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国民记忆致敬体育英雄 首部国球跨时代大剧夺金央八开播
《夺金》背后的故事:乒乓球运动的崛起与热血青年的奋斗历程
乒乓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堪称世界体育史上的传奇篇章。当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连克强敌,勇夺男子单打冠军的那一刻,中国乒乓球便踏上了辉煌的征程。这一胜利不仅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开创了先河,更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如今,乒乓球在中国已经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被誉为“国球”,是中国体育崛起的重要象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视剧《夺金》应运而生,于东京奥运会的余温未尽之时,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乒乓球决赛的热烈氛围中登陆CCTV-8黄金强档。这部由《亮剑》导演张前掌舵,袁军、田勇联合执导,郑凯、张逗逗、夏星等实力派演员领衔主演的热血大剧,以乒乓球在中国60年的发展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为梦想奋斗的故事。
故事从1959年的冬季开始,在中国东北东风公社的一个山村展开。冰封的大江上,孩子们围着一座冰块垒砌的乒乓球台挥拍激战。其中,颇具打球天分的农村小伙子刘争光凭借自己独特而又凌厉的“砍球”技术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当他听到远处林梢上的大喇叭里传来的容国团比赛实况的播报时,他的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夺金》以刘争光的视角出发,生动展现了自20世纪50年代末“国球”崛起的燃情岁月。这部体育题材电视剧不仅追溯了乒乓历史,致敬了体育英雄,更通过有血有肉、形象饱满的人物故事,描摹了我国老一辈乒乓球运动员独特的人生历程。
“人生能有几回搏”,“一切从零开始”,这些口号体现了充满魄力的强者风范,它们都与乒乓球运动息息相关。《夺金》不仅展现了运动员们的竞技风采,更触发了中国国民的集体记忆,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部剧获得了“为冬奥凝魂聚气”、“共筑中国梦”的广泛好评。这部电视剧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中国乒乓事业的致敬,更是对那段历史时期的怀念和回顾。通过这部剧,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壮大过程,以及那些为乒乓球事业奉献青春的热血青年的奋斗历程。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一种人值得我们钦佩。他们即使面对重重困境,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刘争光就是这样的人。尽管他在中途被迫离开乒乓队伍,但他从未停止训练,始终怀揣着为国争光的信念。每当乒乓队伍再次召唤,他都会强忍着病痛,挺身而出,在国际赛场上挥洒汗水,为国争得荣誉。
《夺金》这部剧集,如同一部历史长卷,生动展现了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脉络。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它呈现了中国乒乓球运动的辉煌历程,仿佛是中国发展腾飞的一个缩影。剧情从宏大的视角诠释了“中国梦”,将几代中国人的目光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乒乓岁月,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回忆。
在这部剧中,体育不仅仅是运动竞技,更是一种富有内涵的文化载体。剧情生动揭示了小球转动“大球”的深刻内涵。中国人对乒乓球运动有着特殊的情感,除了全民参与和竞技水平国际领先等因素,更与那段著名的“乒乓外交”息息相关。
1971年,随着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世乒赛,“乒乓外交”拉开了序幕。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中美两国通过体育这一桥梁,开启了改善关系的大门。在当时中国外交所处的恶劣环境中,体育成为了突破口,成为了中国通向世界的“钥匙”。“小球推动大球”,这一理念在体育界和政治领域都成为了美谈,也是体育和政治相得益彰的最佳注解。
《夺金》深入挖掘了这段历史,展现了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剧情的展开,国家体委要求国家队从各省市挑选运动员备战世乒赛,争取更多金牌。正是在这次挑选中,刘争光和杜建华等普通劳动者被选中重返国家队,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夺冠传奇的丰富后续。
而剧中的“乒乓外交”,直接或间接催生了中国外交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例如,中国乒乓球队访问阿联酋、古巴、智利、加拿大,并举办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体育的力量,更展现了运动员们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和海外中华儿女的拳拳情意。
《夺金》让我们看到,爱国主义是传承在中国体育健儿基因中的鲜明标签。他们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装着祖国,为了祖国的荣誉,他们拼搏、奋斗,铸就辉煌。 03 球不落地,永不放弃——热血刻画“国球手”的拼搏精神
在 1981 年的第 36 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震撼全球,将男团、女团等 7 个冠军悉数收入囊中。回望那一刻,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同志高度概括了中国乒乓球队的“乒乓精神”,其中包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不断创新、勤学苦练的进取精神;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正如总导演张前所言:“乒乓球精神是当下中国所需要的,《夺金》要展现中国乒乓球的魂。” 剧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紧张刺激的赛场竞技,更是一代代乒乓球选手的热血拼搏和持续奋斗。无论是刘争光、杜建华,还是许茜、孙浩宁,他们日复一日地苦练挥拍,针对自身的技术难点和弱点进行集体攻关。他们在坚持主流打法的积极尝试创新,主动适应世界乒坛的变化趋势。这就是对乒乓精神最深刻的诠释——球不落地,永不放弃,不问结果,全力以赴。
经历人生的起伏后,刘争光最终回到省队担任乒乓球教练,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乒乓球选手,继续为祖国赢得荣誉。这背后展现的是“国球”伟大的精神支柱——不畏艰难的勇气与不忘初心的执着。
为了完美展现国乒精神,《夺金》汇聚了超过 30 位世界冠军客串演出。在一场“元老杯”比赛中,徐寅生、许绍发等乒乓界大咖悉数登场,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精气神。
总台央八在国庆节前播出《夺金》,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拼搏进取的精神面貌,更传递了体育对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要价值。体育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未来,“国球”的每一次“从零开始”,都是中国人在追梦路上不断前行、劈波斩浪的生动写照。因为梦想,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