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最深的湖(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鱼鸟

中国之最最深的湖(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鱼鸟

娱乐八卦 2025-01-21 09:58www.bnfh.cn娱乐八卦

青海湖——中国湖泊之冠的和谐画卷

随着嫩芽在寒冬后的复苏,大地被染上一层生机勃勃的新绿。在这春意盎然之际,青海湖裸鲤、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纷纷现身,共同编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在这画卷中,有一位名叫孙建青的生态保护者,他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的科长。他的镜头记录下了众多珍稀动物的珍贵瞬间。当黑颈鹤被枯枝断裂的细微响动警觉时,他屏住呼吸,静待时机,用相机捕捉下它们彼此梳理羽毛的美丽画面。多年的监测工作让他见证了青海湖水鸟数量的显著增长——从2016年的年均增加5万余只,到2022年的总量超过60.6万余只,其中包括235种鸟类,如黑颈鹤、大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湖泊,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上。这里不仅是水鸟的繁育之所,也是众多生态守护者的坚守之地。孙建青便是其中之一,他在鸟岛坚守了17年。鸟岛,位于青海湖北岸,是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中的2条的必经之地。

初次登上鸟岛,孙建青被这里的环境所震撼,同时也面临着艰苦的生活条件——海拔3300米的高寒缺氧环境,日常任务是巡护监测。当他第一次见到水鸟时,心中的抱怨和抵触瞬间消散。他说:“人与鸟对视,鸟的眼神特别纯净,它们羽毛的颜色,任何颜料都无法调出来;它们争巢、求偶、繁衍,无不展现生命的神奇。”从此,他投入到鸟类的观测研究中,与同事们意识到要从单纯的鸟类保护转向以科研为主的全方位生态保护。

孙建青对鸟类充满深情。有一次,为了捕捉水鸟并为其戴上定位环志,他踩进沼泽,历经险境。他对同事说:“时间久了,鸟儿会有应激反应,很容易伤害到它们。”对待受伤的鸟类,他总是细心照料。有一次,他和同事救助了一只翅膀受伤的大天鹅,经过精心治疗,不到一周便重返蓝天。他说:“借助综合研究,我们掌握了青海湖水鸟的数量、种类等变化趋势,为更好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祁洪芳,一位致力于生态平衡与保护的先锋人物,向我们揭示了对青海湖裸鲤保护工作的艰巨与重要性。为了遵循自然的律动,从受精卵的采集到孵化成功后的投放,每一步都承载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从2002年起,救护中心投放的人工繁育青海湖裸鲤已超过两亿尾,这一数量上的巨大增长,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的显著提升,更见证了祁洪芳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与付出。

一次渔业资源监测工作中,祁洪芳与团队曾遭遇狂风巨浪的挑战。在深入青海湖的取样之旅中,他们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险境。面对困境,祁洪芳坚定而从容,她迅速组织大家应对,最终安全脱险。她表示:“工作总有波折,就如同青海湖裸鲤的洄游之旅。无论水流多么湍急,我们都要力争上游。我希望能为青海湖的恢复贡献一份力量。”

赵邦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名干部,深知水生态研究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青海湖水位上涨,刚毛藻问题逐渐凸显。他和同事们不畏艰辛,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打捞刚毛藻。为了掌握准确的生物量数据,他和同事们手持篮子,忍受恶臭,一步步测算出精确数值。他与专家紧密合作,深入研究刚毛藻特性,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刚毛藻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赵邦明还积极寻求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使刚毛藻成为制作新型有机肥的重要原料。他和团队在青海湖的监测工作行程超过万里,为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说:“青海湖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守护这片碧水蓝天。”

石德荣是青海省海晏县草原站的林业工程师。面对克图沙区的严峻环境,她毫不退缩。她和工友们背井离乡,在沙地上种下希望的树苗。她们曾面临树苗被沙子掩盖的困境,但她坚信“要治沙,先得固沙”。她和团队通过设置草方格沙障的方案,成功解决了树苗难以成活的问题。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人工林,她感慨万分:“草方格就像小学生的方格作业本一样整齐有序,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绿色的希望。”他们的努力不仅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也为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石德荣面临了一项挑战,但好消息是,县里积极争取到了多项工程,如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等,国家的大力支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现场,石德荣拿起一把工人们自制的平板铁锹,展示如何铺设草方格。他用力在平铺的稻草中间一压,稻草两端竖起并拢,中段深入地下。他指着远方的草方格说:“就像小学生的方格作业本,但我们的‘答案’是绿树。”

在人工林中,石德荣对每一株沙蒿、柠条、乌柳都如数家珍。虽然它们看似矮小,但每一株都有至少5年的树龄。她向记者分享种树的诀窍:种树的时间要选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在沙地栽树要挖深坑,青杨插杆要用河水浸泡20天,等待根部长出白芽才能栽种。种下后还要精心管理,把枝条剪短以减少养分消耗,这样成活率能达到90%。

掌握了种树的技巧之后,剩下的就是耐心了。石德荣骄傲地说:“别看这些刚种下的小树现在长得慢,三五年之后,你会惊叹它们的变化。”

种树只是第一步。石德荣表示,造林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围栏封育等长期工作。她自豪地说:“过去沙尘暴持续两周是常有的事,如今环境越来越好,一个月下了五六次雨。”看到这些变化,让人深感欣慰和自豪。编辑:田博群】(海外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