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多长(司马南:最新!耶伦不只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今天是2023年7月4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我猛然意识到,今天是美国的国庆日。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美国财长耶伦似乎有意打破这一和谐的氛围。她决心要来中国一趟,这趟行程似乎充满了深意。
对于关注中美关系的人们来说,耶伦老太太的这次急切访华之行似乎早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她的来访背后,是否暗示着美国对中国有所求呢?既然有求于人,那么是否应该遵守外交对等原则,将相关的事情解释清楚呢?
就在美国联邦众议院事委员会主席罗杰斯率团窜访之后,美国最大的议员团也紧随其后进行窜访,这是否意味着对中美关系的挑战?三个联合公报是否仍然有效?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如果美国真的尊重这些原则,那么他们的行为为何会如此呢?
荷兰最近宣布将进一步限制半导体设备的出口。而针对荷兰对中国出口光刻机的管制措施,也似乎与美国人的干预有关。美国人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为何要在荷兰与中国之间制造障碍?
与此美国还在中国周边搞起了“环球演习2023”,甚至邀请了曾参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出云号”航母参演。这样的举动是否过于挑衅?在美国经济有求于中国的背景下,这样的行为究竟意欲何为?
美参联会主席米利的一些言论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宣称中国未来十年将称霸亚洲,2027年前将实现武力统一。这样的说法是否过于夸张?美国究竟意欲何为?难道是在寻求自动实现心理预期吗?拜登最近的言论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何他会说出恶言恶语?这是否符合国际社会的共识呢?全球范围内抛售美债的趋势也在持续进行中。不止是中国在行动,连美国的铁杆盟友也在纷纷抛售美债。这样的趋势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动机呢?难道美国真的不明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道理吗?在与中国的经济互动中,尊重和理解彼此的立场才是长久之计。毕竟关系是需要共同维护和经营的。所以当我们期待这次耶伦访华能够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时也希望她能为我们带来一些真实而诚恳的解释与对话。希望这次访华能够开启中美两国新的对话与合作机会让双方都能从中获益。毕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言语上的交流更需要行动上的合作与理解以实现共赢的局面。美国气球事件背后的微妙博弈与耶伦访华前的微妙态势
在耶伦访华之前,美国五角大楼于6月29日发表声明,关于今年2月在大西洋上空被美军击落的所谓“中国侦察气球”,在其过境美国或飞越美国上空时并未进行情报收集。这一消息在时隔数月后才公布,引发了诸多猜测和疑虑。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深意?美国此番强调并未发现情报收集行为,却又透露该气球上搭载了美国部件,这无疑展现了美国的敏感和多疑。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任何复杂设备包含多国零件已屡见不鲜。那么,气球上的美国部件究竟能说明什么?这一事件仿佛被美国用来制造紧张氛围,以此来寻求与中国打交道的主动权。当初布林肯以紧张气氛拒绝访华,而后又高调访华,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否暗示着美国在这一过程中的策略性考量?
与此在耶伦即将访华之际,出现了些许积极因素。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受了新任中国驻美大使谢锋递交国书,尽管未明确透露交谈内容,但从画面上看,氛围颇为友好。这为耶伦的访华之旅增添了一些正面色彩。这位号称“川剧大师”、“变脸大王”的耶伦女士,在美国因气球事件而显得尴尬时,曾提出过四个近乎命令式的非分要求。她为何要如此行事?是否因为美国的世界老大地位使其不太懂得平等待人?这其中的深层逻辑引人深思。
中国一直致力于开放和制度性开放,这些政策并非仅仅为了回应其他国家的指令。当美国要求中国必须购买其国债、必须开放市场时,中国自然会提出疑问:为何要受此束缚?中国的开放有自己的原则和金融主权。开放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跟随美国的规则行事,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美国的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让人不禁觉得其试图制定全球规则,将自己视为世界的霸王。
今日正值美国国庆日,美国人为其仅建国100多年便成为世界强国而自豪。尽管美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忽视对他国的尊重。如今美国通过提高美债上限的法案,短短两周内美债暴增六千亿美元,达到32万亿美元的新高度。为了寻找接盘者,耶伦来到中国推销美债。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要饭还嫌馊”的俗语,形容一个人提出过分要求时的傲慢态度。今天的美国是否也有这种高傲之情?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是否能真正放下身段、尊重对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即将到来的是7月6日,耶伦将在后天抵达,她将会待上整整三天。届时,我们期待她能透露更多信息,我们会再进行详细分析。
无论是布林肯还是耶伦,或是美国参联会主席等其他人物,他们如若来中国跟国防部长交谈,那么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中国的国防部长仍在美国的制裁名单上。若想要顺畅地进行会谈,首先需要撤销这些制裁。否则,就像你非要“隔着锅台上炕”,这样做实在行不通。隔壁的王奶奶常告诉我们,“隔着锅台上炕”不仅逻辑不通,也违背了道义。
清除障碍,才能顺利进行对话。期待耶伦访华时,能就这一问题带来积极的进展。
(责任编辑:贝塔 胡言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