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对唱歌词(保卫黄河:中华民族的精神颂

中国之最对唱歌词(保卫黄河:中华民族的精神颂

娱乐八卦 2025-01-11 10:46www.bnfh.cn娱乐八卦

狂风怒吼,骏马长嘶,黄河滔滔,声震天地。河西山冈巍峨耸立,河东河北的高粱熟了,一片丰收的景象。在这万山丛中,抗日英雄如繁星般点缀,他们的英勇事迹传遍四方。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们英勇斗敌,他们的身影飒爽,展现出英雄本色。回想起80多年前,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冼星海以毕生的艺术才华和音乐创作热情,创作出激荡人心的音符,汇聚成不朽的旋律。

那歌声如黄河般汹涌澎湃,嘹亮而铿锵有力。当这激昂的旋律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高坡上响起,它唤起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斗志,他们高唱《保卫黄河》,奔赴抗击侵略的最前线,奋勇杀敌,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时光流转,作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学员,我站在黄河壶口瀑布的石碑前,指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社科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班同学们高唱《保卫黄河》。那高亢嘹亮、激情豪迈的歌声,在这历史回响的舞台上回荡,仿佛将我们带回到那同仇敌忾、救亡图存的抗日烽火岁月。

1938年岁末,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赴西北黄河两岸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以演剧形式宣传抗战。在一次战斗中,光未然不幸堕马受伤,被送到延安医治。尽管身体受伤,但他的心却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在延安,抗敌演剧三队受到热情接待,并决定举行茶话会答谢各界关怀。光未然心中早已酝酿构思出一部跌宕恢宏的抒情剧诗篇章。尽管左臂酸疼肿胀,但他心潮澎湃,激情奔涌,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包括八个乐章的合唱套曲歌词。

冼星海被光未然的创作才华所打动,他认真倾听歌词的朗诵,渐渐融入意境之中。他自信地说:“我有把握能够把它写好!”他的底气不仅来自于对黄河题材作品的熟悉,更来自于他两次大型声乐作品创作的艺术经验积累和音乐民族技法的储备。

自抵达延安后,冼星海在短短四个月内创作了大量声乐单曲,并运用中西融合手法完成两幕歌剧。他与词作家塞克合作,尝试运用民族形式、进步技巧完成《生产大合唱》创作,演出后获得好评如潮。他决定按照期待的方向继续努力创作,将全部激情投入到即将创作的《黄河吟》中。

3月26日,冼星海开始动笔创作《黄河吟》,他的创作激情如黄河般汹涌澎湃。他的音乐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勇气和力量,流传千古,永载史册。在应光未然之邀,为抗敌演剧三队在延安的汇报表演创作之时,我有幸与词作家光未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长谈。这次谈话,发生在西北旅社,那是光未然下榻之地。我们两人就作品的形式结构、艺术特征以及风格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

在延安文艺界的民族形式艺术创作问题讨论的背景下,冼星海巧妙地借鉴了欧美古典音乐的体裁形式和创作技巧。他充分利用中国民族神韵和风格特点的旋律音调,运用简洁凝练的和声与巧妙多变的织体,营造出丰富的多声听觉效果。在乐队配置上,他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兼容中西乐器,并大量使用打击乐器,将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完美融合于音乐作品之中。《黄河吟》被体裁定为大合唱,八首歌词的演唱形式经过精心设计,依次为《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朗诵歌曲)、《黄水谣》(齐唱)、《河边对口曲》(对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轮唱)、《怒吼吧!黄河》(大合唱》。

在延安鲁艺的山坡上,有一排用作教工宿舍的小窑洞,冼星海夫妇就住在其中一间。就在那张朴素而明净的小书桌上,《黄河大合唱》等众多佳作得以诞生。虽然冼星海的身体并不太好,但他的工作精神和毅力却十分惊人。一旦进入创作状态,他便如泉涌般不可抑制地创作,任由头脑中无尽的音符流淌而出。实在困乏难耐时,他便斜躺在床边小憩片刻,然后再次起身奋笔疾书。经过六个昼夜的连续奋战、研磨锤炼和精心推敲,八首长歌一气呵成。

4月13日,抗敌演剧三队的演员在陕北公学礼堂首次上演《黄河大合唱》,由邬析零指挥。光未然亲自登场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震撼。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排练,在鲁艺成立一周年纪念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100多名师生演唱的《黄河大合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晚的盛况被冼星海记录在日记中:“今晚的大合唱可算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当我们唱完时,毛主席都站起来鼓掌,并感动地说‘好’!这个晚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周恩来还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从此,《黄河大合唱》成为延安各种演出和晚会的保留节目,招待了众多来延安的抗日将领、爱国华侨、民间团体代表和外国宾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观看后由衷赞叹:“这是我在中国听到的最好的合唱。”

《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充满战斗激情的进行曲风格的齐唱和轮唱作品。它的歌词采用了现代新诗风格的词作,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抗日英雄的形象,营造出紧张而充满力量的氛围。冼星海在这首歌中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民族五声宫调式的主三和弦和上主三和弦的材料,结合北方民间戏曲锣鼓经和广东狮舞伴奏锣鼓打击乐的节奏,营造出一种雄壮有力的气势。特别是在描述性的叙事部分,音乐与歌词的完美结合,更是让人感受到一往直前、势不可挡的动力。整个乐章在轮唱部分展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技巧与民族风格的完美结合,为整部作品增添了浓厚的艺术色彩。“龙格龙格龙”,在这跃动的音符中,仿佛看到了革命武装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坚韧不屈。保卫黄河的旋律,如同波澜壮阔的史诗,展现出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又蕴含着气势磅礴的力量。每一个音符都流露出音乐构思的精妙细致和表现手法的丰富多样,使人回味无穷。其中,《保卫黄河》这首单曲,作为《黄河大合唱》中的佼佼者,更是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完美融合。它不仅成为华人音乐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更被誉为是当代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艺术生命力依然强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诗人光未然对其赞誉有加,星海同志在艺术上的贡献将永垂不朽!这首歌曲不仅是音乐的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对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赞颂和传承。作为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我深感自豪和荣幸,能够将这样的音乐作品带给更多的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