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笔/郭秀江:标示取牌匾_奇闻趣事网

漫笔/郭秀江:标示取牌匾

奇闻趣事 2023-05-04 12:32www.bnfh.cn奇闻趣事

随笔/郭秀江标示与牌匾


图文/郭秀江

上月中旬,去了一趟皖南古徽州。

前几年就有了种说法,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到别人呆腻的地方。琢磨一下,还挺有道理。呆腻了,没了新鲜感,啥都熟视无睹了,感觉木然,甚至有点腻。所以,不时地需要换个新鲜地,刺激一下感觉和思想。别人呆腻了,咱新鲜啊!不仅目的地有新鲜感,沿途也会有些感觉,,感觉不会是单一的滋味,下边略举两例。



(一)车 站 标 示

我们的大交通是由铁路完成的,其中有一段高铁,而从大庆到合肥这段主要行程是特快绿皮车

现在列车到站不咋听到广播了,大概旅客都有了经验,自己下车的时间自己掌握着,提前做准备。而和自己目的地无关的站,爱哪哪。有兴趣的,或者问问准备下车的乘客。反正你在车里看站台,很难找到站名的标示。记得过去所有的站台上都有立着的标识牌,白色的牌子,黑色大字标着站名,下边一行稍小的是该站两边相邻的车站名,规格样式全国统一,在站台上均匀分布,列车进站乘客就可以知道到了哪一站。大的车站,站台有雨蓬,站台标示是吊起的,,你要想知道当下你在哪里,是哪一站,很容易。

现在立着的站名标示绝了迹,吊起的标示只有站台的首尾才有,对视力要求很高。如果你错过了首尾的标示,想从铁路沿线的建筑上间接读到,往往会失望。你沿线看到的字,或者是口号,或者广告词,或者什么酒店,名字很大,地名一般没有。,不知道站名,不知道当下所在区域,不影响到达目的地,也算不得什么大问题,但我还是觉得过去的车站标示值得传承,让乘客清楚知道到了哪里,顺便了解熟悉国土上众多地域,小了说,心中明了,又增加了地理知识。往大了说,也是一种家国情怀的潜移默化呢!

不仅铁路车站的标示匮乏,旅游区也有这样的情况。景区面积挺大,标示少,一路走去常有茫然之感。标示何不适当加密一些呢?例如三清山,只有在岔路口才有路标,而且一个方向好几个去处,然后是长长的路。可不可以学学上海的地铁站,在中途也加上几个标示,就刷在沿路的岩壁上,也没多高成本,让走在途中的游客,一路方向明确,心中有底,岂不更好。

刚才提到上海的地铁,上海地铁的标示是值得称道和效法的。尤其是大的枢纽站,好几线地铁交汇,又分了上下几层,外通多少个出口,每个出口又近邻哪条街和主要设施,内容的确复杂,却都标示得清清楚楚。不仅表述得清楚,那些标示的大小,高矮,密度都叫人觉得适宜,往往当你有些疑惑时,标示就在眼前出现了,接续得很及时很合理。地铁的标示,不仅有吊着的,有写在两边墙壁上的,还有在脚下的,各尽所能,各有所用,多而不杂。你不得不佩服,这里标示的设计,有科学,有技术,还有艺术。让走在上海的地铁站里的乘客,方向明了,心里畅快。可以说,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的文明水平。这个文明,就是着眼于多数人,服务于广大民众,立足于这个着眼和服务,啥都会让大家明明白白,啥事都顺了。

不仅地铁是这样,上海的路面标示,也是清清楚楚,有别于他处。指示牌上,大字写着街名,在街名的下边,还要给你标出方向。这是很必要的,在城市里,很多人弄不清方向。上海的公交车站,往往用交汇的两条路名表达,给人明确的坐标感。

牌 匾

在古徽州的古村,古镇,老街,触目那些商号,书院及大户老屋的厅堂,门楣上的牌匾,就像浏览在书法的博览会,这些牌匾文字书法,彰显着当年鼎盛的文风和悠久厚重的文化渊源。

内退后,我曾在我们企业的老年书画班里,同一位书法技艺精湛的老先生,学了多年书法。只可惜没下工夫苦练,始终没能学成,离了字帖还是自己的字,由此常令老先生叹气。我便宽慰他“吴老师,您别看我字没练成,我的欣赏水平有提高啊!”老先生无奈,语重心长“郭啊!书法是实践的学科!得练啊!”今春,在古徽州这块文化沃土上,我就用上了我的“欣赏水平”,并且深深地为书法艺术的魅力和前人的技艺所倾倒。

在宏村一条街里,一个小烟店的黑色牌匾上,有四个金色的楷体字“百年徽烟”,感觉这四个字,写得很是端庄,典雅。我已经走过去了,又回来端详一番。

学书法时,感觉最难的就是楷书,它没有特色,没有可掩饰的地方,笔笔都得功夫到家。就像做菜,不靠调料,就要把食料本身的味道提炼出来,还要好吃,所以难。也没感觉楷体有多美,也不大喜欢,每到参展时,就拿隶书说事。此刻在这个牌匾上,我体会到从来没体会过的楷书之美,我在烟店前站了好一会,才拍照走人。回后来,又翻看照片,欣赏了多次。



活泼奔放可以美,行书草书都能充分展示这种美。雄浑厚重可以美,篆隶都可以展现这种美,更多的牌匾采用了这几种书体。而楷书独特的端庄典雅,就像一位毫无装饰的秀女,内敛,素朴,耐看。那端庄,是骨子里透出的。我想象写这块牌匾的人,会是个低调,沉稳,清清秀秀的书生吧。

自硬笔流行以后,书法作为文字交流的技艺,实用功能逐渐消失。而如今,硬笔的空间也被键盘挤压得所剩无几。但作为一门艺术,书法还是当之无愧的,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还是需要传承而不是湮灭。

记得大概是在景德镇的一条街,看见统一制作的牌匾,材料一致,字体一致。我一朋友说,这不应该。我赞同朋友的说法,牌匾应该是最具个性化的物件,而且应该是书法艺术的用武之地。古徽州一行,更坚定了我这一观点。

今早一朋友在云南自驾游,她拍下了一条隧道的两张照片。洞内宽敞明亮,可见工程不错。但洞口上方的隧道名字,用的宋体,而且笔画很纤细,与这开山凿洞的巨大工程极不相称。我想,如果有幅精到适宜的书法,打造到洞口,会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感受。何为文化,就是以文化人,这是在古徽州看到的一说,结合所见所感,深以为然。


郭秀江 2023-4-5



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