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随了老婆的姓,效果岳怙恃把全部产业都给
三胎随了妻子的姓,结果岳父母把全部家产都给了老三,该怎么办?
杨老六在我们村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年轻时,他开钢厂狠赚了一笔。后来因为他和一个合作伙闹了点矛盾,他果断的退出股份。结果就在他退出股份的第二年,他们的钢厂因为经济效益不好,倒闭了。其他的股东们都赔了钱,只有他稳抱金山。
村子里,谁家有个大事小事,急着用钱。大多都是先找杨老六借用一笔。杨老六倒也慷慨,对亲戚们很有乡情。他往外借钱也有个规矩,就是超过两万不外借,而且借的钱必须三年之内必须还上,否则永不再借。所以他并没有因为往外借钱。与乡亲失合,或者成了天天催债的债主。
从钢厂行业退出之后,杨老六转身投入到了农产品行业。他高价租买了乡亲们的很多土地。在村里第一个盖起了大棚,种蔬菜瓜果等。雇了很多人给他干活。大棚经济效益很好。没几年功夫,他又是挣得钵满盆满。
村子人都夸杨老六有眼光,运气好,干啥啥挣钱?有些人也跟风似的盖起了大棚,跟着挣了一大笔钱。更多的是家里没有那么大的本钱。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就选择给杨老六打工。可以说杨老六带动了大半个村子致富,所以大家对他都感激涕零。
美中不足的是杨老六有三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有的人背地里议论,可惜王老六空守万贯家财却无后啊!
大女儿从小学习成绩特别拔尖,一直是全校第一名。后来考上省专,分配了一个铁饭碗,现在已经是一名公务员,并且落在了南方的小城。大女婿是企业高管,年薪也不低,生活过得很滋。大女儿和女婿也并不指望养杨六的家产。
二女儿成绩没有那么好,却遗传了杨老六的经商头脑。高中毕业之后,她从赶集卖衣服起步,三年之后开了自己的服装门店。后来,结婚后店面又扩大,两口子一起经营。现在也是积蓄不少,对杨老六的家产也并不惦记。
小女儿呢,学习成绩不好。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她想出本钱,让小女儿也学着经商。小女儿又不太喜欢。于是老两口就做主,让小女儿接替了他们的大棚事业。这样把小女儿也留在了身边。一心想着招一个女婿入门。
小女儿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小伙子。可是男家也只有这一个独生的儿子,并不舍得儿子招为上门女婿。无奈。两夫妻只得遵从小女孩的意愿,给他们在城里买了楼房,安下家来。
小女儿结婚后,先后生下了三个儿子。老杨头夫妇俩,虽然没招成上门女婿。可是眼看着三个外孙子一天天的长大,那是一个满心欢喜呀。也暗自商量着,要把三个儿子之中的一个,随他们的杨家姓。以后把家产,传给这孩子,也算他们杨家有后了。
女儿女婿经过商量也同意了老杨夫妇俩的想法,他们把最小的儿子随了杨家姓。这样顺理成章了,老杨立下了字据,把万贯家财留给了这孩子。
大女儿和二女儿也纷纷前来给父母道喜。她们看着老两口辛苦了一辈子,没有儿子,三个女儿内心是最无助的。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孙子。那是真的扬眉吐气了。
老薛家里三个闺女没有儿子,按照当地习俗,家里要留下一个闺女,招女婿进门,继承家业。老薛也不,把三闺女莎莎留在了家里,女婿田野跟莎莎是大学同学,是自愿来他们家的,他父母也乐意。
老薛是我们老家十里八乡的能人,在乡下有自己的一家链条加工厂,在城里有自己的销售门市,业务遍及周边好几个省,关键老薛还大方,村里的70岁以上的老人,节日有礼物春节有红包生日有寿宴,养老院里也是隔三差五送鸡鸭鱼肉,修桥补路的事儿更是没少干,算个好人吧?
老薛他老娘因为他没给薛家留下男丁,没少骂他,他媳妇更是受尽了婆婆的气。媳妇为此跟他闹过离婚。
老薛这边被老娘骂,那边还得哄老婆不离婚,这夹板气一受就是几十年,后来老娘去世,他们家才算安生下来。
说实在的,老薛对自己没儿子这事儿要说一点不在意也不客观,可是,为了生儿子就让他舍弃同甘共苦的老婆,他真做不到。
他同样喜欢闺女,三个闺女两个出国留学,一个博士一个硕士,闺女咋了?跟别人提起来,哪个不竖大拇指?
只有老三莎莎,读书不用心,凑合着读了一个普通本科,老薛本来也想把她送到国外读书,可莎莎死活不去,老薛认为这跟莎莎大学谈的对象田野有关。
田野家有兄弟三个,父母都是打零工维生,家境不富裕,给三个儿子娶三房媳妇,负担可想而知。
大三的时候,田野第一次到老薛家里来,老薛见他平头正脸的,不像奸滑之人,旁敲侧击的问他毕业后有什么打算,他表示在哪里发展要争求父母大哥的意见,但无论如何也要孝敬父母,帮助家里改变现状。
老薛告诉田野“我们家打算把莎莎留在家里,将来招上门女婿,你仔细考虑考虑,如果你不愿意,这个恋爱就不要谈了,别耽误了你。”
大学毕业后,田野跟莎莎回来了,他说他考虑好了,他愿意入赘。
老薛就安排他进了工厂。
老薛尽力带田野入行,手把手教他管理工厂,熟悉工艺,学习销售。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两家人见了面,老薛给的条件就是将来由莎莎继承家业,生的孩子得姓薛。
老薛给田野父母100万彩礼钱,田野依然可以按月给他父母生活费,尽赡养义务。
老薛给小两口买房买车,都放在了他们俩的名下,田野在厂里拿着厂长级别的工资和奖金。莎莎是财务,也拿高工资。他们俩的收入自己拿着,吃住都是在父母这边,田野每个月给他父母那边多少,老薛从来没有干涉过。
他们第一个孩子出生上户口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
在他们的孩子出生之前,大女儿二女儿从国外回来给母亲过生日,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老薛趁机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对家庭财产进行了分配。
老薛身价千万,三个女儿人人有份。
家中积蓄和工厂利润分成四份四股,三个闺女和老薛两口子各站四分之一,将来老薛和老伴名下的所有财产在他们百年以后归莎莎他们。
对两个姐姐回来分财产,分股份,莎莎和田野都有意见,她们俩觉得所有财产都应该是他们的。
第一个孩子生下以后,他俩瞒着老薛两口子,给孩子上户口时随了田野姓田,违背了孩子姓薛的约定。
老薛知道,莎莎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孩子,这多半是田野的主意。自己闺女同意,他也没话说,这事儿就憋在了心里,反正也是自己的外孙,忍了吧。
转眼老二又要临盆。老薛这次提前让老伴问莎莎“这个孩子姓田还是姓薛?”
莎莎看向田野,田野低头玩手机,没理岳母这个茬儿。
第二天趁着田野上班去了,老薛和老伴去问莎莎,莎莎说“田野已经在他老家买好了房子,他说孩子必须姓田,如果你们不同意,要么让我跟他走,要么跟我离婚。”
“那你是怎么想的?”老薛问莎莎。
“我不同意他的做法,可是我也不想让孩子没有爸爸。”莎莎哭了。
父母心疼闺女,不好逼她。第二个孩子又姓了田。
田野丝毫没有感到愧疚,倒是莎莎觉得对不起父母,跟田野没少吵架,田野同意再生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随莎莎姓薛。
老三是个儿子,姓薛。
老薛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孩子周岁办酒的时候,老薛当着所有亲戚的面宣布“我的所有财产,都给孙子薛洋洋。”
“爸妈,你们这样不公平,三个孩子都是您的外孙,您只给洋洋一个人,对两个孩子太残忍。”田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我自己的财产给随我姓的人,你反对无效。”
“你们当初说我们家田野来入赘就把全部家产都给他,可是你们说话不算数,分给了莎莎两个姐姐,是你们违约在先,我们才让两个孩子姓田的。”田野爸爸也站出来指责老薛。
“三个女儿都是我的孩子,都有份儿,我和莎莎***我们两个人的财产将来给莎莎,有什么不对?他们给我们养老送终,得我们的财产,合情合理。人不能太贪心。”老薛不紧不慢。
两家人闹得很僵。田野也没心思在这边生活了,开始频繁的往他老家那边跑,是去找退路。
“莎莎,田野,如果你们愿意走,把洋洋的姓也改过来姓田,我们都没有意见,咱们前面的协议作废,给你们家的100万彩礼我们也不要了。我们算想明白了,有没有后人姓薛不重要。你们一家把日子过好就成了。”老薛心平气和,把选择权交给了女婿。
老薛跟天下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家庭幸福美满。他虽然对莎莎不能顶事儿不满,可也不可能挑唆女儿去跟田野闹不和不是?
田野反而没了主意。
平心而论,岳父岳母没有亏待过自己,虽然岳父还没有把家里产业的权利交到自己手里,可是自己在公司也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从他进厂开始,他的工资奖金就是厂长经理级别的,这么多年,自己跟莎莎的工资奖金,他都自由支配,为了不让老家的人说他是上门女婿,他在老家买了房,根本住不着,摆在那里,就是给别人看的。
父母拿着莎莎家给的100万,给大哥和弟弟一人买一套房。这几年他又掏钱给兄弟俩买了车。父母也早就不打零工了,每个月他都给他们5000块钱的生活费,遇到生病住院,钱也都是自己掏,是自己让他们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他自己两个大孩子,在城里上着昂贵的私立幼儿园,私立小学。
每两年,还有股份分红,哪一次不是百万?
这一切,如果离开岳父岳母家,凭自己的本事能挣得到吗?
他心里不忿的是被两个大姨姐分走了财产。
还有就是岳父做公益,每年花好几十万给别人,还不如给他父母兄弟,不就是照顾困难人群吗?自家实在亲戚视而不见,却拿钱便宜了外人,我的父母兄弟都富裕起来,他们会感激你一辈子,给外人谁记得你的好?
现在他担心的是,三个孩子长大了,老三洋洋得到的东西比哥哥姐姐多得多,他俩要问自己,自己如何回答?
他以前是为自己争,现在是为那两个孩子争。
岳父真是老糊涂了,姓田姓薛,不都是你闺女的骨肉,不都是你的外孙吗?
写在
过去,尤其是在农村,家里没有儿子,确实会被人看低甚至被欺负,土地宅基地都有被人侵占的。所以,家家都千方百计要生儿子顶起门户,没有儿子的就招女婿入赘顶门户。
其实在农村一定要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农村有很多重体力活,需要男人才能完成,儿子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城镇化,没有了那么多繁重的劳动,大多实现了机器化,农村青年进城务工,也有了工作,男女的差距在缩小。
人们还逐渐体会到,生女儿的优势更明显,女儿心细体贴,对父母的照顾更周到。到了结婚的年龄,给点嫁妆就行了,父母的负担小。而生儿子呢?要给他娶妻买房,哪家的父母不是倾尽所有?难怪有人说生女儿是招商银行,生儿子是建设银行。
现在在农村,生三个闺女的比生三个儿子的,父母幸福感更强。
既然如此,还有必要招养老女婿入赘吗?
这种形式,无论是岳父岳母家,还是公公婆婆那边,其实都各有各的不甘心,相处下来矛盾重重的不少。
又是何苦呢?
女儿给父母养老的,越来越普遍。
人生不长,生活不易,怎么顺心就怎么过吧。
三胎随妻子的姓,结果岳父母把家产留给老三,没毛病呀!肯定你岳父是没有儿子的,孩子随他的姓他把家产留给他。你别忘了他还是你孩子啊!你父母也可以把家产留给姓你的孩子名下。你应该是双赢的,都是你的孩子双方家产都在你们孩子手里,你应该高兴才对。
我们现在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确实是越来越复杂了。客观地讲,这种情况,跟社会发展有关,但跟我们自己的人性也有关。
像题主问题中所说的自己家里出现的这种事,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家里生了三胎,并且随了妻子娘家姓。结果,岳父、岳母把全家的财产都给了老三。
这看上去确实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家里又额外多了一份财产。
可接踵而来的问题,也是想而易见的岳父岳母把财产都给了老三,那老大、老二心里怎么想?他们还会不会认自己的外公外婆?甚至还认不认自己的亲妈?这兄弟之间,又会不会而结下恨怨?
这问题、这后遗症,确实太多、太多了。如果题主自己家里财产非常殷实,那倒还好,可以用父母亲的财产给老大、老二做一个平衡,尽量消除三兄弟间的人为差异。
如果题主自己家里确实比较穷,没什么财产留给三兄弟,更别说平衡老大老二了,而偏偏岳父岳母那份家产又挺厚重的话,那问题就更严重、更难处理了。
这种情况下,题主你夫妻俩,就只有向天祈祷,希望儿子之间不要因为家产问题而结怨甚至成仇了。
三胎随了妻子的姓,结果岳父把全部家产都给了老三,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顺其自然就行了。但我今天之所以就这个问题还来绕舌,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任何约定俗成的规矩的形成,都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任何打破原有规则的做法,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产生。有时带着美好的愿望去做某一件事,可是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的。题主的这个问题,恰恰反映了这种情况。
岳父的这种做法完全是合法的。他自己的财产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处分。但合法的事情未必是合理的。因为岳父处分财产的方式,一定会对家庭的亲情关系造成伤害。按正常的情况,夫妻俩三个孩子,如果妻子是独生女。那么,岳父母身后,所有的财产都应该是妻子继承。而妻子的财产以后也会平均分给三个孩子。岳父现在的处理方式,明显剥夺了其余两个孩子的财产获得权。这样,势必在三个孩子之间造成矛盾。兄弟姐妹之情怎么会不受影响。
法律规定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这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而在传统观念中,孩子一般随父姓。姓氏的选择,决定着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随父姓,在父系家族中有财产继承权,也要履行家人的义务。随母姓,就是母系家族中的人。传统上女儿在出嫁之后,其社会地位从属于夫家。对于娘家,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没有娘家财产的继承权的。这固然可以说是不平等,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父母爱女的心情是一样的。因来大户人家女儿出嫁都是有丰厚嫁装的,嫁妆就是父母对女儿的财产赠予。嫁出去之后,就不能再继承家族财产了。,父母的赠予是另一个问题。这在任何朝代,都是允许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姓氏,与财产继承权是直接相关的。,把财产继承权与姓氏联系起来,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观念。
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有继承香火的观念,谁都希望自己的家族姓氏永久传承下去。,在恢复二胎之后,两个孩子各随父母姓氏的情况就比较多见了。这从法律和男女平等方面来看,是好事情。,各种文化、经济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就会生发出来。前些时间,有网友报料称,爷爷因为孙子随了母亲的姓而不予财产的事。这与此处外公的做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姓了我的姓,就是我家人,不姓我家姓,就不是我家人。这种想法在传统社会中固然没错。但放在今天就有些问题了。
我觉得。对于孩子的姓氏,能按传统的规矩来,尽量按传统。没必要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东西争来争去的。姓氏虽然没有了,血脉还是在的。随母姓的外孙固然是自己的外孙,随父姓的难道就不是了?对待外孙子,应该一视同仁,不要在姓什么上费太多精神。假如这里的外公是个富翁,爷爷是平民。外公只把财产留给姓自己姓的外孙,其它两个外孙为了争夺财产,是不是也要把姓改了?
如果爷爷是富翁,外公是平民,爷爷不同意孙子随母性。妻子照顾娘家父母愿望的心意恐怕就很难达成了。这样下来,以后不管男方女方,谁家有钱,孩子就跟谁家姓了。这样的结果恐怕是大多数人不愿看到的。
,要避免矛盾,还是要按法律来,按规矩来,一家人商量着来,切忌以富贵骄人,以权势压人。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在财产分配上,尽量还是一碗水端平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