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未解之谜 能追溯《山海经》的神话
甲骨文,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文明的浩瀚历史。与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并称为世界最古老文字系统的甲骨文,见证了古代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成就。如今,只有甲骨文得以一脉相承,传承不断。
纪念甲骨文发现的一百二十年,更是为了延续传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传承中华基因——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年来甲骨学论文精选及提要》一书应运而生。该书从一万余篇论文中精心挑选出海内外百余位作者的120篇佳作。这些论文从甲骨文材料的搜集整理、字词考释研究、卜辞分类断代研究、卜法及文例文法研究以及甲骨文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甲骨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书中还提供了这些论文的提要,提纲挈领,揭示创见,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传承中华基因》(全四册),由刘钊先生担任主编,陈剑先生担任副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刘钊先生是复旦大学的教授,也是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他随手写下的甲骨文,就像我们书写现代汉字一样自然流畅。对于这上承原始刻画符号、下启青铜铭文的古老文字,刘钊先生有着深入的研究。
刘先生分享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王国维先生考释甲骨文时,意外发现了甲骨文与《山海经》之间的秘密联系。例如,商代国君王亥的名字中的“亥”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方有一只戴冠的鸟。看到这个字形,王国维先生联想到了《山海经》中的一段描述,从而揭示了甲骨文与古代典籍之间的关联。这一发现不仅让我们了解到甲骨文的记载曾在后代流传,也让我们意识到《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可能有着真实的史源和背景。
更令人惊叹的是,《传承中华基因》一书封面上的那片珍贵的甲骨,记录了一次翻车现场。这块牛胛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上的文字风格雄浑刚健,笔画遒劲,是甲骨卜辞中的精品之一。这条卜辞生动地描绘了商王遭遇的一场惨烈车祸,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文字表达能力。
刘先生还分享了甲骨文中的一段关于流星雨的记录。这段记录中的“星率西”描述了星星向西移动的现象,与典籍中的记载相呼应。刘先生语气平静但眼中闪烁着光芒,他在古文字研究领域引发了热潮,考释出许多疑难字,每一个字的破解都为学界解开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难题。
解读甲骨学史的千年传承
跨越了123年风霜岁月的甲骨学史,仿佛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历经了岁月的沉淀与演绎。想象一下,我们以30年为一世来划分,这部史诗便跨越了四世有余,五代交替。
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体系,《传承中华基因》一书如何梳理其脉络呢?作者刘钊,像一位历史故事的叙述者,娓娓道出甲骨学史的发展经历和演变过程。殷墟甲骨文,这些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古老文字,如同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被刘钊教授逐一解读。
这些甲骨文,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它们是研究我国殷商时期社会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从战争、祭祀到畋猎、气象、交通等诸多方面,它们为我们揭示了殷商时期的生活百态。
《传承中华基因》一书,沿着时间线展示了甲骨学研究的历程和成果。这本书的领域覆盖五大类:甲骨文材料的搜集整理、甲骨文字词的考释研究、甲骨卜辞的分类断代研究、甲骨形态卜法及文例文法研究,以及甲骨文历史文化等。每一个领域都承载着学者的汗水与智慧。
谈到甲骨学史的“断代”,刘钊教授如数家珍。从最早的的刘鹗开始,到“甲骨四堂”、“甲骨五老”,每一位学者都是这部史诗的重要篇章。刘鹗不仅是小说家,更是我国最早的甲骨收藏者之一。他编撰的《铁云藏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孙诒让则释出更多难字,为甲骨文考释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的“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更是将甲骨文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他们各自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甲骨五老”的唐兰、于省吾等人则在前辈的基础上继续深挖,为甲骨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望过去,前辈学者们筚路蓝缕,为后来的学者铺就了道路。我们应当感念他们的付出,继续弘扬他们的治学精神。如今的第四代学者以“南裘北李”为代表,他们继续着前辈的足迹,为甲骨学的研究贡献力量。而我们这一代学人,更要肩负起责任,多维展开研究,攻坚克难。
由于甲骨的残断、拓片的不清晰,以及字词、句读和辞例理解上的差异,甲骨文考释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年轻学者如陈剑、王子杨、周忠兵、赵鹏、方稚松、张惟捷等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陈剑先生的贡献备受瞩目,但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
破译每个甲骨文都如同探索价值连城的宝藏。据初步统计,仍有超过3000个甲骨文尚未被完全识别,其破解难度不亚于寻找一颗超新星。这些字如同神秘的密码,每个字的释读都可能带来石破天惊的发现。
刘钊先生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青年学者蒋玉斌对“蠢”字的精彩释读令人印象深刻。他巧妙地解释了甲骨文中一个未解字形的含义,将其与“屯”字相联系,解释为“蠢动”之意,这一发现不仅破解了历史难题,还得到了丰厚的奖金,真正体现了“一字千金”的价值。
刘钊先生还透露了他考释甲骨文的秘诀。他强调,考释甲骨文需要深厚的古文字研究功底和广泛阅读古代书籍。以他考释的“雨无正”为例,他通过深入研究甲骨卜辞和古代典籍,成功解释了这一词组的意思。他还对殷商时代的“疫”字进行了考证,揭示了古人对疫病起源的认识。
在考释古文字的过程中,刘钊先生也体验到了“捅破窗户纸”的喜悦。他强调,这种幸运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大量知识积累的结果。古文字学者之间通常会进行一种惯常操作,即互相交流、请教同行和同事,以获取更多的见解和建议。每一个甲骨文的释读都像是一场寻宝之旅,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当代学者的重大发现重塑了甲骨学研究面貌
上观新闻:我们对当代学者们的重大发现特别感兴趣,能否为我们介绍近年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的最新发现?
刘钊:在《传承中华基因》中,我们选取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领队何毓灵关于“甲骨贞人”的论文。何领队带领的考古队在安阳发掘出殷墟时期的墓葬,其中两座墓葬特征明显,随葬器物显示这些墓主可能是殷墟甲骨卜辞中常见的贞人。这一发现改变了甲骨学研究的面貌,已辨识出的贞人数量大增。这些墓葬出土的青铜礼器中,有刻刀、魔石等可能用于打磨甲骨的工具。何领队认为,从贞人墓葬的形制等方面可以推断,贞人家族的地位随着时代变迁有所下降。
上观新闻:关于古代的占卜,您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刘钊:殷商时代的人利用甲骨进行占卜,包括整治甲骨、钻凿、灼烧、卜兆判断吉凶和刻写卜辞等步骤。卜兆是占卜的关键,由于甲骨材质、钻凿形态、灼烧力度等的差异,卜兆形态各异。如今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商代判断吉凶的标准,只能根据兆干和兆枝的类型进行研究。随着新材料如清晰甲骨照片的公布,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望继续取得进展。
上观新闻:近年来,卜兆形态的研究有哪些成果?
刘钊:年轻学者孙亚冰对“双兆干”卜兆的深入分析很有价值。由于大部分甲骨只公布了拓片,而拓片上的卜兆形态多不清晰,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仍有待深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材料的公布,我们期待更多突破。
上观新闻:从新版材料看甲骨文“家谱刻辞”的真伪问题也颇有意思。您能谈谈吗?
刘钊:当代学者张惟捷和宋亚萍对这一问题有深入研究。他们通过目验出土甲骨文原物,认为这类“家谱刻辞”绝无作伪可能。这为“家谱刻辞”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本基础。
上观新闻:技术如何帮助提升甲骨文研究的深度?
刘钊:数字技术为甲骨文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资料和更多元的视角。随着科技的发展,甲骨学研究逐渐成为了国际显学。尤其是近年来启动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将甲骨学研究纳入主要研究目标,标志着该领域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入,甲骨文的解读和研究将变得更加便捷和深入。未来值得期待。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和新材料的不断发现,我们对甲骨文的认识也将不断加深。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推动甲骨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甲骨文研究将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并继续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和历史积淀。值得一提的是,《释甲骨文中的“藉”“羲”“檀”“敖”“诛”诸字》这篇论文让我们看到了学者们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的努力和贡献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未来学者们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性成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总的来说甲骨文研究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者能够加入到这个领域中来共同推动甲骨文研究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未来的甲骨文研究能够在国际学术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上观新闻:甲骨学研究走向新高度,科学加持是否不可或缺?
刘钊:的确如此。甲骨学研究对数据资料的要求极为严格。随着科技的进步,甲骨文的拍照技术不断革新,从拓本、摹本,到彩色照片和全方位的“六面照”、“十面照”,这些技术手段的持续完善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资料和多元的视角。未来,三维影像和3D打印技术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上观新闻:甲骨文研究不仅关乎学术价值,更与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及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紧密相连。我们如何推动甲骨学研究迈向更高层次?
刘钊:针对此问题,我有两点建议。建议全面重启全球甲骨文资料的普查与采集工作。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对甲骨的拓本、彩色照片、尺寸、收藏信息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比对。应争取对所有资料进行全面验证与校正。参考近年启动的“海外藏中国青铜器调查”和“海外中华古籍调查与数字化回归”等工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条件允许的话,还应进行甲骨的DNA测定,以及利用机器技术对甲骨残片进行缀合。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我们有望在甲骨文辞例的检索、比对及预测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甲骨学研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学问。我们应当注重培养一批博学多才的学者,他们可运用各类知识,进行全面、综合、立体的研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更深入地通过古文字研究,把握中华文明的根源与脉络。
(注: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栾吟之
娱乐圈头条
- 中国哪个大学理论经济学专业好?理论经济学专
- 脏脏包可以加热吗 脏脏包怎么加热
- 如何观看《神探夏洛克》最地道的字幕版本
- 北湖旅游专线多少钱(北湖观光车票价多少钱)
- 又见一帘幽梦主题曲歌词又见一帘幽梦 歌
- 后宫太子妃演员表太子妃升职记的太子妃是谁
- 声临其境3王耀庆刘端端异地恋 隔空合唱太心酸
- 易烊千玺镜子事件玄学
- 迪克牛仔经典歌曲mv有个欧美的男歌手 他有一
- 属鸡的今年多大勤劳的属鸡人好到爆炸的运势究
- 如何获取和使用PP资源站的资源
- 指纹智能锁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如何保障
- 3个方法自测脱发情况
- 岁月号沉船事件背后的故事与教训是什么
- 2014海滨城市旅游排名(我国著名海滨旅游地)
- 瓦利耶娃是故意摔倒吗 花样滑冰摔倒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