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古灭南宋用了四十多年?_南宋为什么帮_奇闻趣事网

为什么蒙古灭南宋用了四十多年?_南宋为什么帮

奇闻趣事 2023-05-04 21:02www.bnfh.cn奇闻趣事

为什么蒙古灭南宋用了四十多年?

事实上蒙古攻打南宋,根本不止四五十年。

南宋与几乎所有蒙古大汗交过手。

早在蒙宋联盟时期,成吉思汗临死了,攻打宋境,史称“丁亥之变”。

接着拖雷小王子强行借道,攻打宋境数千里。

所谓是南宋破坏蒙宋协议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接着就是蒙宋国战。窝阔台三路伐宋,除了西路靠屠杀获得些成功,其余两路均铩羽而归。中路在襄阳城下还死了太子阔出。南宋出了个英雄孟珙。

接着又是蒙哥三路伐宋,中路忽必烈被贾似道挡住。西路蒙哥亲征,在钓鱼城被宋军爆头。南宋出了英雄王坚。

忽必烈三路伐宋,好不容易打下来,但也耗尽了忽必烈所有的气运,之后他再也没有在攻打外战中取得过胜利。

指责说蒙古人攻击南宋间隔时间长,所以事实上打得不厉害是没有道理的。蒙古人每次伐宋后回去舔伤口时间长,那本身就是大宋军民自己努力争取出来的结果。

第一次国战与第二次国战间隔长,那是窝阔台太子阔出在南宋战死,大汗窝阔台与哈敦乃马真脱列哥那在立储问题上发生争执。前者要立阔出系的失烈门,后者要立自己长子贵由。在窝阔台死后,闹剧越闹越大,导致拖雷系上台,蒙哥继位。贵由系与失烈门系均被清理。

第二次国战与第三次国战间隔长,那是大汗蒙哥在南宋战死,蒙哥的两个兄弟忽必烈回去与阿里不哥在草原争位,前者绑架东道诸王,后者绑架西道诸王,双方辗转对杀。最终忽必烈爬上汗位。

这都是南宋本身对抗蒙古取得的战绩导致的后果,怎么能怪蒙古攻打南宋不尽心尽力?

有些人也是够了,污蔑祖先,夸张侵略者,真的好吗?




其实战争根本没有那么久,这是一种错觉。

蒙古攻金朝始于1211年野狐岭之战,到1234年元太宗灭金朝取中原,看起来是灭金用了23年(1211——1234)。

从1234年南宋违反盟约,端平入洛,没多久就被元太宗反杀,双方正式进入战争状态,到1276年元世祖平南宋,伯颜大军入临安,看起来是灭南宋用了42年(1234——1276)。

事实又是如何呢?难道这65年(1211——1276),蒙古军队只和金兵和南宋兵PK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横跨亚欧大陆的巨型世界帝国,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还是充话费送的?

看一下时间线,灭金中间有第一次西征(1218——1225,包括灭西辽),如果全力攻金,金早挂了。灭金后是第二次西征(1235——1242)和第三次西征(1252——1260),如果全力灭南宋,南宋早挂了。

,如果南宋和金不行,为什么金灭不了南宋。南宋也灭不了金?两个王朝人口都是五六千万,国力差不多,说明他们都很强,都不是省油的灯。

至于西夏,很多人觉得很弱一个小国,蒙古为什么打了那么多次才灭掉?问题是,辽,北宋,金,都很强大吧,国力远远超过西夏吧,为什么没有一个能灭掉西夏的?是不想还是不能?

只要灭掉西夏,取得河西走廊,就可以联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谁不想?问题是辽,北宋,金,它们都做不到啊。他们军事实力远不如蒙古。

北宋南宋加起来超过300年,不是因为统治阶级多厉害,而是辽西夏金元的存在,迫使他们内部必须团结一致,也不敢过分剥削老百姓,这样反而苟的比较长久。如果北宋是大一统,以宋徽宗的神操作,估计宋徽宗后期就已经彻底凉了。

至于灭南宋,灭金后就开始了第二次西征,后面还有第三次西征,两次西征之间,还有窝阔台家族和术赤家族以及拖雷家族剧烈的权力斗争,从1241年元太宗去世到1251年元宪宗登基,长达十年时间,内部一直是剧烈的权力斗争,再加上忽必烈阿里不哥内战(1260——1264),哪有多少功夫管他。

真正全力进攻南宋,一个是1258——1259年,蒙哥亲征。

再就是1268年开始的全力进攻襄阳,1273年襄阳投降后,其他地方就很顺利。1274年伯颜统领20万大军南征,1276年正月就取临安了。1279年彻底灭亡残余。并没有花多久。







宋朝很厉害,




我是史之为用,我来回答!

能否摒弃掉儒家正统思想来,比较中肯些回答,行么?

所谓的蒙古灭南宋并非用了四十年,而是蒙古第一次攻打南宋,到南宋灭亡,历经了40年。其中发生战争的年份,若是以1276年南宋朝廷投降的话,则是21年,若是以崖山之战为界限的话,发生战争的年份为24年。其余时间里,是没有发生战争的。

而且好像元世祖忽必烈早期并没有想灭亡南宋,只是想让南宋以藩属国的形式存在。

先捋一捋蒙古攻宋的背景

公元1234年正月,金国的城池蔡州城被宋蒙联军攻破,金国以一种惨烈的形式灭亡。蒙宋联盟开始“分赃”,南宋收复了寿、泗、宿、毫四州及涟水一军,加上消灭李全所得之海州,共五州、一军、二十县之地,两淮全境收复。京西又得唐、邓、息三州十一县,京东得邳州二县。

按理说南宋不亏,蒙古军也北撤。

,正如前面说的,一定要摒弃掉儒家正统思想,要不,会被南宋的风骚走位气得半死

公元1127年,靖康耻前夕,北宋大名府留守杜充掘了黄河,致使黄河自泗水入淮,整个淮河一带成为一片汪洋,当场死于洪水的百姓就有数十万之多,而因洪灾加上瘟疫以及战事,数千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这次事件也导致了整个淮河一带的百姓不再信任赵宋朝廷。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后来岳飞反攻时,途径淮河一带时,竟然受到地方武装的攻击(上世纪70年代曾有过岳飞是镇压农民起义的侩子手漫画书,就是讲这件事).。

而金国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修缮黄河,且南宋并不信任金国汉人,其在连蒙灭金时期的所作所为,使得金国汉人宁愿投降蒙古也不愿意投降南宋。

真弄不明白,为什么南宋获得土地之后,并没有去进行固守、修缮战备,而是选择在蒙古军北退之时,发动了对西京、东京、南京(今河南洛阳、开封、商丘南)这些区域的蒙古册封汉万户侯的战争……关键是还被汉万户侯给击退了,连分到的“脏”都全部吐出来,还给蒙古全面开战借口。

(可能有人会说,蒙古的野心,借口只是战争的需求而已。是的!这个观点很认同。只是为什么南宋就不能把失去百年的土地巩固一下,放下身段去笼络、分化蒙古汉万世候呢,就算汉世候们不敢反,恶心下蒙古人也好啊)

蒙古第一次攻宋

时间是1235年,窝阔台汗以宋背盟为借口,兵分两路攻宋。东路攻宋荆襄、江淮地区;西路攻四川。蒙古在荆襄战场上连破襄阳、随州、郢州及荆门军、枣阳军、德安府,南宋的整条京湖防线千疮百孔。西路在四川直接攻破成都。

若不是“机动防御大师”孟珙力挽狂澜,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南宋早就灭国了。

这波战役打了7年,直到1341年冬季,窝阔台突然暴毙,蒙古军撤退北归,才暂时告一段落。

而且这一次的战役,主要是蒙古军中主要还是以劫掠为主,其军中主力依旧是以蒙古人的骑兵为主体。

随后蒙古国内斗状态,窝阔台死后,先是他的皇后马乃真氏称制4年,而后还政于窝阔台的儿子贵由,贵由汗在位3年,这7年里,蒙宋之间的和平时期,并没有战事。

蒙古第二次攻宋

1248年贵由汗死在西域,随后到1251年蒙哥成为第四任蒙古大汗,蒙哥用了一年的时间平定了贵由皇后及窝阔台长孙失烈门的反叛,巩固了统治地位。此时蒙哥发现他的军队里,少有懂得水上作战的军将和缺乏船只,他于1252年命令忽必烈施行大迂回作战计划,即忽必烈统帅十万大军,从吐蕃(投降蒙古,免受杀戮)的青藏高原无人区迂回攻击大理

蒙宋之间其实是有13年的短暂和平时期。其实南宋这段时间里并没有闲着,不断加固了长江防御体系,而四川则以重庆为重心,以钓鱼城为支柱,依托长江以岷江、嘉陵江、涪江、渠江旁新建的山城为骨干的纵深梯次防御,已经构建完成,并实施屯田等固守辅助手段。

宋朝的军事经常有个JB特点(BUG,情不自禁,不吐不痛快),就是顾头不顾腚,从北宋开始就已经有了,差不多三百年的历史里,竟然还不去修补这一漏洞。北宋时期跟契丹打,经常被契丹抄粮道,后来跟西夏打,又是经常被人家抄粮道,跟金朝打,人家一个迂回越过防御体系就亡国了。结果跟蒙古打,前面修得铜头铁臂,可后方……跟个鹌鹑一样,头是扎进草里,腚还在外面。

忽必烈率十万大军迂回攻击大理,听从了汉臣的建议,不再运用以往劫掠杀戮的行为,十万大军最终灭亡了大理国,但也只剩下了两万军队。由于死伤惨重,忽必烈被蒙哥调回了和林,并被申饬,而且因为蒙哥的猜忌,忽必烈在蒙哥攻宋的战役中有一段时间是被“雪藏”的。

公元1253年(蒙哥汗三年),蒙哥发动了对南宋的第二次战役,准备消耗掉南宋军事实力,但效果不是很好,南宋阻击成功了。到了1258年,蒙哥汗决定建立超过父祖的功业(这其实是蒙古国的传统,新的大汗必须扩张领土) ,亲征南宋,这时候忽必烈已经“弥补”了兄弟之间的感情,得到领军任务。

蒙古进行了三路攻击,东路由忽必烈统帅南攻鄂州;蒙哥亲自统帅大军攻打四川,老将兀良合台率军自大理经广西北上策应。

这里说下兀良合台的这路,也就是南宋顾头不顾腚的一种典型表现。兀良合台率蒙古骑兵三千和爨﹑僰(白人)万人附从军入广西﹐在老苍关大败号称六万的宋军,此后广西境内的土著(苗、羌、僮、瑶等)纷纷出兵出粮出向导加入了蒙古军。

兵自入敌境,转斗千里,未尝败北。大小十三战,杀宋兵四十余万

在南宋史里,对于少数民族的记载很少,有也是较为偏见式的言语。可北宋灭亡时,数千万的流民涌入南宋疆域内,土客之间的土地、资源纷争是不可避免的。可本身兵力就少了,不去笼络各部各山寨,反而是以一种高压的军事攻势去围堵各族,致使民族矛盾激化,反而成就了兀良合台。

当兀良合台攻打静江府(桂林)时,其前锋军就是广西的少数民族所组成的军队。(这也就是为什么陆秀夫等人退到广东就没有选择退到海南岛或广西的原因之一,因为这里已经糜烂了)

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蒙哥汗死在钓鱼城外的事了(公元1259年)。

根据蒙古律法,大汗死去,在外的诸王都要返回和林举行忽里勒台会议。所以第二次战役就这也结束了,历经6年。

第三次蒙古攻宋战役,也是南宋灭亡之战

忽必烈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巩固自己的统治(事实上只维持汉家北地和漠南的统治,西北诸王依旧谋反不断)。这次战役长话短说,要不能写出一本书来。

其实应该将时间推到蒙哥汗时期,这段时间里,忽必烈和汉家文化有一段蜜月期(主要是因为他总领漠南事务),当忽必烈夺取汗位之后,曾经派遣使团到南宋,是希望南宋以臣的名义投降,保留其藩属国的独立性。但使团被南宋独相贾似道给囚禁起来了。

再到后来,忽必烈去打漠北的弟弟阿里不哥时,又派遣一支使团,结果还是被囚禁。而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汉世候李檀谋反叛乱了,逼得忽必烈不得不两面作战,很快李檀就被蒙古册封的其他汉世候剿灭。但也造成了忽必烈不太信任汉臣,结束了蜜月期。

而此时南宋也发生了政治斗争,奸相贾似道将那些敢于说对蒙古作战的主战派和反对他的反对派清理出朝局(逼死),其中就有刘整的靠山。也偏偏在这个时候,南宋军队中也出现排斥北方人的行为,而作为南宋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以及水师将领的刘整,就首当其冲(谁叫他一个北方人做南方人的领导)。刘整就这样被南宋的文武们一起逼到元朝忽必烈的怀抱之中,成为后世骂名最多的汉奸之一

公元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发起元灭宋之战,派刘整与阿术率军攻打襄阳。1274年元军攻下襄阳,宋将吕文焕投降,由于刘整与吕文焕的矛盾(就是他逼走刘整的),忽必烈调走了刘整,派遣伯颜和史天泽替换了刘整。

在此之间又发生了一件事忽必烈派遣使团,劝降南宋,允许保留其独立性,但必须割让土地和每年上贡

“宋尝压以天威,彼已破胆,或遣信使谕以息兵讲好,敕诸军北归,则恩威并着”,忽必烈认为“‘朕兵巳到,江南宋之君臣必知恐畏,兹若遣使议和,邀索岁币,想无不从者。’遂敕伯颜按兵,乃命礼部尚书廉希贤、侍郎严忠范、计议官宋徳秀、祕书丞柴紫芝等,赍奉国书使宋。”

结果呢?廉希贤被误杀

至独松关,戍关者宋浙西安抚司参议官张濡也,以为北兵叩关,率众掩击,杀忠范、执希贤。希贤亦病创死。

说真的,这还是忽必烈时代,南宋的君主还能保命,寿终正寝。如若是成吉思汗时代,参考下花剌子模就知道了,敢囚禁、侮辱、杀死蒙古使者的人是怎么死的。

就这样了,蒙元灭亡了南宋,只是这次蒙古军35万人中,只有不到五万是蒙古军或色目军团,其余的三十万皆为汉军,与其说是蒙元灭宋,不如说是汉家北地协助灭宋。


说真的,从韩侂胄(tuō zhòu)之后(也是辛弃疾这些老主战派死后),南宋烂透了。若不是汉家文明这个衣冠光环在,教科书早就开骂了。




蒙古人横扫欧洲只用了5年时间,而征服偏安一隅的南宋为什么却用了40多年时间呢?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长江天险延缓了南宋灭亡时间。蒙古人生在草原,不擅长渡江水战。在1235年,悍将孟珙利用长江 天险成功击溃了南渡蒙军。

二是将帅意外死亡延缓了南宋灭亡时间。在钓鱼城,得意忘形的蒙哥上高台观战竟然被石头砸死。

三是蒙古内乱延缓了南宋灭亡时间。蒙哥一死蒙古内部开始争夺汗位的斗争,斗争的不可开交。

四是民族英雄的抗击延缓了南宋灭亡时间。如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带着幼帝投海自尽的陆秀夫等将领的誓死抵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