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滢滢,这位浙江杭州的文学学士,在36岁那年,走上了独立摄影师的道路。她的作品,如《洄》与《生于1976》,无不展现出她对生命、情感与原生家庭的深沉探索。
谈及摄影出发点,汪滢滢表示,无论是《人生40:生于1976》,还是《洄》或《第四行诗》,她的作品都是从自身情感出发,旨在解决自己的困惑,抒发内心情感。这种以自身为出发点的摄影方式,为其带来了坚持与完整的优势,因为项目与对生命的探索思考紧密相连,使得她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比较容易地坚持下去。这种创作方式的挑战在于,需要在感性动机与理性思维之间建立一种平衡。起初,她的镜头里充满了猎奇性,但后来的拍摄,更加注重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与思考。
汪滢滢曾分享过自己回出生地拍摄《洄》的经历。第一次回去,因为对出生地的模糊记忆与幻想,她的镜头里充满了好奇。但后来的拍摄,她开始避免这种情况,开始通过聊天、与当地人建立联系,深入了解那些关于家庭、关于父亲的碎片化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成为了一种记录当下微小线索的方式,带有强烈的治愈力量。
对于摄影的态度,汪滢滢强调与拍摄对象的对话交流的重要性,双方处于平等互换的地位。这种摄影态度,源于她对文学的理解,也源于她个人的创作经验。她很少看摄影类的书籍或画册,而是从文学、从自身情感出发,去寻找、去记录、去表达。
作为涉猎广泛的探索者,我并非刻意追逐摄影艺术中的每一幅华丽画卷。在我看来,摄影的本质在于捕捉真实瞬间的情感和故事,而非单纯的模仿和复制。我更多地倾向于阅读文学哲学等深度内容,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这些经历在我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带有孤独和独立气质的风格。对于世界的观察,我的作品总是带着一些伤感的色彩,试图捕捉那些隐藏在阳光下的细微情感。
谈及摄影之路的转折点,我在36岁那年拥有了第一台单反相机。虽然起初也拍摄过一些风光照片,但我很快意识到,真正的艺术在于表达自我,而非随波逐流。我对风光摄影的抵触,源于它无法真正表达我的内心。摄影,对我而言,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记录生活、捕捉情感的工具。
当我被问及摄影与文学之间的联系时,我深感文学对摄影的滋养。尽管我阅读广泛,难以推荐具体书籍,但我能感受到那些有智慧的作家的文字,它们带给我新的思考,激发我的灵感。相比之下,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和空洞的内容,我无法产生共鸣。这种文学修养同样适用于摄影,真正的艺术需要深厚的积累和精确的表达。
关于摄影技术的提升,我认为技术和理念是相辅相成的。技术固然重要,但真正的艺术在于将技术与个人理念相结合。就像LizWells所说,“想法比技术更重要,但没有很好的技术,你便无法和别人交流想法。”我通过不断实践、摸索,逐渐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我也注重从生活经历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为视觉美学,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创作《生于1976》系列作品时,我并未受到石内都等摄影师的影响。我在构思这个项目时,完全凭借自己的直觉和积淀下来的经验。虽然我与石内都在某些方面有共鸣,但我们各自的作品风格仍具有独特的个性。对于摄影,我一直坚持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希望能通过作品与观众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
我的摄影之路是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我注重从生活和个人经历中寻找灵感,将技术与个人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作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自己的摄影理念,不断挑战自我,创造出更多触动人心的作品。柴:《生于1976》这部作品,无论是选角还是最终成片,都融入了你深深的个人预设与想象。你是提前就规划好了如何去呈现这一切,还是完全敞开,接受结果呢?汪:其实并不存在预先的规划或预设。我之所以想要拍摄这部作品,是因为心中充满好奇和探求的欲望,想知道这群生于1976的女性在四十岁时会是怎样的状态,她们的身心状态如何,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又是怎样的。这些答案对我来说是未知的,我想通过镜头去寻找它们。我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捕捉那些出乎意料的瞬间和细节。
柴:你如何看待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对当下中国女性有何重要意义?汪:在拍摄《生于1976》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种跨越时代的转变。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出生的女性,与她们的母亲辈相比,在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认知上有了显著的差异。母亲辈的传统观念中,女性的价值往往与家庭和子女紧密相连,较少关注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而生于1976的女性在经历了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变化后,开始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成长。她们愿意勇敢做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愿望。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当下中国女性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鼓励女性更加独立、自信地面对生活,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这种觉醒也提醒我们,社会应该更加尊重女性的选择和权利,推动性别平等的发展。
柴:回顾自己的作品,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完美?汪:在我看来,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当我回头看自己的作品时,我会思考哪些部分能够更好地表达我的意图和想法。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和进步,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我的创作愿望和解答我心中的疑惑。对于是否可以做得更好更完美这个问题来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开放和进取的心态,不断挑战自己并寻求新的表达方式。至于具体的作品细节方面,我会继续深入思考和探索。对于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遗憾之处,我会在未来的创作中努力改进和完善。至于是否选择将其公开或者与他人分享,则需要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和需要。有时候公开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也是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至于如何将摄影作为职业养活自己方面经验分享这个问题时表示我认为只要忠于内心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并不需要过分考虑收入等方面的问题因为只有内心的满足才是最终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保持谦虚的态度向他人寻求建议和指导同时也享受自己不断探索进步的过程。至于未来的计划和发展方向我会继续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同时也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寻找新的灵感和表达方式以期在未来的创作中展现出更加成熟和深刻的作品来回报观众的期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