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纷歧要对盗窃的孩子举行“刑讯逼供”
58. 不要对偷窃的孩子进行“刑讯逼供”
几乎有孩子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总有把不属于他的东西带回家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有的父母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对孩子又打又骂,因为在他们心里认定,孩子的这种行为属于“偷”。
按理说,现在的家庭条件都好了,孩子不应该再拿别人的东西了。,我们发现,即使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拿别人东西的情况。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是由两种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是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对自己没有玩过的东西,既感到好奇又想获得。在这种占有欲望的引领下,他便会悄悄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二是孩子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们会想,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有我自己知道,别人却不知道,觉得特别刺激冒险。
在孩子幼年时期,很多孩子都有过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大多数孩子并不清楚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父母如果发现幼小的孩子把别人家的东西带回家后,一定要引起重视,要控制好情绪,不要进行“刑讯逼供”,更不要直言不讳地骂孩子是“小偷”。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小偷”这个词实在是太严重,更不能把孩子当成“犯人”进行“刑讯逼供”。这时,父母最好镇定而坚决的口气教导孩子。
如果发现孩子在逛超市时偷拿了店里的糖果,父母最好镇定而坚决地对他说“我们没有买糖果,把你口袋里的糖果放回去。”如果孩子否认口袋里有糖果,立即指给他看,继续坚定地说“这不是我们买的,我们没有付账,马上把他放回去。”如果他不肯,就应从他的口袋里掏出来,并向他指明“不是我们的东西,就不应该放进自己的兜里。”
如果确定孩子从自己的钱包里偷了钱,这时父母最好别问他“你是不是从我的钱包里偷了钱?”而应直接指出事实说“我发现你从我的钱包里拿了十块钱,赶快给我还回来。”当孩子把钱还回来以后,你可以严厉地对他说“如果你想花钱,你可以问我要。我可以考虑一下该不该给你,你不能私自从我的钱包里拿钱知道吗?”如果孩子否认自己拿了钱,只要你确定他确实拿了钱,只需坚定地对他说“否认没有用,赶紧把它还给我”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已经将拿出去的钱花光,那么,接下来的讨论的重点不应该集中在孩子的品行上,而应集中在他如何还款这个问题上。可以要求他做家务,也可以减少他的零花钱。千万别说孩子是小偷、贼、骗子;或预言他这样做将来会进监狱的。
,追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是没用的。他可能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你一定要他回答“为什么”,他可能会用一个谎言来回答你。
在教育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的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光是没完没了的责备,更不要采取打骂孩子的方式,要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激发他们的对抗与报复心理,不要让他们产生对自身的厌恶,从而失去自信心。教育孩子要对事不对人。这样的教育既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又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保持良好的情绪态势。
羽博的姨妈开了一个小超市,羽博经常到超市去玩。
有一天,姨妈发现羽博趁她不注意的时候从店里拿了一盒巧克力。她认为,孩子小,拿点就拿点吧。后来她发现羽博又拿玩具、文具和零食,而且总是在环顾四周没人的情况下偷偷塞进口袋里,装完这些东西后,他装得极为正经,大摇大摆地走出去。姨妈觉得再不重视这件事就是害了孩子,于是跟羽博的妈妈说了这件事。羽博的妈妈觉得,对于羽博的这一行为必须进行纠正,纠正的方式一定要得当。
一天,姨妈和羽博的妈妈在店里聊天,羽博又偷偷往兜里揣了一些糖。妈妈看见了,用很慈善的眼光看着他,对他说“羽博,将你兜里的糖放回到货架上”。
羽博低头不语,妈妈继续说“你要想要什么东西,可以跟妈妈说。你这样私自装进自己的兜里是不对的。过去的妈妈不追究了,以后不许再这样了。”
羽博羞愧地低下了头,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会这么做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妈妈没有指责、训斥或粗暴地对待羽博,也没有使羽博感到自己是一个品行很差的人。妈妈只是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许这么做了。其实,即使孩子再小,偷拿别人的东西也会感到不安,只是有时禁不住诱惑,选择了铤而走险。一旦被人发现,被人给指出来,他们就会明白,这样做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父母别光忙着“收拾”孩子,其实更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孩子爱偷拿别人的东西,除了上面我们说的几个原因之外,与家长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父母很爱贪小便宜,总喜欢把单位的公物往家里拿,孩子耳濡目染,便跟着仿效,由拾到东西不还,慢慢发展到偷拿别人的东西。更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从外面拿东西回来,反而称赞孩子会过日子,头脑灵活。孩子受到父母的鼓励,便一发不可收拾,养成了偷偷摸摸的习惯。到了这时,才感到性质的严重,却又简单地棍棒相加,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而造成孩子其他更为严重的恶行。
记住,孩子就是孩子,即使他们偷了东西,也是可以原谅。,父母要对孩子的这一行为高度重视,这不应该成为“刑讯逼供”孩子的借口。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染上更多的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