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报》是怎样正在取《体坛周报》的合作中
《足球报》是如何在与《体坛周报》的竞争中慢慢失去原有的市场的?
非常有兴趣回答这个问题。声明,我不是专业人士,只能从一个球迷的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最早接触《足球》是90年世界杯(感谢父亲至今保留着90年意大利之夏专辑,可惜扔在老家的旧书堆里),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一张喜欢的报纸我可以反反复复的看上几天,如果没有《体坛周报》,我相信《足球》会是生命中最好的精神食粮。至于《足球》为什么会在市场竞争中败给《体坛周报》,且听我慢慢道来
《足球》成功的必然
作为事业单位,《广州日报》旗下的《足球》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先天的优势,虽然创业初期同样艰苦,大树底下毕竟好乘凉,严俊君带着梁清、陈伟胜、谢奕等四五条枪依托平台优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几乎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很快抢占了全国市场,1990年开始就做到了世界杯比赛日的第二天出报,1993年《足球》扩版增期,1994年更是第一次派出庞大的特派记者组现场采访了美国世界杯,依靠着强大的记者团队,《足球》在这个阶段真正做到了睥睨天下。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上面这份报纸是《足球》从8版扩到16版的第一期)
这时期的《足球》报适时邀请国内足球界的诸多名家开辟专栏,比如“京华新村”和“海派风云”,张路、毕熙东、葛爱平、王俊等大伽在这里指点江山、直抒胸臆,记忆中当年王俊的笔锋颇有古龙的味道。聘用甲A甚至甲B球队所在城市的名记撰写赛场报道,追踪赛后内幕,报纸上还有专为球迷解惑的“春来茶馆”。这些举措同样吸引了国内的大批球迷。
1995年,严俊君在《足球》报上为“成都保卫战”振臂高呼,舆论反响之大估计连他本人都没有料到。
《体坛周报》逆转的几大关键因素
最早的《体坛周报》默默无闻,至少我在92年之前都没听过这份报纸的名字,一见钟情的原因在于它的版面设计和报道上的全面。瞿优远当初应该是下过一番苦工的,既然在采访方面远远落后于《足球》,那么在编辑力量上就要做到全国最强。
跟《足球》报相比,《体坛周报》几乎没有广告,版面干净利落,满满的真材实料。一方面,《体坛周报》避实就虚,把欧洲赛事作为主战场,花大力气报道国内各大体育专业媒体尚未顾及的五大联赛和冠军杯,NBA、网球、田径甚至围棋都做到了全国领先,相信很多球迷都是通过这个时期的《体坛周报》知道了乔丹,了解了意甲。
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瞿优远眼光独具,充分利用和挖掘了这一优势,开始大手笔的从其他报社挖人,甚至包括即将签约《足球》的金焱等人。《足球》则限于体制上的僵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一步一步的蚕食着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3个月200万签约李响”事件成了压垮《足球》报的一根稻草。李响从《足球》投奔《体坛周报》,不仅直接打击了《足球》报道国家队冲击韩日世界杯的力量,而且把米卢所有的独家新闻都带给了直接竞争对手。
2001年国足出线前夕,《体坛周报》周发行量超过了惊人的500万份,正式宣告国内体育专业媒体第一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撼动。
作为一名从1998年法国世界杯开始看足球买足球报和体坛周报的资深读者,我真有资格说这个问题。
先说我自己,2000年前我是看不上体坛周报的,当时我只喜欢纯粹的足球高级的享受,对以足球和篮球为主,辅以综合体育新闻的体坛周报看不上,长期专注足球,每期必买,当时足球明星云集,李承鹏,李响等,特别是李承鹏的评论,后来专门倒向了体坛周报依然坚持为了看他的评论买足球。
其实我买足球时,体坛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他们,特别是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前体坛周报老大瞿幽天价远挖走了足球台柱子李响,据说年薪150万,别说当时就是今天也没有几个记者能拿到这个年薪,后来李响写了零距离我与米卢的亲密接触,网友调侃应该是负距离,可见李响米卢关系是多么铁,专访米卢除了李响不接受别人。
2001年7月13号中国男足历史性进入世界杯是体坛周报全面碾压足球报的一天,这一天体坛周报一天发行两份报纸,一天发行量超过五百万,创造了至今为止的体育报刊发行记录,因为之后体育已经是互联网门户的天下。
随着新浪等门户的崛起,体坛和足球走向了衰落,相比之下足球更迅速。后来他们模仿体坛进军全体育,特别是篮球版增加,以至于后来诞生了独立的篮球先锋报。不过劲体育周刊的推出并没有阻止足球报的衰落,反而改成了一周两期周一周四出街。,体坛周报经历了转型门户和老大瞿优远被抓后,也开始衰落,前两天在北京报摊上路过,一问才知道体坛也是一周两期周一周五出报,取消了周三那期,零售价三元。
需要说一下的是,体坛周报一直试水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却不温不火,足球的劲球网也很一般,但他们做出了专注竞彩领域的垂直网站,业务开展的曾经不错。
作为一个读了十年体坛周报和足球报的老读者,终于睡随着诺基亚手机的没落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也不再购买了,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很多三四线报亭已经没有这两份报纸可买。不过比较起来,他们两家还是幸运的,至少还在,不像南方体育,球报一样早已消失了多年。
足球报看了几期不看了,因为它就如体育报下面的一个分支,消息面窄,枯燥无味。后来迷上了体坛周报,那时还没有什么浪,什么狐。体坛周报收络大批的知名记者和客座大记者,使其信息量大,文章生动,特别是胆敢跟足协唱对台戏,当时足坛的许多黒幕该由体坛周报的知深记者给揭露出来。马德兴和汪大昭为其代表人物。当时的体坛周报给大多数体育迷们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和视觉享受。可该报还是不太地道,报子的价格一涨再涨,加上无联网的普及,体坛周报现在也只能苟延残喘了。
我是《体坛周报》打败《足球报》的见证者,故事是从1997年开始的……
那时候,县城里最早能够买到的除了足球类的杂志之外,只能买到《足球报》,印象中每周一期,应该是周三、周四中午能够买到。《足球报》给我的印象就是都是足球,甲A的报道多一些。
后来,邮局门口的报纸杂志摊上开始卖《体坛周报》,印象中刚开始1元钱,后来变成了1.5元,对于一个高中生来有点贵,内容很丰富,包括足球、篮球、围棋、乒乓球、羽毛球。你如果问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我也痛并快乐的笑了,因为,那时候并不是每次都有钱买一份报纸,可能这一周你来买,下一周我来买。
买来的报纸可不是囫囵吞枣的自己拿着看,而是要分版面给不同的队友、朋友拿走看,因为不在同一个班级,我们这些踢球的同学都各自拿一张报纸,上课的时候偷偷看,下课的时候交换。如果不凑巧,分到你手里的不是足球板块,闲来无事,还是很认真的看完。所以,我知道了围棋的大龙是怎么回事,我认识了王治郅、小将林丹……
要说《体坛周报》是如何战胜《足球报》的,我觉得就像是自媒体时代的大V效应一样,体坛周报的几个评论员还是比较敢说敢写的,甚至自己都充当战士去挑战足协……大家叫好,愿意捧场……
这是我的一点感受,一点回忆……
两张报纸都书写了中国体育媒体的传奇,而且是伴随一代体育迷们成长的精神食粮。非常幸运的是,我在这家媒体都有服务的经历。
我10岁左右就开始看足球报,我记得那时,《足球》报我期期不落,为了买一张报纸,我会一连走好几站地,问十几家报亭。“春来茶馆”是我最喜欢的栏目,各具特色的足球评论,也让我大开眼界。《足球》,是我童年足球世界里最难忘的记忆。
关注《体坛周报》,是从1999年开始,这份报纸简洁新颖的版式,丰富的国际足球报道,迎合了一大批年轻读者的喜好。顾名思义,体坛周报不只有足球的内容,其他项目也有涉及,篮球、围棋、网球,都是《体坛周报》的优势内容。所以在那几年中,我是两份报纸一起买,通常是一条新闻在《足球》上看一遍,再从《体坛周报》上读一遍。
两家报纸孰优孰劣,我不太想做评判。但在很多读者看来,《体坛》的强势崛起,和他们牢牢把住了中国球迷对国外,尤其是欧洲五大联赛关注度超高的心理。深挖国际足球资源,让《体坛周报》对《足球》完成了逆袭。但《足球》报的国内足球评论稿件的深度,专题策划的广度,在业内是有口皆碑的。
新媒体时代,两家报纸都受到了新兴媒体市场的巨大冲击,并在很早以前纷纷开启了战略转型。“体面”和“体坛加”承载了两个媒体的核心内容,权威与专业的内容融合进摩登的媒体形式,两家老牌体育传统媒体依旧会拥有自己的一片天。
记得在足球最火的时候三家天下 体坛足球和南方体育 体坛走大而全的路线 南方很高逼格文骚 格外吸引文青愤青 足球夹在中间很尴尬 南方最先撑不住关掉后 足球报稍得喘气 依靠策划性报道与体坛苦苦对抗 但市场永远是只认老大的 强者通吃 资源愈发稀缺的足球场日渐式微也就不奇怪了
九零年第一次在报亭看见体坛周报,就喜欢上了,每周必买体坛周报和足球报,九二年欧洲杯过后足球报偶尔买,体坛周报到现在为止还在看。感觉体坛版面设计要好的多,尤其是国际足球做的很好,现在的体坛周报要水一些了,毕竟纸媒已经衰落了。
读书的时候喜欢看足球报多于体坛周报,皆因喜欢足球,当年足球热情高涨,联赛火爆,足球报非常好卖,随着这几年国足的战绩这么差都没有多少去过多关心了,而网络的发展,电脑版手机版都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体坛资讯,纸质媒体必然走下坡路
我是一个1988年的高中毕业生,因为成长在湖南邵阳的偏僻农村,闭塞的环境和繁重的学业让我根本不知道《足球报》和《体坛周报》的早期历史。直到九十年初到广州来打工,才慢慢了解更多的外面世界。
最先看到《足球报》是1993年,那时我在广州体育学院进修财会,毎周两个晚上在体育学院的教学楼去学习,那些教室里常常留有《足球报》,我有时也读一读,最初兴趣不大。到1998法国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开打,我发现身边好多喜欢体育的人每每见面必聊足球,而且聊起足球来眉飞色舞,加上自己看一看足球比赛和足球新闻,逐渐发觉足球的魅力确实巨大。
但由于国足冲击98年世界杯失败,我对足球的关注热度又降了不少。
直到2001年国足依靠龙哥的神奇一抽,中国队在十强赛中“所向披靡”强烈地吸引了我。我们单位几个球迷凑钱买了一份《足球报》,每到发行那一天,一拿到报纸人手一张,看完互传,那种争相传看的气氛真好,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如饮甘醇。
个人感觉《足球报》也并没有输给《体坛周报》多少,只是《体坛周报》的受众面更广一点而已。我打一个比方吧,《足球报》和《体坛周报》就像两个学生,《足球报》是某一科非常厉害的学生,深受该科老师的喜爱,而《体坛周报》则象全面发展》的多面手,受多个老师的器重,但如果仅从足球的角度,我更爱《足球报》
但无论怎样,两种报纸都败给了网络,日渐式微。给我们留下青春的美好回忆都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八十年代,看个足球得看中央电视台脸色,自己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一场比赛,你需要跋山涉水到赛会制举办地瞅瞅。国家队集中制那时候,你想看国家队球员怎么办?那只有每年长城杯跟着走,这种情况下单说时间不说钱,能这样看下来基本也就是开除,那年代开除什么命运,等同于二流子待遇随时有人盯着。想看球有钱也不行了,因为5.19之后对于这种球迷监控的特别严。老实看报纸就成了唯一渠道。
那时候地方报纸的体育版得看地方体育重视与否,体育强省多少有点位置,至于弱点的写点本市职工围棋也不会写足球。举个例子当时86亚运会中国打南朝鲜,笔者医院躺着只能寄托报纸弄点素材解解馋,结果硬是等了八天,才将晚到的足球报视若珍宝的翻来覆去的看,那会看的是消息真没啥多的讲究,情怀对于足球报读者,也就是最初从创刊号到九十年代初那批人 真的是很重要一环 但绝不仅仅是情怀 当时足球报绝对是球迷好战友
90世界杯对于我是一道坎,怎么说?世界杯到来,一些外国玩意进来了,书画精美,图文看了怎么新鲜,加上当年意大利联赛的集锦看得多,自然高价也要托人带进来,恰好有香港亲戚,政策又开放了,那会真的是对外界知识渴求到饥渴的时段。
比较就有差距,比如说其后就觉着足球报太流于表面,深层次探讨真正的直言快语太少。比方说当年国奥时期香港媒体直接就给徐根宝封了一个橄榄球教练的头衔 波在天上飞 还看什么,这种教练迟早滚蛋!深挖了5.19前徐根宝临阵脱逃的根源,大实话了 足球报不敢说啊 那会老球迷其实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了 但足球报成长太慢了跟不上 加上国际足球这一块 真不怎么样 于是乎 体坛周报成为了新宠
不看国内足坛,体坛周报是很不错的,至少初始阶段。但要说代替足球,没有过从来没有过。原因就在于甲A,甲A时期租奇葩与体坛都有各自消息源,说白了就是当地地方报社记者。这种时候,中国各种黑笔开始大显伸手,譬如济南的尹波,对于家乡球队大肆吹捧,不要脸已经不能说明严重性 纯粹的找事 其后什么零距离李响这种不要脸的媒体败类女人出现 还看看什么报纸 一把火二十多年存下图片刊物付之一炬 包括当年足球报的创刊号 今天看到这问题就说一句 从来都是人看报 那是感情与爱的积累 有天缺德事做多了 为什么要看你 球迷不缺钱 缺的是一直认同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