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步兵营总导演宁海强 国际化质感必须_奇闻趣事网

维和步兵营总导演宁海强 国际化质感必须

奇闻趣事 2025-01-11 14:42www.bnfh.cn奇闻趣事

宁海强,中国著名影视导演,佳作众多,包括电视剧《中国兄弟连》、《滇西1994》、《中国骑兵》、《新四军》,电影《歼十出击》、《百团大战》、《勇士》等,口碑与成绩兼备,荣获多个权威奖项,如五个一工程奖、全军金星奖等。对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力作《百团大战》,不仅全民观影热潮掀起,更荣获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多个大奖,艺术成就瞩目。

宁海强的作品以军旅题材为主,特点鲜明,人物丰满、情节跌宕、细节考究。其导演手法多变,每年均有作品荣获国家及军队大奖,被誉为“获奖专业户”。其最新力作,中国首部维和军旅题材电视剧《维和步兵营》,以现代国际战争为背景,聚焦中国首批派往国外的维和步兵营的“蓝盔”战士,展现他们处理维和事务的全程。

宁海强作为该剧的编剧兼导演,为创作这部具有国际化水准和里程碑意义的军旅巨制,历经14年的酝酿。他带领编剧刘克中、戴嵘深入真实的维和步兵营生活,与维和士兵同吃同住,共同成长。谈及该剧的独特之处,宁海强以“返璞归真的野菜”作比,形容这是中国维和步兵营的真实写照:一支充满血性、敢于出手、能打胜仗的“健康型”国际维和队伍。

关于《维和步兵营》的起源,宁海强表示,当他第一次了解到我国维和官兵在柬埔寨的牺牲时,深感震撼。随着我国维和步兵营的成立,他开始深入生活、积累素材。这些年,虽然一直在拍摄其他重大题材的电影,如《天河》等,但始终未能启动《维和步兵营》的创作。直到去年年底,第三批维和步兵营的出征激发了他的创作迫切性。得到广厦传媒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大力支持,加上今年正值建军九十周年,使这个题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剧情方面,《维和步兵营》有着真实的依据。宁海强提到习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成立专业维和部队的说法,以及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的维和部队体系。他与步兵营多次接触,真实的生活素材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维和步兵营》并不依赖外国大片的桥段,而是真实反映步兵营在非洲的生活。观众可以通过这部剧感受到中国军人在战乱国家如何应对现代战争的场景。

至于剧情设置,宁海强表示会有许多真实的战争场面和戏剧冲突。包括步兵营如何在交战任务区完成联合国赋予的任务、处理突发恐怖事件、维护难民营秩序等。利益冲突等设置也会让剧情更加引人入胜。

谈及这部大型项目,无疑为剧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剧组成员间的默契与协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深入到一个与南苏丹经纬度相似的地方,面对连绵不断的雨水,拍摄工作异常艰难。每天,整个摄制团队都需在雨中艰难拍摄,雨停了就立刻开工。而演员们更是身负重任,每天携带重达四十多斤的装备,还要经受严酷的训练。尽管时间紧迫,但我们在九十周年这个特殊时刻,决心向观众呈现一部高质量的作品。发给南苏丹步兵营的一些画面照片,也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赞扬。

与之前导演的作品相比,这部戏有着显著的不同。虽然是一部现代戏,但所有的环境、布景都是真实的非洲场景,包括群众演员也大多是非洲人。因为那个国度的很多东西在国内都无法找到,包括装备和维和部队所用的物品。我们与南苏丹方面每天都要进行视频互动,核对每一个细节。而且,剧中的冲突事件和现阶段处置的突发事件都将真实呈现。我们还搭建了中国维和步兵营的营区、交战区的城市街道、难民营和非洲部落,这些都是这部戏中的亮点,也是在中国荧屏上从未展示过的内容。

在品质方面,我们按照电影的制作标准来摄制,使画面更具质感。这部戏将作为联合国交流礼物投放市场,所以我们在制作时更加注重品质。这是我们第一次涉足这一题材,所以必须做到有第一次的样子。我们深入生活,打磨剧本,创作了一些符合联合国交战规则的处置事件。了解维和步兵营在非洲的更多任务也是我们的目标。

从电影导演转为电视剧导演,我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融入了新的领域。在拍摄电视剧时,我并没有丢弃电影创作的格局。过去拍摄的电视剧如《滇西1944》、《中国兄弟连》等都被观众评论为有很多电影化的元素。现在电视剧制作设备已经与电影接轨,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也促使我们不断用电影化的手法来充实电视剧制作的水准。这也是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至于《维和步兵营》是否会制成电影,我们有一部电影《中国蓝盔》也在筹备中,但因为维和题材的特殊性,我们需要慎重对待,不允许胡编乱造。

在军旅剧的表现方式上,《维和步兵营》与其他军旅剧的差异在于它的训练方式和现代战争思维的变化。战士们战争思维的训练理念在今天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剧中的训练更多地适应于国际战场上的突发事件的训练思维方式。在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下,《维和步兵营》更具有代表性。士兵除了基本的体能素质训练外,还需要接受超强的智能训练和国际化外语训练。这部戏所展示的战争模式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模式,现代化的装备如、导弹等都将展现。对人物的塑造也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林浩楠这个人物对戈睿的恶补性训练,展现了中国士兵强有力的形象。

《维和步兵营》是一部充满挑战与创新的剧集,无论是在拍摄方式、剧情设置还是人物塑造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它将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思考空间。军旅剧的创新之道:如何避免“嚼老梗”并融入时尚元素

问:军旅剧作为热门类型剧,有时容易陷入老套路,您怎样突破这个瓶颈呢?

答:就如同人们常说的,当你吃过很多传统的面食后,偶尔尝试一下粗粮,会感觉特别美味。过去,我们总是习惯大鱼大肉的丰盛,但现在,我们却开始追求清淡的素食。这种回归本真的趋势,正是我在创作军旅剧时所追求的。军事训练,过去那些熟悉的套路,在现代战争的洗礼下,可能已不再适用。步兵的传统战术在现代战争中显得捉襟见肘,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战争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沿用过去的训练方式。像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多元化一样,军队的训练方式也需要变革,以适应现代战争的挑战。这种变革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人物形象、情感关系和基层教育方式。我在多年的军事题材创作经验中,深刻认识到这种变革符合现代观众的心理需求,并在本剧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问:现在的观众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您是否会在剧中融入当下的流行时尚元素?

答:当然会。这部剧反映的是年轻人的故事,自然融入了时尚元素和年轻的语言。过去,很多人称我为“鹰派导演”,因为我拍摄的战争题材影视剧较多。但那些大多是抗战题材和战争年代的戏。而《维和步兵营》这部剧,不仅仅是训练模式和作战能力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展示了现代战争理念的转变。剧中的人物在这场变革中展现了真实的情感,年轻士兵在异国战场的无畏精神令人动容。剧中还涵盖了突发的战争事件,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维和步兵营》独特的故事线。这部剧在更大程度上是对过去军事题材影视剧的革新,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军事视角。

在这部剧中,观众可以看到军事题材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感受到军队现代化变革的脉搏,同时也能看到年轻士兵的热血与无畏。这种结合传统与创新的方式,相信会吸引各年龄层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的关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