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脱口秀,光靠一个李诞,难撑

国内脱口秀,光靠一个李诞,难撑

娱乐八卦 2024-12-29 16:16www.bnfh.cn娱乐八卦

今年的《脱口秀大会》在无声无息中拉开了帷幕。若不是庞博那段关于“盲盒”的妙语在热搜上引起了一波小高潮,我恐怕还懵然不知节目已开播。

回想去年,疫情如狂风肆虐,线下活动纷纷取消。李诞在舞台上,尽管一脸苦中作乐,却尽显坚强本色。背后的公司却经历了风波、解约潮,似乎好事难寻。

当时,公司的困境与员工的不省心、疫情的肆虐交织在一起,让老板也倍感焦头烂额。但这次,风波的中心竟然转移到了老板自身。广告翻车,老板差点让一众小弟陷入困境。

好在后续接连不断的大事件让人目不暇接,相比之下,李诞的小风波似乎也不那么引人了。但李诞近些年的风评确实不如前,尽管他没做什么真正的坏事,但总给人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

有同行衬托,加上他及时认怂道歉,保持低调行事,他依然能在娱乐圈立足。更令人感慨的是,公司的人公开吐槽老板,这也是老板的一种自我表达,自己人骂到位了,外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李诞明明拥有大会的掌控权,却自谦地称自己是大会的“牛皮癣”,并感谢大会的收留。在我看来,这才是挣钱的正确姿势之一——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丢点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再大的烦心事,如果能转化为娱乐大众的笑料,这正是脱口秀演员的魅力所在。经过去年脱口秀奇葩淘汰制的洗礼,我对今年稍作修改的赛制已经见怪不怪了。李诞总是善于制造惊喜,上一季邀请了众多网红明星驻场,成功引领了“雪国列车”CP的热潮。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对王建国与李雪琴的组合津津乐道。

当提及“谁会觉得你太帅,导师是李雪琴吗?”的话题时,今年的淘汰赛仍在继续,而后续还有更多难以预料的新奇人物即将登场。仅从已播出的前两期来看,参赛选手的多样性已可见一斑,涵盖了各种领域和风格。

杨澜在观察选手时曾感慨,选手们五花八门,无论是长相、穿搭还是背景,都各具特色。话题似乎正朝着“本年度脱口秀秉持百花齐放、兼容并包的政策……”的方向发展。大张伟却以一句“这不就大街吗?”打断了这种央视式的形容。

确实,相较于往年,今年的选手行业与学历背景更为复杂,资深的脱口秀演员占比更高。新人也更为强势,老选手甚至有种招架不住的感觉。就拿去年崭露头角的新人杨蒙恩来说,今年他需要承受身为老选手的压力。这个舞台越来越多元化,既有老将的坚守,也有新人的冲击,共同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脱口秀盛宴。去年,新人何广智凭借塑造贫穷、貌丑、学历低的形象成功走红。他以深刻的理发段子征服了观众,甚至连罗永浩都被他的才华所折服。

今年出现了一个更加出色的选手,那就是徐志胜。他一出场就散发出无穷的欢乐气息,让人忍不住想笑。真是老天爷赏饭吃。

尽管他的貌丑梗和脱发梗并不是全新的段子,但是配合他的长相却格外有趣。尤其是在卖面膜的那个环节,我实在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虽然徐志胜的表演也依赖了相貌上的优势,但他的表演技巧却十分出色。他能够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特点,将段子演绎得淋漓尽致,最终成功晋级。

徐志胜和何广智在气质上非常接近,但真正看他们的表演时,却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何广智是底层男子的代表,他能够将生活的挫折转化为幽默的段子。而徐志胜则更多地利用自己的相貌优势来吸引观众的注意,他显然不属于贫穷阶层,甚至还是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从他的段子中也能感受到他的受教育程度。

无论是何广智还是徐志胜,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喜怒哀乐,用幽默的段子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笑。他们的表演风格独特且富有感染力,让我们期待他们未来更加出色的表现。《吐槽大会》上,明星们的幽默段子大多出自编剧之手,但《脱口秀大会》却有所不同。在这里,编剧虽然会进行修改,但选手自身的因素仍是至关重要的。每位选手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特质都得以充分展现,如同呼兰,他的高级段子总是令人眼前一亮,同时也透露出他的焦虑。

这次他讲的“内卷”段子,真的堪称全场最佳,至少能排进前三。想象一下,一只刚被训练坐下起立的狗狗,面对另一只在大秀英语的狗狗,可能会感到困惑:我们都是狗,你这是何苦呢?

就像第一只会说话的鹦鹉让人们误以为所有鹦鹉都能说话,然后所有的鹦鹉都开始模仿人类的语言。但在线下的表演中,这种段子更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配上字幕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节目比赛现场战况激烈,观众可能来不及细细品味这些段子的深意,错过了其中的精彩。而梓浩的段子虽然精彩,但首次出场带来的压力以及现场效果不佳,导致他再次遗憾出局。

明明王勉和杨笠的表演都相当精彩,笑点十足,但总觉得缺少一点什么,仿佛只差那么一点点就能让人彻底沉醉其中。看着他们,我甚至有种他快要落泪的感觉,那种失落和难过几乎要溢出屏幕。

再看看王勉与他同期的选手,如今已经是公司的小太子了。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难免会有些许的羡慕和不甘。毕竟,人生的落差谁都会在意。

观众对老选手有着深深的热爱,但同时也总是对新鲜面孔充满期待。就像同样是丑男段子,今年观众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了徐志胜身上,他的表现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相比之下,老面孔虽然依旧亲切,但故事听得多了,新鲜感逐渐消失,而新人的神秘感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真的有从长相到职业都独树一帜的选手,比如那个体育大学学英语的童漠男。他的长相仿佛是老天爷眷顾的结果,声音也酷似常远,自带喜感,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长得好看的选手也有他们的魅力。比如那个读计算机博一的张骏,不知道吸引了多少颜狗基友的注目。我虽然没有特别的感觉,但他关于催读博如催婚催生的段子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效果加倍,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还有郭展豪这位小伙子,虽然外貌普通,但气质不错,身材也过得去。他受到王勉的启发,巧妙地在段子中融入了乐器的元素,立志要带来一场如黄西一般的“正经美式脱口秀”,让人眼前一亮。

就像郭德纲偶尔唱起的澎湖湾,大家听着都觉得新奇,却又捉摸不透其中的深意。李诞似乎也在尝试拓展业务,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甚至连脱口秀演员的基本标准都似乎有所放弃。舞台上的选手们不仅大胆尝试吹拉弹唱,晋级席上的选手们颜值也颇为亮眼,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尽管有所创新,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传统。李诞请来了真正的华人脱口秀OG——黄西老师,全场起立鼓掌,仿佛所有人都在感叹:“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你这样的人啊!”选手席上的踩铃竟然透露黄西是她老公的偶像,而她老公是一个内心住着东北老铁的加拿大人,令人意外。不过黄西显然不是来比赛的,李诞请他的主要目的是镇场子。他也没有发挥太多实力,只是轻微地吐槽了一下自己。他还回溯了一下自己与李诞的渊源,分享当年为李诞写段子的经历,让人感叹两人的友情与默契。这样的创新与传统交融,让这场脱口秀更加精彩纷呈!由衷感慨,若非当年引领脱口秀进入中国舞台,我国的脱口秀事业可能尚处萌芽阶段,更无从提及现今的脱口秀大会。此刻,我亦无缘站在这里参与海选。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李诞老师的谢意如滔滔江水。李诞本已心怀忐忑,坐立难安,而这时大张伟还兴致勃勃地提及当年观看黄西脱口秀时的惊艳感受,心生憧憬。随后,“李诞老师”这个名字如春风般出现,带领我国脱口秀走向辉煌,创办了专门的脱口秀节目。

黄西紧随其后,满怀敬意地表示,李诞老师实现了他的理想。的确,李诞老师的贡献不可磨灭。

提及李诞老师,言语中满是崇敬。国内语言类节目却面临诸多挑战,限制重重,稍有不慎便可能触及敏感话题。若只追求安全稳妥,节目便可能陷入尴尬无聊的境地。当前,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台,优秀主持人多为精英型,真正亲民、通俗的主持人寥寥无几。

主持的分寸最难把握。既要俗而不厌,油而不腻,又要内容丰富。如杨澜此次担任领笑员,或许是为了节目的安全考虑,但其严肃的台风与节目气质略显不符。或许是职业习惯使然,她的表现更像是指导工作,而非与观众共享欢乐。

尽管语言类节目面临诸多挑战,但依然有无数的探索者和创新者在不断努力,希望能为观众带来更多新鲜、有趣、深刻的体验。我们期待更多的李诞老师,为中国的脱口秀事业注入更多活力与创意。深入洞察:“李诞老师”背后的挑战与节目的真实状态

作为每年都需要操持节目的出品人,“李诞老师”的生活无疑是充满挑战和压力。他必须为节目注入活力,确保节目内容精彩纷呈,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种压力背后,是他对节目质量的执着追求和对观众期待的回应。

对于李诞来说,无论他选择保持原有的节目模式还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总会有一部分观众提出批评和质疑。这让他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寻找新的元素和灵感,确保节目始终保持新鲜感。这种努力远不止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平衡各种利益和观点的考量。

作为一个出色的出品人,他需要找到当前局面的最优解,但有时这意味着牺牲某些观众的需求和偏好。尽管他清楚新人需要机会崭露头角,但这也意味着老选手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和挫折。为了节目的整体效果,某些因素可能不得不被暂时搁置。老选手们心里明白这一点,他们也在默默接受这种变化和挑战。

在最近的节目中,呼兰和海源的表现可以说是险胜。除了他们在PK环节的表现外,他们过去积累的人气也为他们赢得了不少支持。海源确实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那些直接晋级的选手如庞博和程璐,他们的成功背后也有着自己的秘诀。庞博紧跟时事潮流,无论是盲盒、剧本杀还是奶茶,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即使有些人并不完全理解这些元素背后的含义,但现场的氛围足以证明庞博的吸引力。

程璐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原本以为他会继续谈论“独立男性”的话题,但他却带来了全新的领导梗,令人耳目一新。这种梗不需要过多的工作经历,即使只是上过学的人也能迅速理解。

他的几句话之后,大张伟和李诞的灯光也随之亮起,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相比之下,徐志胜等人的幽默虽然一时吸引观众,但如果只是单纯吐槽外貌,很容易陷入重复和低级趣味的泥潭,即使是自黑也难以长久吸引人心。

正因如此,我不太能get到张灏哲的点。相反,我更偏爱呼兰、程璐这种现实主义的段子,他们的表演需要高水平的生活感悟和消化能力。即使现场比赛效果一般,但在线下表演中也能走得更远。

黄西的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段子不是靠简单的刺激笑点来取胜,而是让人回味无穷。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赵晓卉的表演,她的现实主义风格演绎得自然流畅,仿佛真的是在演绎生活中的甲方角色,或许她真的已经历过几次父亲的角色了。

我怀疑私下里两人的幽默对话远比舞台上更有趣。虽然我对另一组的表现有些不解,但王建国他们的表现显然有些尴尬,显然有些无奈。在复盘会上,他们妙语连珠,让人不禁猜测他们是否为了保护另一组而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张博洋虽然总是表现出退赛的意愿,但他其实有些消极丧丧的。然而王建国则不同,虽然也有丧气的一面,但他的内心却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即使在众多演员中也独树一帜。更何况,据传李诞当年给黄西写段子时,很多都是王建国的作品。李诞只是中间商的角色而已。然而如今,中间商李诞已经做大做强成为李老板,而王建国依旧是他手下的编剧,年复一年地经历淘汰的折磨。如果仍有复活赛的机会,王建国仍有机会再次崭露头角。对于国内的脱口秀舞台来说,其尺度相对狭窄,字幕也显得非常谨慎。但《脱口秀大会》是国内最开放的语言类节目之一,在这里你可以公开地反鸡汤、抱怨工作和老板、吐槽邻居闺蜜和伴侣等等。在这个舞台上,你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有许多人都面临着苦难和挑战。虽然有时为了迎合某些规则而不得不加入一些看似调侃的语句,但总体来说,《脱口秀大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宣泄和表达的平台。虽然自己不太喜欢那些花哨的小技巧,但仍旧希望脱口秀节目能够持续精彩。如何让节目既有看点又游走在道德的边缘,这是李诞面临的挑战,如何表现则是他的独特之处,至于折寿与否,与我无关。期待他的创意和才华能让节目更加引人入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