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旋转桥(我国奇桥:设计者初中文凭,外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润之赞誉桥梁的壮丽。”
桥梁,其本身就象征着连接与沟通。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人们生活、交流的平台,连接着两地,缩短了距离。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建桥大国,历史上的泸定桥、赵州桥等桥梁,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在世界桥梁的舞台上,有一些桥梁因其独特的造型而令人叹为观止。比如英国的塔桥,在泰晤士河上高高耸立,其设计之巧妙,令人惊叹。新加坡的波浪桥,犹如海浪一般,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英国的千禧桥,更是世界上唯一的摆式大桥,能够实现桥身的旋转,令人称奇。
在我国长沙,中国结步行桥以其火红的颜色和三重人行的设计,宛如一个喜庆的中国结,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另一座造型独特的奇葩桥——淘金桥。
淘金桥,一眼望去,仿佛违背了常理,让人难以置信这样的桥梁竟能存在。通常我们见到的桥梁,或是立式大桥,或是拱桥,或是高架桥。但淘金桥却与众不同,它的拱起部分在桥下方,就像一把立于空中的弓,独特的设计令人匪夷所思。
这座奇葩桥的背后,是设计师吴琦瑛的故事。1940年出生的吴琦瑛,从小就对工程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尽管家庭贫困,但他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的学业。由于种种原因,他只能在初中毕业后辍学。
但吴琦瑛从未放弃过建桥的梦想。他开始在施工队工作,利用闲暇时间向设计师学习,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60年,他毅然决定赴武汉深入学习工程建筑知识,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吴琦瑛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回到了家乡洞口县。他负责桥梁设计的工作,并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12年。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被提升为高级工程师。
洞口县的贫困状况深深触动了吴琦瑛的心。他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为了改善家乡的交通状况,他立志要亲手修建一座桥梁。
1974年,吴琦瑛以总设计师的身份参与了洞口县平溪江大桥的修建工作。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参与修建的桥梁,他倾尽全力,连过年都没有回家,直到大桥顺利建成。
这座桥梁是吴琦瑛对家乡的深情厚意的体现,也是他对工程建筑的执着追求的见证。他的故事,以及淘金桥的独特设计,都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吴琦瑛,这位只有初中文凭的造桥大师,凭借其出色的建筑知识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建造了我国唯一的石砌双曲拱桥,并且把建造成本压缩到了最低,仅6万余元,从此在中国桥梁界崭露头角。
他的天赋与努力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吴琦瑛承接的各项建筑任务均顺利完成,他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新的建筑知识。他参与设计的桥梁都有许多共同优点:设计巧妙、符合力学特征,既节约成本又坚久耐用,工程质量上乘。
1988年,吴琦瑛接受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洞口县淘金村木鱼塘峡谷修建一座桥梁。峡谷地理位置特殊,常规的桥梁建造方式不仅成本高昂,还存在安全隐患。吴琦瑛经过深思熟虑,设计出了针对这一特殊地理环境的绝佳方案:建造一座悬带桥。
悬带桥是吴琦瑛的创新之作,它的主要承重部分是位于桥上方的悬空的弓形建筑带。这种桥梁的各项内力能够达到相互平衡的效果。这座桥的成功建造,让吴琦瑛在世界桥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淘金桥的建设历时八个月,耗费26万元,这是一座没有桥墩的桥梁,悬挂于高空峡谷之中,其独特的设计让许多外国人和当地百姓对设计师的造诣表示怀疑。但无论怀疑与否,这座桥已经建成,大大改善了当地百姓的交通出行,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从建筑学角度讲,淘金桥拥有独特的外观美感,施工轻便,桥面既通车又平衡桥身压力,充分做到了节料省材。
淘金桥已经成为了洞口县的象征和最具标志性的建筑。这座桥承载了许多洞口县人民的生活记忆和情感。由于建设初期的资金匮乏和专业施工队的缺乏,这座桥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不足。经过检测人员的检验,淘金桥已变成了一座危桥。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洞口县在不远处修建了一座崭新的桥梁后炸毁了淘金桥。这座已经嵌入当地人生活三十年的桥梁完成了它的使命。
吴琦瑛一生修建了23座桥,不仅改善了许多地方的交通环境,还发表过多篇与工程建筑相关的论文,为推动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是造桥界的真正大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比起学历,后天的努力才是更加重要的。自淘金桥被提议炸毁的消息传出以来,便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声浪。这座桥不仅是当地百姓共同的记忆,对于许多洞口县人来说,更是历史的见证和回忆。许多人主张保留淘金桥,禁止通行也在所不惜。
洞口县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面对这个艰难的决定。他们担心,这座古老的桥梁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一旦倒塌,后果不堪设想。县最终决定炸毁淘金桥。
在2018年10月的一天,一声巨响后,承载着无数洞口县人情感的淘金桥轰然倒塌。这座独特的桥梁就这样在时代的变迁中落幕了。
淘金桥是吴琦瑛先生为了改善家乡交通环境而设计的独特之作。这座桥虽已消逝,但它的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怀念。吴琦瑛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值得我们敬佩。我们也希望中国能有更多像吴琦瑛先生一样心系家乡的人。
新中国就像一座座通往小康世界的大桥,让我们在桥上自由奔驰。桥的存在,就是为了连接两岸,为我们指明方向。许多人的记忆中都有那么一座桥,它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家乡的桥,一端连接着过去的贫穷与落幕,另一端则通向今日的繁华与热闹。这座桥虽不会说话,但它总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指明方向,带领我们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