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新研究发现避孕药可以使鱼变性
今年6月,一系列相关研究发布结果,显示一些鱼在受到环境里化学污染的情况下会进行性别交换。这项长达25年的研究重点考察一系列化合物对女性荷尔蒙雌激素产生的影响。这样的研究发现可以说,让人类相当震惊。
这项研究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Charles Tyler教授主导,他是一名环境生物学家和生殖学家,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化学物质对野生动物的内分泌干扰。研究显示,有超过2000种化合物被认为是环境中的类雌激素,这意味着如同人类女性身上分泌的雌激素一样,这些环境中的类雌激素将给生物体带来同样效果。
在过去的25年,Charles Tyler教授带领团队监测了英国全国50个地方的水质和鱼,重点调查鮈鱼和斑马鱼。这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鱼,体淡灰或淡绿色,广泛分布在欧洲和西亚的淡水鱼,经常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餐。Tyler教授的团队发现,类雌激素在水域中对雄性鱼会产生类似于光谱一样或深或浅的影响。
“这些类雌激素不仅会影响繁殖,也不仅会让其变性”,Tyler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鱼儿的行为举止也变了,它们的免疫系统以及骨骼结构都在发生变化。”
“雄性鮈鱼表现出的攻击性越来越小,而且讨厌和其他雄鱼竞争,甚至有些还开始产卵,它们更不可能繁殖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还不清楚雄性鮈鱼是否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性别转化,从而长出卵巢而不是睾丸。
Tyler教授的团队发现,这些化合物存在于家庭废水、工业废水、化肥、塑料、清洁剂、化妆品中,比如双酚。,在避孕药以及荷尔蒙替代治疗药物中也发现了它们。
“我们人类每天会用2万到3万种化学物质,大部分化学物质都会进入大自然,其中几千种会对动物的内分泌系统造成损害。”Tyler教授说道。
“我们现在关注的,是那些我们非常确定,能造成鱼儿性别错乱的化合物。”
正如给鱼类带去的性别干扰,这些类雌激素才被发现能在许多方面产生影响。避孕药中的荷尔蒙通过雄性鮈鱼的雌激素受体被吸收,而双酚通过许多不同的途径进入它们体内,比如被甲状腺吸收,从而改变了鱼儿的心脏瓣膜,以及其他一些复杂的改变。
Tyler教授表示,尽管这项研究主要以鮈鱼为研究对象,但这种生理变化很有可能对英国更珍稀的鱼类造成威胁。因为研究发现,白杨鱼、斑马鱼,它们都变了,对渔民更热情,对交配更冷淡。
奇闻怪事
- 元宵节可以办什么活动?元宵节可以做什么活动
- 如何打造吸引人的暖色调背景
- 还是觉得你最好让黄子华再次出圈 离开栋
- 小学生知道的中国之最图片(看遍中国的五湖四海
- 新建区陶粒生产厂家地址
- 《死囚乐园》:读者真实评价如何 值得一读吗
- 俞渝朋友圈内容深度:如何她的日常分享
- 谁的气场压过范冰冰国内有很多御姐范、气场
- 小米手机价格概览:你关心的性价比之选
- 深圳女装品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时尚潮流
- 如何获得更合理的车险价格
- 湘菜十大招牌菜红烧牛肉乾隆鸭纷纷上榜,第一
- 如何跨越星河,追寻万里浪漫之旅
- 放世界之最(西十高铁又传新消息!建成后,将创
- WooLand World世界网红城在津启动 四大基地赋能产
- 新冠疫苗接种后健康码什么时候更新 新冠疫苗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