与僧人的修为有很大关系。但从多年的经验来看,是否与高温季节、僧侣的胖瘦有关,还需看具体的因缘。
坐缸并不只是出家人的葬俗。这是一种古老的葬俗,将人死后的遗体放置在一口缸中密封,周围放置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以除湿防腐,再将整个缸体密封安葬。在考古学中,坐缸是一种流行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式,同时在其他地区也有应用。已经发掘的仰韶文化墓葬中,陶制瓮棺是最初人们使用的葬具。
除了上述内容,还有更多关于肉身菩萨的神奇故事等待你去探索。例如,“日本肉身菩萨的自我木乃伊”、“西藏吉祥天母肉身千年不腐之谜”等,都是值得一读的内容。
坐缸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葬俗,它见证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追求和信仰。无论是僧侣还是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坐缸这种方式,实现对自己生命的另一种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