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文革时期,那是一个革命气氛浓烈的时代。从小,我就被那些壮志凌云、气势磅礴的革命歌曲所包围。
大街小巷,广喇叭里每天播放新闻、批斗会通知、最高指示和革命歌曲。那些歌曲,如同时代的脉搏,每一首都充满了激情与斗志。从《东方红》的合唱,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造反有理》等文革主题歌曲,每一首都铿锵有力,激荡人心。
在我小学的日子里,放学路上,小同学们手牵手排队回家。我们一边走,一边唱歌。那些歌曲,如《我爱北京天安门》、《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那些动画片和电影中的插曲,如《小号手之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旋律优美,令人难以忘怀。
当时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也是一曲史诗,其中的歌曲如《八月桂花遍地开》、《情深意长》等,配上歌舞,更是传神动人。而那些来自八大样板戏的歌曲,更是人人都能哼唱几句。如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中的选段,旋律优美,情感真挚。
虽然文革中流行的国外歌曲不多,但前苏联的一些抒情歌曲如《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等因为时代原因被禁止。而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主题歌《啊朋友再见》却非常流行。
随着我渐渐长大,文革结束,各行各业开始拨乱反正。电影和歌坛都陷入了反思和伤痕文学中。那些歌曲,如《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枫叶飘》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情感。尤其是《泉水叮咚响》,作为文革后第一首描写爱情的歌曲,令人耳目一新。
那个时代的音乐,如同那个时代的记忆,充满了激情、斗志和反思。每当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仿佛就能回到那个火热的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激情与情怀。在我所经历的电影岁月里,许多杰出的影片至今仍历历在目,其中那些激昂动人的电影插曲更是让人难以忘怀。例如,在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李双江深情演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激发了一代人的革命情怀。另一首由邓玉华原唱的《映山红》,至今仍被广大网民传唱,深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邓玉华在另一部电影《地道战》中献唱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则展现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深深敬仰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电影《黑三角》中的主题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由李谷一倾情演唱,歌曲旋律优美,至今仍广受欢迎。
在我上初中的时代,家中的唱片机开始流行,那时还没有家用录音机。姐姐结婚时的唱片机是我常常光顾的地方,朱明瑛的《回娘家》等民歌总是让我流连忘返。随着时代的发展,录音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一开始是简单的磁带录音机,后来逐渐普及。那些时代,邓丽君的歌曲虽然曾被批判为“靡靡之音”,但在街头巷尾,她的歌声依然飘荡,如《何日君再来》、《小城故事》等歌曲,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随着张行等歌手的出现,歌曲风格也日趋丰富多样,《一条路》、《寂寞的小男孩》等歌曲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就在这一时期,电视也开始逐渐普及。最初是单位购买电视机放在会议室供大家观看,每当晚上,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看电视。那时候的县城大街上,哪家单位的会议室荧光闪闪,就一定有人在放电视。人们纷纷涌向有电视的地点,围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前,共享这份视觉盛宴。那个时代的电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让人们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进步。在电视与录音机的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当时,日本的连续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其日语主题曲《燃烧攻击》旋律激昂,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紧接着,港台的连续剧如《霍元甲》、《陈真》等也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的主题曲如《万里长城永不倒》、《铁丹心》、《一生有意义》等,深入人心,流传至今。这些歌曲,无论用何种语言演唱,都传达出坚定、果断、豪迈的精神。
与此国内歌手也以其独特的民歌颂歌和电影主题曲赢得了大众的喜爱。董文华以其歌曲《十五的月亮》、《染的风采》、《春天的故事》等,唱出了时代的主题,红遍大江南北。这些歌曲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更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深情。
随着录音机电视的出现,歌曲的繁荣景象空前。港台地区的明星如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四大天王以及梅艳芳、陈慧娴等四大天后以其代表作如《等你等到我心痛》、《忘情水》、《对你爱不完》等,赢得了广大歌迷的喜爱。他们的歌声传遍大街小巷,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
电视的出现也为春节除夕增添了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每年的春晚都成为推出歌手明星的大舞台,许多港台陌生的歌手通过春晚一炮走红。例如1983年的郑绪岚,在春晚舞台上演唱了《牧羊曲》、《大海啊,故乡》等歌曲,其独特的歌声和时尚的穿搭让她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她的牛仔裤一度卖到脱销,成为了时代的风尚标。
那个时代的音乐与影视相互辉映,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感动。每一首歌曲、每一部连续剧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和精神风貌,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在1984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和李谷一以其出色的演唱成为了当晚的明星。张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国心》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这首歌仿佛将人们的心灵与祖国紧紧相连,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对祖国的深情始终不变。而李谷一的《难忘今宵》更是成为了每年春晚的压轴曲目,其深情的旋律和歌词让人难以忘怀。
而在另一时刻,黄冈中学的音乐课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时,音乐课更加正规和专业,让学生们第一次系统地领略到了音乐知识和词曲旋律。其中,老师教授的《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周姓文娱委员教学的歌曲都让人难以忘怀。周委员教唱的《橄榄树》、《南屏晚钟》和《妈妈的吻》等歌曲,在当时都是流行的经典之作。特别是《妈妈的吻》,对于离家在外的学生们来说,更是触景思情,眼中闪烁着泪花。
记忆深刻的还有那次校庆的中秋节,同学们收集柴草,带上水果和月饼,迎接微微月光和淡淡的天色。在卢沟桥畔的篝火晚会,大家欢歌笑语,气氛热烈。院歌、歌曲、诗歌朗诵等节目让现场气氛不断升温,特别是总后医高专的女生合唱的《十五的月亮》,更是点燃了每个人的激情。而一首《营男子汉》则展现了学生们心中的坚韧与毅力,歌声在卢沟桥畔回荡,激荡在夜色中,成为心中强烈的共鸣,缓解了离家的孤独和训练的艰辛。
时光流转,虽然岁月如梭,但那些经典的歌曲和那段美好的时光始终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每当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青春和激情的时代。在军校的日子里,歌声始终伴随着我。每天早、中、晚餐前,我们整齐列队,饭前一首歌是雷打不动的规矩。队长还会随机挑选一人指挥合唱。我们前往阶梯教室上课时,雄壮的歌曲和响亮的口号伴随着我们走过办公楼。野外训练时,歌声也会在车厢内飘扬,下连队时更是整节车厢都充满了歌声。看电影前,学院会组织各队拉歌比赛,比较谁更整齐、声音更洪亮、气势更足。
我们唱的歌曲都是经过岁月沉淀的传统歌曲,如《团结就是力量》、《战友战友亲如兄弟》等。在阅兵式中,我们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歌》的雄壮鼓点,肩枪齐步行进。在野外训练归来,夕阳西下时,我们会欢快地唱起《打靶归来》。有一段时间,我们队百余人投入地练习《长征组歌》,合唱形式丰富多样,因此我们队在学院中名声大噪,甚至被兵总部点名参加文艺会演。
毕业后,我进入研究所工作。年终的年会除了表彰,还有精彩的文艺汇演,每个科室都会准备节目。我也因为唱歌声音洪亮而被选中演唱《小白杨》。后来,我接触到了电脑和音乐光盘,第一次被高品质的音乐震撼。随着科技的发展,VCD、DVD等音乐载体陆续出现,家庭也开始装备各种高品质的音响设备,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音乐。
转业后,我进入公司工作。公司的年轻人有时会选择去酒吧放松,那里有时会有歌手演唱摇滚歌曲。我也曾去四川九寨沟旅游,一路上听到的都是藏族歌曲,吃的喝的也都是藏族特色,其中藏族歌手容中尔甲的《神奇的九寨》让我印象深刻。在都江堰的酒吧,我能听到岷江的波涛声与艺人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去内蒙旅游时,马奶酒和蒙族姑娘的歌声更是让我难以忘怀。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MP3、MP4等音乐设备让我们可以随身携带无数首歌曲。无论是在上班路上还是运动时分,都能随时欣赏到高品质的音乐。APPLE公司的iPod等音乐设备更是推动了这一潮流的发展。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跨越时空,让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美好的生活。卡拉OK技术已然成熟,于是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卡拉OK社交性质的连锁店。好友们、同学们聚会时,可以选择在卡拉OK吧房开房间欢唱,一边享受音乐,一边畅谈生活或生意。有些OK吧房更是提供餐饮,如自助餐和饮料,为企业团建增色不少。我们公司也经常组织员工前往,大家排队点歌,独唱、合唱、对唱,形式多样,其乐融融。
随着市场的发展,甚至在影院周围出现了单独的亭子间唱吧。里面配备了高品质的耳机和卡拉OK设备,营造一个封闭而满意的环境,满足了一两个人唱歌娱乐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上的虚拟卡拉OK吧房空间也应运而生,天南地北的网友可以在此聚集,一同欢唱,甚至还有评分系统。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更是将唱歌推向了新的高潮,出现了许多未曾见过的民间歌星和艺人。他们有的在小桥流水前唱歌,有的在商业景点人声鼎沸中表演直播,甚至有的网红会在汽车载客时进行现场直播唱歌,吸引乘客驻足聆听。
我也曾去观赏过演唱会,如“快乐·改变·生活——群星欢聚演唱会”。虽然我对大部分歌星并不熟悉,但现场氛围热烈,每个歌手都有各自的粉丝团呐喊助威。当许巍唱起《蓝莲花》时,全场一片共鸣,仿佛所有人都被这首歌所打动。李宇春的出现则引发了尖叫和欢呼。更令我感动的是,许多观众几乎都会唱所有的歌,全场大合唱的场面令人震撼。
在《红色娘子》首演50周年纪念日上,五代琼花代表同台亮相,将演出推向高潮。在歌唱家和台上百人合唱团的带领下,全场观众一起唱响了著名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和《红色娘子》。看完这场演出后,我深受感动,全剧的主题歌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我父亲生前非常喜欢听音乐,我给他买了一台MP3收音机,能收听广播和几千首歌曲,包括他那个时代的旧歌。他非常喜欢这台机子,经常坐在床上听。没想到不到半个月他就走了,那些美好的歌曲也随之而去,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记忆。
动人的歌曲总是让人怀念,让人终生难忘。它们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共同回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