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人参、五味子一路泡水喝有什么成果?_桂
麦冬、人参、五味子一起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生活道认为,麦冬、人参、五味子合一起来使用,这是一个方剂的组成了,名字叫生脉饮。
主要是起到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作用的。
主要是针对心肺起作用的。感觉干咳少痰、口干舌燥、浑身乏力、气短懒言、少气懒言等时候使用,会有些好处的。现在这个生脉饮已经开发出来针剂了。医院使用,主要是针对心脏病变使用的多些。
这个注意,感冒时候不要使用了。有些外邪侵袭时候不要使用,或者感觉食欲不好时候,最好也不要使用了。
人参、麦冬、五味子是一个名方——生脉饮(生脉散),有人认为其出自《内外伤辩惑论》,也有人认为其出自孙思邈神医的《千金方》,但我们今天不聊这些,我们要聊的是它的好处,为什么叫生脉饮,据说是“因为它有生脉饮的功效,可以让快要枯竭的血脉重获生机”的说法。这其中人参我们到比较熟悉,麦冬和五味子可能了解得不多。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申刻,同治帝病重,太医“李德立、庄守和请得皇上六脉散微无根。……急用生脉饮一贴竭力调理。高丽参,麦冬,五味子,水煎温服。”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子刻,光绪病重,末代太医院院使张仲元、太医全顺、忠勋,“……谨勉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人参,麦冬,五味子,水煎灌服。”
生脉饮的现代研究
我国国家科技管理部门曾将“生脉散综合研究”列入第六个五年计划中的科技攻关项目,由中国药科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共同研究完成。
研究成果证实,生脉散对动物心脏灌流全心缺血模型实验证明三味药单独应用效果不显,合用则有效,可增加实验动物心肌营养血流量,且安全系数大。
生脉饮要怎么喝?
- 1、选材
人参,一般情况下选择白参,即生晒参,如阳虚怕冷的人可以换成红参,虚热的人可换成西洋参。作为普通人的日常养生茶饮,用党参代替人参,性质更平和。
麦冬,最道地的有浙麦冬和川麦冬,浙麦冬瘦长,皱纹多,干瘪,长得不太好看,但作用效果好;川麦冬饱满,是麦冬品种里颜值比较高的,效果也不错。
五味子分南北,产于华南、华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的,称为南五味子;产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的,称为北五味子。北五味子偏于滋阴,补益心肾;南五味子偏于敛肺止咳。总体而言,北五味子优于南五味子。生脉饮中应选北五味子。
- 2、煎煮有讲究
生脉饮作为日常养生茶饮,煎煮时有个小窍门,既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又能得到酸甜可口的口感。
生脉饮除了麦冬、党参、五味子三种成分,还有一种隐藏成分。
将麦冬、党参、五味子放到养生壶里,用清水简单涮洗一遍,再加水约800ml,浸泡20分钟,选择“花茶”键。煮好的茶水,晾至大约50℃-60℃,再调入2勺蜂蜜,搅拌均匀。
五味子的味道很酸,不适合当作日常茶饮,调入蜂蜜,不仅能调和味道,蜂蜜本身也具有滋阴的作用,可以使麦冬、五味子、党参的效果发挥得更好。
没时间煎煮,直接放保温杯里冲泡也可以,喝之前加蜂蜜即可,但效果远没有煎煮的好。
什么人不能喝?
生脉饮是夏天也能喝的补品,不但不怕上火,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难熬的夏天。
但生脉饮毕竟是滋补之品,痰湿阻滞、内火旺盛、外感疾病时,都不适合饮用。
生脉饮也不需要长期饮用,夏季常饮,其他季节偶尔喝喝即可。
麦冬、人参、五味子,合起来即生脉散(饮),益气滋阴效果好。
作为日常养生茶饮,还有2个小窍门,将人参换成党参,喝之前调入蜂蜜。
痰湿、热性体质及外感疾病时不适合喝生脉饮;普通人,夏季可常喝,其他季节偶尔喝。
1、生脉饮的功效生脉饮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方中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2、红参、人参的区别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有的生脉饮里面用的是红参,有的用的是人参,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红参跟人参都是源自人参,区别在于炮制方法——人参是人参采收后直接烘干或晒干,红参是人参采收后先蒸制再干燥。蒸制过后的人参(即红参)要比人参更温热,故而阳虚的人更适合使用含有红参的生脉饮,气虚比较明显的人更适合使用含有人参的生脉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