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操纵血糖收效最快?
如何控制血糖见效最快?
2020年国庆,家族聚餐,吃饭聊天之间,我突然觉得不对劲,因为堂哥连续喝了2瓶苹果醋,750ml,大瓶那种,还说“我怎么最近总感觉口渴,喝很多水还是口渴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盯着他看了会,只见原本看起来圆润微胖的他,明显瘦了一圈,脸都有点瘦长,心里不好的感觉油生难道是糖尿病?不可能吧!他才33岁!
他也发现我在看他,被我盯着有点不自在,问我“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么?”
我问他“你喝饮料很厉害,这个情况多久了?怎么感觉你瘦了一圈,最近有没有称体重?”
他思考了会“有两个多月了。就总感觉口渴,半夜还得起来喝水,上厕所,都睡不好觉。然后尿液好像也不太对,感觉比较多泡沫,反正最近感觉身体怪怪的。对了,最近轻了十多斤,本想和你说,总是忘记了。”
不好的感觉更加强烈,但还是觉得不敢相信。这么年轻糖尿病,大概率是1型糖尿病,那他可要终身打胰岛素针,而且预后还不一定好。
想到这里,作为医生的自己已经开始慌了,忙拿出备在家里的血糖仪要给他测。
他却非常抗拒,说“怎么可能,你们医生就爱小题大做,别胡思乱想了。”
我只能耐心解释“测试一下,不是就放心,我也希望不是!”
他父母也帮着劝“测测,不是大家才放心。”
他勉强同意测。等待结果的过程是有点紧张的,血糖仪在缓缓倒数“6,5,4,3,2,1……血糖值是23.7mmol/L”。
一瞬间,家里寂静。
后面又测一次,结果是22.4mmol/L。
这下,他不言语,脸色也瞬间变了。
第二天,我带着他到医院办理住院,检查,打点滴,打胰岛素,我心里安慰着自己虽然比较晚发现,起码发现了,没有等到酮症酸中毒,或者其他并发症才发现,已经是万幸。
在等结果的过程,我和他的主治医生沟通,都做好了他是1型糖尿病结果的准备。
他这么年轻,也不是肥胖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没人得2型糖尿病,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比较低。这样,如果是1型的,他就得终身打胰岛素针,还比较高几率出现并发症。
我和我堂哥感情一直挺好,从小玩到大,他出现这些症状,我心里很担心,夜里辗转难眠。
五天后,所有的结果出来了高脂血症,高胆固醇,高尿酸,2型糖尿病。
看着报告单,压在心里的大石头稍微放下了。
,作为医生的自己非常自责,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家人这么年轻患糖尿病而不自觉呢?可能是忙于工作,很少给他们科普相关知识。
住院期间,在一次陪伴他打点滴的时候,我问他“你这段时间饮食上面有什么特殊么?按道理,你这个年龄得糖尿病的可能性比较小。”
他想了想,说“可能是这个夏天,天气比较热,我常常出门办事,总是忘记带水,所以每天都要去超市水喝,本来是要买矿泉水,可是矿泉水一瓶2元,太不划算,只需要多一元就可以买饮料,所以我几乎每天都买两瓶饮料喝。”
我不可思议地看着他“天啊,饮料含糖量那么高,怎么可以这样喝?”
他说“我以为我年轻,不会有事。”
上面是我堂哥发现糖尿病的过程,后面经过药物,饮食,运动三方面结合,他现在血糖很稳定,空腹都在6mmol/L以内,随机血糖不超过7.8mmol/L。
那么,我是怎么帮助他控制呢?
要了解控糖的方式,就先要了解血糖高不有效控制的危害性。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合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糖尿病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出现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第一、急性并发症如果血糖升高而不自知,或者不严格控制血糖,可能会出现急性并发症,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等。
第二、慢性并发症如果血糖长期没控制下了,还容易慢慢出现以下并发症
①视网膜病变,看东西模糊。
②糖尿病性肾病,治疗不好就是肾衰竭,威胁生命。
③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足底踩棉花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尿潴留,半身出汗或时有大汗,性功能障碍。
④反复的感染例如反复的皮肤感染,如疖、痈,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溃疡。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发展迅速的肺结核。女性外阴瘙痒。
⑤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伤口比较难愈合,容易进一步伤口感染。
总而言之,不是血糖高可怕,是血糖高不加以控制出现的后果才可怕。
那么,血糖高怎么控糖?
如果发现血糖高了,要去医院找专科医生问诊,检查,评估下到了什么阶段,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如果需要,就要规律服药。
如果不需要,就可以单纯饮食+运动试着调理。
不论是否药物干预,生活饮食习惯调整都是必须的。
生活饮食习惯的调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饮食
1、原则除了三餐必要的主食,其他时间不吃甜食,比如蛋糕,饮料,含糖茶点。
2、比例一日三餐,主食1份、蛋白质1份、蔬菜2份。主食如果肠胃功能没问题,可以选择杂粮代替精加工粮食。
3、吃的顺序为先吃蔬菜、瘦肉、汤,吃主食,三餐按照自己的日常饭量吃饱即可。
在血糖已经用药物控制的比较理想的状态下,可以两餐之间吃点升糖指数低的水果,或者坚果、低脂牛奶或者脱脂牛奶。下图为常见食物GI表。
二、 运动。
每日保持一定量的运动,避免空腹时候运动。最佳的运动时机是餐后 1 小时。运动前记得准备好糖果、饼干等食物,防止运动时出现低血糖症状。
三、 控制体重。
胰岛素是降糖的激素,而体重超标,使得胰岛素变得不敏感,会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
要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的产生,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逐渐改善,血糖也会慢慢控制住了。
四、 定期监测血糖。
自己要定时监测血糖的控制效果,根据血糖控制效果调整药物或者饮食生活习惯。不要凭感觉控糖,想地认为,吃对了,运动够了,就能让血糖稳定。如果生活习惯没有科学起来,很有可能服药后也控制不理想,或者控制过渡导致低血糖。
五、 测血糖时间。
可以在空腹 8 小时后、吃饭前或吃饭后 2 小时测量血糖。采血时可以扎指尖两侧,疼痛感会小一点。
六、 血糖控制范围。
通常来说,一般非怀孕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控制在 4.4~7.0 mmol / L,非空腹血糖最好控制在 10.0 mmol / L 以下。怀孕的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下于 5.3 mmol / L,餐后 2 小时血糖应小于 6.7 mmol / L。
以上是糖友的知识,那么,非糖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答案显然不是的。
2010 年 18~49 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是 13.2%,而 2017 年同人群的患病率已达 17.5%[1]。可不能用「我还年轻才不会得这种老年病」类似的借口来安慰自己了。
,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 11.2%,即 10 个人中有 1 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 35.2 %,即 10 个人中有 3 个人属于糖尿病前期[2]。
目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以下几方面息息相关
1、遗传。如果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的人,那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很大,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注意生活中的控糖习惯。。
2、肥胖。胖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比较多,但身体所自带的胰岛受体数目又是相对固定的。脂肪变多之后,会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也容易让糖尿病找上门。
3、日常生活离不开甜食的人。甜食虽然会让人心情变好,但长期嗜甜如命的话,血糖在不知不觉中升高,就要承担糖尿病风险了,尤其是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饮料,甜品。
4、缺乏运动的人。缺乏运动的人,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长此以往,糖尿病也会被招来了。
参考文献
[1] 2010 年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
[2] 2017 年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
糖尿病如何控制?
其实,就是饮食控制法。比如多吃蔬菜,少吃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饭就要少吃。
,有些食物是升糖比较高的,也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具体可以去百度搜一下。
,粥一定要注意。一般人都喜欢喝,可是糖尿病人尽量不要喝,喝粥升高血糖值。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每顿不要吃太多,分个几餐吃,可能血糖会逐步降落下来。
,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多运动对于血糖控制也有帮助。还有就是定期测量血糖值,不能稀里糊涂的,自己的身体自己保重,最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仅供参考。
愿大家都拥有健康。尽量要注意防病,得了病后就要正视疾病,勇于面对,然后积极治疗,就会有良好的情况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谢谢邀请,因为我家先生去年年底体检查出血糖值偏高6.7,大夫说是糖尿病前前期,叫胰岛素抵抗,,俗话讲就是距离二型糖尿病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控制好了呢就会远离糖尿病,控制不好就会发现成糖尿病,所以通过努力,四个月的时间把血糖值降到6.01,我家先生说还要继续努力,让自己身体变得更健康,通过根据实践经验,控制血糖主要有三点,一,主食减半,一天主食不超五两,而且拒绝精米精面,换成杂粮馒头和杂粮米饭,二,每天要保证一定量的蔬菜,早中午都要有蔬菜,保证每天维生素的摄入,三,每天早餐要有鸡蛋牛奶和瘦肉,比如提前煮好的鸡胸肉,牛肉,或者大虾,这些都人体必须的蛋白质,就是饭后休息二十分钟再运动大概一个小时,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动起来,不管是走路还是做家务,要想不吃药靠低碳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就要有毅力和自律的精神,以上是我的控糖小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控制不好!血糖控制的好,寿命与常人无异,血糖控制不好,许多并发症就早早找上门来,不少糖尿病人就折在这里。
若想使得血糖尽快得到控制,需要的是自控力。
是控制饮食,第二是适当增加运动,第三是药物治疗。这其实就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先说控制饮食,我们的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管住嘴是控制血糖最基本的一步,也是控制血糖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工作中看到不少病人,很难管住自己的嘴,这样的糖尿病病人,想使血糖控制好,有时真真是比登天还难。
管住嘴包括食物的质、量两方面。
其一,管住自己所吃东西种类,例如含糖量高的水果,如桂圆、荔枝、山楂等坚决不吃,其他水果适量吃;凡是各种米、面煮成粥的,都有很快的升糖作用,比如天津的锅巴菜,老豆腐,都不适合糖尿病人吃;油炸食物升糖力可以用巨大形容。
其二,管住自己吃东西的量,最好由医生根据您自身的情况,帮您算出每日主食的总量,然后把总量分配到三餐当中。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食物,常常被当作蔬菜食用,其实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应该算作主食的哦!这些食物包括土豆、芋头、山药等。
再说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其作用加强,从而达到降糖效果。
运动需要消耗能量,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使血糖降低;合适的运动还可以降低体重,,可以降低胰岛的负担,从而降低血糖。
上场的是降糖药物。
常言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才能事半功倍。,治疗方案的选择最好交给医生,在选择什么样的药物,应用多大的剂量等问题上,医生一定比您更厉害。
,糖尿病人如果想获得血糖的良好控制,一定是需要自我控制的,管住嘴,迈开腿,说起来仅仅简单六个字,但真正落到实处,的的确确是需要自控力呢!
血糖升高源于脾虚而散精功能下降,养脾就能缓解血糖升高。
2019年美国康奈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报道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