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你晓得它的来头吗?
绍兴最具代表的产物之一,你知道它的来头吗?带你!
每当提及绍兴,人们总是想到鲁迅先生笔下乡情浓郁的乌毡帽。它外形朴实无华,安逸自然,淳厚端庄;内涵意蕴深邃,遐迩闻名,受人青睐。它以特有的文化内涵,成为绍兴人的标志,绍兴农民的代表形象7+,引发中外游客的浓厚兴趣。他们在咸亨酒店前戴上毡帽拍个照,乃是到过名城绍兴的最好留念。有的干脆买一顶带回去,作为到绍兴旅游的纪念品
关于毡帽的来历,绍兴过去曾流传过一个古老的故事相传在越王勾践时期,会稽山有几个猎人相约上山打猎,一只大老虎带伤进穴而毙,旁边还有刚出生的小老虎。猎人们抬虎捉虎之余,发现小老虎躺过的锅底状的毡块,既结实松软,又光洁暖和,原来是由吃剩的羊毛猪毛长年累月叠积躺压而成。猎人突然奇想,可否作帽,一试感觉不错,受此启发,毡帽逐渐演化而成。传说毕竟是传说,细细考证,毡帽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新疆楼兰罗布泊孔雀河北岸古墓沟出土的毡帽,经碳14测定距今约3880年( 90年)。这说明新石器时代,在我国的大西北就有戴毡帽的事象。《周礼注疏》卷七曰“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阐述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已有用细毛制毡的生产活动。后在楼兰遗址和罗布淖尔墓又有汉代毡帽出土。《梁书·末国传》“土人剪发,著毡帽,小袖衣。”唐代有用白毡制作的毡帽,称之“白题”,为三角形、高顶、顶虚空、有边、卷檐,系汉魏时从西北地区传入内地,隋唐广行民间。
明代张岱在《夜航船》记述“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这与明代会稽人曾石卿在打油诗中嘲人戴“鹅黄蚕茧燕毡帽”之戏言,均认为毡帽源自“羌人”和“燕地”。,在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刊行的《金瓶梅》第九十三回中,也有关于毡帽的记述(山东)“清河县城内有一老者,为人心慈,仗义疏财,见他身上单寒,拿出一件青布绵道袍儿,一顶毡帽。”……“一日,只见他走来磕头,身上衣袜都没了,只戴着那毡帽”。这从某一个角度,阐示了明代当时的鲁域民俗帽饰风情。
在《红楼梦》第九十三回“过不几时,忽见有一个人头上戴着毡帽,身上穿着一身青布衣裳……”。从曹雪芹的描述中,反映了清代乾隆时期毡帽已是一般平民的帽饰。史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后,河北省涿鹿县的三家毡帽厂萧条不堪,濒于破产。在《铁道游击队》一书中,也有不少关于队员戴毡帽的描述。令人感兴趣的是现在山东还在生产毡帽。
我们可以认为毡帽曾经是我国多个民族所共同接受,并具有多类式样、遍及地域较广的帽子品种。绍兴乌毡帽则是毡帽品系中影响最大的优秀帽式。
有关绍兴乌毡帽的史料甚少,现在仅知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绍兴有个叫潘尚陞升的人,从农村袍渎搬入城区,在繁华闹市西营口北侧的大街上,使用原来生产红毡的“潘万盛”招牌,生产毡帽。这是绍兴城区历史上首家有记载的专业毡帽店,店堂兼作坊,在单间店门内的黑色青龙牌上,书“真不二价”四个金字,雇工三至四人,年产约2000顶左右,自产自销,每顶价格银圆一元贰角,生意不错。在店面二侧挂有“货真价实”、“谨防假冒”二块木制挂牌。遇淡季时生产一种低档毡帽,销往金华、兰溪,当地妇人烧饭遮头多用此帽,名“灰帽”,亦为一俗。
在宣统三年(1911年)的《会稽劝业所报告册》上,有“秋帽”、“毡条”的生产记载,不知何故却没有“毡帽”的任何记录。此后,城区又有二家规模较小的毡帽店先后开张,一家是板桥头火神庙隔壁的“严聚泰”,一家是上大路日晖弄口斜对面的“王永兴”,但均在1930年左右倒闭,部分师傅进入“潘万盛”,自此“潘万盛”名声渐大。
1940年10月下旬日寇侵入绍兴,烧毁城区大善寺至水澄桥一段店铺房屋,“潘万盛”亦遭其难。1942年重建后,友人送去一幅老虎画志贺,挂于店堂,老虎是毡帽祖师的传说大概与此有关。40年代后期,陶(家)堰有毡帽作坊5家,年产约7000顶以上,其中茅洋村全村老老少少都会做毡帽,村民皆以此为生。可见毡帽当时销路不错,颇受欢迎。绍兴城区在1940年至1956年合作化前,还有设在偏门的“沈宝记”、设在马务桥的“丁有记”、设在县东门的“韩金记”等兼作坊的毡帽店数家。毡帽一般的畅销期在冬天,故行内人有“喝过重阳酒,夜作做到五更头。”之说。
绍兴毡帽制作过程大致是挑选当年的雌湖羊,剪下羊毛,(后来取材为一般羊毛),除去杂质,掺入田里的干泥,进行土法脱去羊毛上的油脂。然后通过“弹”、“捻”、“压”等工序,使松散的羊毛逐渐形成帽坯的雏形。再通过热水,用手工反复揉搓挤压,利用羊毛缩绒的物理特性,制成帽坯。用木模定型后,除去表面浮毛,用野生植物“花叶果”的汁与皂矾合成的染料赋色(能不褪色),通过定型,遂制成乌黑黝溜、厚实耐用的乌毡帽。前后共须经历72道工序,其生产周期需六至七天。这是厚达5毫米左右的双层无纺织物,每顶一般重约4两到半斤(225克左右)。其规格按用料多少分“头盔”(每作10顶),“二盔”(每作11顶),“三盔”(每作13顶),“四盔”(即小盔,每作20顶)四种。质量以厚薄均匀、质地坚挺、结实柔韧、手感细体、牢固耐磨为上品。一般可戴用八年十年甚至更久,破了打上补丁还可以再用。
绍兴毡帽内外乌黑,圆顶,前侧摊成畚斗形,有卷边,可藏香烟钞票小物件。夏日可遮阳吸汗,冬天可挡风御寒,它隔热防晒,既当笠帽,又当草帽,除了酷暑炎日,四季可用。下雨不会漏水,睡觉可当枕头。上街购物可随手用它作盛物之器。它湿之即干,有时还用它盛水洗脸。工憩作坐垫,用后一拍尘去,洁净如故,经济实惠,是当时农民、木匠、竹匠、石作、打铁匠、渔人、酒作工、船老大、锡箔师傅等百作工匠(旧称“短衣帮”)的帽饰,因而泛称为“毡帽客人”。由于以前的手工业者大都兼作农事,没有完全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毡帽实际上成为绍兴农民的共性帽饰。当时社会以农为本,戴毡帽的人到处可见,戴上它的一副憨厚土气的忠厚相,朴实无华,特征鲜明。如在异乡,只要凭他头上的乌毡帽判断,十有八九是绍兴人!
从1940年开始,绍兴的皋埠、陶(家)堰以生产红毡为业的手工业者,由于红毡销路日衰,转产毡帽,到1950年有24个家庭毡帽小作坊。1955年合作成为皋埠毡帽社,年产4000至1.75万顶。1956年城区潘万盛合作小组成立,1957年转为合作社,年产2000至4000顶,每顶四元左右,相等于当时一个工人五六天的工资收入。产品主销绍兴本埠以及宁波、舟山、定海、余姚、金华、萧山等地。在城区曾出现过排队购买现象。上世纪60年代初,有关部门将潘万盛毡帽命为“地方名牌产品”。
1966年开始,毡帽被黄军帽替代,后又移风易俗,戴毡帽之习俗日趋渐淡。二家毡帽社相继停止生产而转他业。1978年后为满足和适应旅游和老农需要,只得从千里之遥的山东进货,目前绍兴市场销售的毡帽仍主要来自山东。
媒体曾以“山东人抢绍兴人的饭碗,绍兴乌毡帽不敌山东乌毡帽”为题呼吁,不少有志者也多次办厂试图东山再起。由于绍兴毡帽工艺独特,劳动强度特别大,严冬冰日亦须赤膊操作而汗流浃背(当时为绍兴城区大街寒冬一景,众人围观),产量低,成本高,质量确实不错,可是价格实在不菲,高于山东几倍。而山东的制作法,难为绍兴同行认同,不愿自降标准,二者的内在质地差距非业外人能明察。绍兴毡帽为了降低售价,只得压低工价,从业者工作劳苦,费时费力,收入又低,无人愿学,仅剩一二个老人在苦守,历经百年之久的绍兴毡帽制作工艺面临断档和失传,有待有关部门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习俗的变化,现在戴毡帽的人越来越少,但它曾长期是绍兴农民特有的帽饰。由于鲁迅先生笔下的描述,使它名扬天下,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颇具文化特色的乌毡帽,它与乌篷船、乌干菜合称“绍兴三乌”,昭示着绍兴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是绍兴地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符号。所以,人们一看到它,就会想起绍兴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就会产生对绍兴的无限遐思和美好的回忆。,乌毡帽是绍兴的历史文化遗产,乌毡帽形象也算得上是绍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