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正在清除了平静天国后,为什么纷歧反了
曾国藩在消灭了太平天国后,为什么不反了清朝,反了慈禧?
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声望达到了巅峰。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将清朝的军权,通过合法手段,转移到了汉人士大夫手里。
这件事的意义十分重大,我们所熟悉的清末名臣,诸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骆秉章、彭玉麟、冯子材、胡林翼、沈葆桢、刘坤一、刘铭传、老袁等等,全都是受到了曾国藩的影响,逐步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
从湘军到后来的淮军,从淮军到后来的北洋新军,再到后来的北洋军。可以说,正是曾国藩带了个头,才使得后来老袁带领北洋军逐步灭掉了清朝。
由此可见,曾国藩不是没有灭掉清朝的打算,只不过在他那个时代没有践行而已。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想撼动一个长达200年的王朝,何其难也?势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慢过渡。而曾国藩的湘军,恰好就是这个过渡期的起始阶段。
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其实不止一个人劝说过曾国藩,希望他能够高举义旗,带头反清。以曾国藩当时的权威和实力,不说彻底灭掉清朝,至少可以和清朝划江而治。毕竟江南绝大多数将领,都是曾国藩的亲信。清朝在江南,当时已经玩不转了。
可曾国藩为何没有这么干呢?我认为曾国藩是考虑到了清王朝的实力。别看太平天国闹得厉害,其实真正要跟清朝的正规军抗衡,也没那么容易。
清朝的核心部队,当时都集中在北方,要真打起来,太平军未必能占上风,只会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
湘军在平定太平军以后,损失也不小。可清朝的核心部队并没有损失,这就是清朝统治者们的底气。如果曾国藩要反清,势必要与清朝打得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清朝牢牢掌握着天下的税收,即使曾国藩霸占了江南,这个被太平天国打得稀巴烂的地方,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所以说,相比较之下,还是清廷更有钱。
打仗打得就是资本,就是钱袋子。谁兜里的钱多,谁就能坚持到。很明显,和慈禧相比,曾国藩手里那点钱,都不够她吃几顿饭的。
如果说,兵力上曾国藩勉强还能和清军一较高下的话,那么后勤补给方面,曾国藩可就远远比不上清军了。没有把握,那就不要去干,这是曾国藩的原则。
二、士大夫思想的禁锢,使得曾国藩不能这么做。
曾国藩之所以能拉起一支湘军来,主要是因为他打着为国平叛的旗号。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带领的这支军队是叛军,你觉得还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混呢?
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当时汉人被满人欺负惨了,应该会一呼百应。真不是这样,苏秦都曾经说过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道理就是这样,老百姓要的是安居乐业。如果能安安稳稳在家过日子,每个月拿个几千块钱的工资,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鬼才愿意跟着曾国藩造反呢!
而且满人统治天下已经有200多年时间了,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清朝的统治早已形成了一种习惯,除了当时的“黑涩会”,谁还有心思反清复明呢?
普通老百姓是这种心思,其实曾国藩本人这类心思更重。圣贤书上教导读书人,忠君爱国、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等思想,早就在曾国藩心头根深蒂固了。
你让一个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做出反叛君主的行为,这恐怕有点儿难度。曾国藩过不了内心这一关。除了曾国藩以外,他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将,其实也都有这类心思,你说这事儿该怎么办?只能靠时间慢慢淡化这类心思了。
三、曾国藩肯干,他的部下们未必都肯干。
刚才提到了,绝大多数汉人士大夫,当时还是秉持着忠君爱国思想的。那时候清朝毕竟是正统,统治了华夏200多年,你要跟清朝对着干,你就是第二个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下场,历历在目,难道清朝不能再派遣一个人,再组织一帮类似湘军的乡勇来和曾国藩的军队厮杀吗?
别人不说,就说曾国藩一手提拔上来的彭玉麟,第一个就不答应。你曾国藩想做皇帝?那要看看我老彭手里的刀快不快了!
彭玉麟就是一个典型的汉人士大夫,他嫉恶如仇的形象,有点儿类似包拯、海瑞,但彭玉麟的能力,似乎又超过他们俩。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常常纵容部下们为非作歹。这事儿被彭玉麟碰上了,二话不说就把曾国荃的几个手下给办了。与此,彭玉麟曾经至少3次弹劾曾国荃,就连曾国藩都气得跳脚。
李鸿章的侄子李秋升欺男霸女,被彭玉麟得知以后,立马将其抓获。李秋升觉得自己是李鸿章的侄子,他能怎样?对事情供认不讳。谁知道彭玉麟谁的面子也不给,当场把李秋升给宰了。
彭玉麟对自己人也够狠,他的外甥在担任知府的时候,贻误军机,随即就被彭玉麟给宰了,一点儿情面都没有。
彭玉麟临终前,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都捐给了朝廷当军费。你说这种人会跟曾国藩勾结,一起反清吗?我看不能吧?
这类人在湘军中再来几个,那曾国藩的事业可就搞不成了。大家跟着曾国藩干,那是因为曾国藩在做报效国家的事情。如果大家知道曾国藩打算自己创业,愿意跟着他干的,恐怕就没几个了。
曾国藩已经位极人臣,何必再冒险?
平定太平天国以后,曾国藩得到了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双眼花翎等赏赐,又担任两江总督,他的爵位还能世袭罔替。这在大臣当中,已经是极致了。
而且曾国藩的弟弟、儿子都得到了朝廷不同程度的赏赐,你说曾国藩还有必要冒险起兵吗?绝大多数人都会心满意足的,换你你愿意起兵吗?
了,也会有人对曾国藩进行道德谴责你难道没有一丢丢民族大义吗?
不好意思,这招在那个年代真不好使。有民族大义的人,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已经消失殆尽了,那种思想并没有传承下来,我们又怎么能拿这种思想去要求一个200年后的人呢?
曾国藩率领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说慈禧不喜反怒,在慈禧玩弄帝王术打压曾国藩的某些个瞬间,面上的确有点这意思。
但剥去这层权谋假象,说慈禧“不喜反怒”是不准确的,较恰当的说法应该是“喜忧参半”。
为何喜?这是显而易见的。太平天国势盛时占据江南半壁江山,乃清廷心腹大患,现如今让曾国藩剿灭了,慈禧怎能不喜,内心只怕还会是狂喜。
说慈禧内心会狂喜,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太平天国覆灭之时,慈禧联合慈安刚垂帘听政不久,这时候的慈禧还远没到独宰清廷朝政的阶段,内政外交的实权有相当一部分还在助她政变上位的恭亲王奕䜣手里。江山半壁不稳,慈禧没有打压奕䜣,收拢皇权的现实基础,现在好了,太平天国被灭了,这等于是曾国藩无形中送了慈禧本人一份大礼,一个打压奕䜣的机会。
与清廷与慈禧本人,太平天国被灭都是极大的利好,慈禧怎能不喜。
但在当时,慈禧喜的确实不够轻松,因为伴喜而来的还有一份沉重的忧。
慈禧忧什么呢?
,自清初吴三桂引发三藩之乱后,清廷最大的忌讳就是汉人掌有兵权。太平天国被灭时,曾国藩不仅是握有兵权,而是他手里的兵权足以对清廷构成生死威胁。倘若曾国藩反了,对清廷而言,其危害凶险程度至少不会小于太平天国。
这等于是猛虎在侧,慈禧很忧虑。
,对于没反的曾国藩,慈禧一方面要防范,另一方面还不得不赏。但怎么赏又颇让慈禧伤神。因为文宗皇帝在世时说过——“攻克金陵首功之臣封王”。可封曾国藩为王吧,弄不好能助长他由王而帝的野心,不封吧,似乎又成了君是戏言。
简而言之,对曾国藩必须赏又不好赏让慈禧很忧烦。
还有就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攻陷金陵后的所作所为让慈禧很生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曾国荃为首的湘军很可能私吞了太平天国多年积攒下的“圣库”财物。要知道,清廷很想得这笔钱来渡国库空虚的难关。
这事朝轻了说可以定性湘军是不畏朝廷威严的骄兵悍将,朝重了说这就是欺君,性质严重的抗上。
为了维系朝廷的威严,对立下大功的湘军,慈禧必须惩罚,但这个度怎么把握?也够慈禧琢磨的。
入情入境地想一想,这几方面累加到一起,确实够慈禧忧的。
此时的慈禧不过三十岁的样子,但她呈现出来的朝堂智慧却不输历史上那些颇有手腕的帝王。
对于防范曾国藩,这事几乎从曾国藩领兵之初就开始了。到了太平天国被剿灭时,清廷对曾国藩的防范实际到了什么程度呢?
总体上,清廷的满蒙军事力量已对曾国藩的湘军构成了合围之势,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曾国藩一定看得到。
更关键的是,慈禧对大湘军体系已实现了局部瓦解,其内部的互相制衡已经形成。
简单说,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看似出自一处,实际却是一军制衡着另一军。就这一点,曾国藩就不敢轻举妄动,光一个左宗棠就够曾国藩受的了。
再说赏与罚。
怎么赏?怎么罚?既考慈禧的政治智慧,又考慈禧的政治魄力,说到底恩威并重要足够老道。
慈禧是怎么干的呢?
赏罚两道上谕几乎是送到曾国藩手里的,赏在前,罚再后。
在赏上,慈禧最终没给曾国藩封王,只给了一等侯,但与此,慈禧又定下了基调,凡汉臣,曾国藩的功名为上限,今后无人可越。
除了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慈禧对其他人很大方,凡有功之人都赏了,皆大欢喜的意思在这一刻很足。
但紧接着皆大欢喜的就是措辞严厉的罚,在这道惩罚性质的上谕里,慈禧点名训斥了曾国荃,并将湘军在攻克金陵过程中的种种过错、污点统统直指了出来,可谓是魄力十足。
整体而言,在慈禧那里,忧最终没成患;而喜则是一点没浪费。
反,反谁?拿什么去反?刚保完大清又反大清,这还叫奴才吗?亏你想得出。
满清和洋人沆瀣一气,洋大人需要的正是满清这样一个捏在手里想圆就圆、想扁就扁的软柿子,反满清你得看洋人的眼色,甚至跪添洋人,出卖国家利益,才能争取洋大人的支持,这不从奴才变成千古骂名的汉奸了吗?你当曾大人傻缺呀!
我们能否换一个视角来提问: 曾国藩为什么不联合太平天国推翻满清,把一切外国军队赶出中国,以完成当时中国社会最迫切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呵呵,这个提问也不成立,你能指望一个勾结洋人残杀自己同胞的人,来带领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在列强的凌辱面前,再来看看我们的共产党人又是怎么做的
在日本铁蹄下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红军毅然打出北上抗日的旗帜,自觉肩负起了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的重任。
什么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和共产党人的情怀比起来,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一个为国为民为天下大众,得民心得天下,一个为自己,仅此而已。
为个人野心,曾国藩后的民国也出了个皇帝叫袁世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结果可想而知。
你还相信曾国藩是要当完人,才不想造反当皇帝的吗?
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奇怪,曾国藩在消灭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他手中掌控了军政大权。而且他手下有强大的湘军,,他的部下李鸿章还有淮军,左宗棠还有楚军。这些军队,已经成为清政府最主要的军队。如果这时候他们各自拥兵自重,反对清朝,那么清朝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就崩溃了。
(曾国藩)
事实上,每个朝代的末期,都曾经多次出现过这样的事。天下大乱的时候,诸侯们往往都会拥兵自重,寻求扩大自己的势力。并通过不断的战争扩张,使自己的控制范围越来越大。最终,有一些被消灭了,有一些被兼并了。那个战斗力最为强劲,能够获得天下人支持,并且消灭了一众诸侯的人,成为新的君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可是,曾国藩却没有这样做,他并没有拥兵自重,他的部下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也没有拥兵自重。他们在消灭了太平军以及捻军以后,就主动交出了兵权。并且他们还成为朝廷高官,积极热心地为朝廷服务。曾国藩去世得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则为清政府鞠躬尽瘁,做了大量的工作。
那么,为什么曾国藩等人没有拥兵自重,为自己打江山呢?
很多人可能会从曾国藩自己身上找原因,但其实,如果我们从整体历史来看,我们会发现,这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是普遍存在的。
也就是说,只要遇到了外敌入侵,诸侯们都没有过拥兵自重的现象。
(黄巾军起义)
诸侯们出现拥兵自重的现象,只是在单纯的镇压农民起义以后才有。比如秦朝末年,由于陈胜吴广起义,,各诸侯开始拥兵自重,争夺天下。汉朝末年,由于黄巾军大起义,诸侯们开始拥兵自重,经历了三国,司马家族一统天下。唐朝末年也是这样,诸侯们镇压黄巢起义,后来经历了五代战乱后,赵匡胤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我们看一种情况,比如北宋末年以及南宋末年,这时候由于金国和蒙古人的入侵,虽然也发生过农民起义,却并没有出现拥兵自重的现象。当时,金国人把张邦昌立为皇帝,让他作为代理人。可是金国人一走,张邦昌立马就宣布把皇位让给宋高宗赵构,没有想过要自己当皇帝。
明朝末年的时候,情况也是一样。虽然当时也有农民起义,而且农民起义非常激烈。由于遇到满清的入侵,,作为士族地主的那些人,并没有一个站出来拥兵自重,争夺天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朝末年,汉族地主在消灭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自然也不可能拥兵自重。因为那时候他们同样遇到了外敌入侵的问题。这个外敌入侵,就是英法联军的入侵。所以说,那时候的情况,与明朝末年、汉朝末年都是很相似的。
(抗日战争)
那么,为什么地主贵族以及各诸侯们在遇到外族入侵的时候,不会做拥兵自重打江山这样的事情呢?
这是因为,古代深受儒家文化洗礼的士人知识分子们,他们有一种共同的价值判断,就是当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都明白,这时候更应该做的就是内部不能够互相作战,而必须放下武器,一致对外。御外辱永远大于打内战,只有把外敌赶出去以后,才能够着手解决内部的问题。如果外敌没有打出去,这时候大家都要集中精力和外敌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这样一个主张,为什么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为什么会那么不得人心?就是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没有把咱们中国古代的这种价值判断搞清楚,不知道在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主要矛盾必然发生转移,外族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第一矛盾,内部的矛盾,已经变成了内部矛盾。
所有的这些情况,都表明一点,咱们中国是一个团结的追求大统一的国度,而且是有骨气的民族,绝对不会像其他一些小国家那样,会依靠外部势力来处理国内的问题。那样的话,这种行为会被认为是汉奸行为。应该说,这也是咱们中华民族能够从古一直传到今天,整个民族血脉不断,整个国家永远保持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以后,据有江南半壁江山,当时在内部确实有人建议他乘胜推翻清朝,自己称帝。,曾国藩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原因在于:
一方面,曾国藩有感恩思想。在镇压太平天国的选帅方面,朝廷对曾国藩是很信任的,能放手让他组建湘军,能放手让他筹集钱粮,并且能做到在镇压太平天国的作战过程中不与任何干预,对此,曾国藩是心存感激的。
另一方面,曾国藩有忠君思想。他的湘军是以"忠勇”为理义组建的,平时训导将士也以"忠勇"当先。如果他在消灭太平天国以后反叛清朝的话,他便违背了"忠"的理义,就这一点,他是无法面对自己的将士的,也是无法向自己的将士解释的,更不用说号召自己的将士造反了。
,曾国藩如果反叛清廷,他曾经的部属左宗棠和李鸿章也不会听命于他。而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手握重兵,如果他们起兵转攻曾国藩,曾国藩是没有胜算的。
还有,曾国藩是一个仁者,他不忍心在熄灭太平天国的战火后又起兵造反,再一次把老百姓置于战火之中。
基于上述原因,曾国藩是不能反清廷反慈禧的。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