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大数据预测发布 《诡秘
周结在分享时提到,网络文学IP改编的影视剧作品数量与日俱增,其制作水平也在持续提升,不仅在国内热门网剧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而且成为海外网络视听作品输出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的质量与效率,国内首个基于用户大数据与专家学术意见的研究报告——《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于近期发布。这份报告旨在深入探讨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的关键因素,并建立一个科学评价体系,为影视行业提供符合政策要求和市场用户检验的网络文学IP筛选指南。
该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汇聚了来自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结等业内专家的智慧。报告以社会价值与艺术品质为评价基准,通过深入研究用户评论大数据,对数千部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筛选评估。最终,成功挑选出具有极高改编潜力的46个网络文学IP。这些作品不仅具备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高度统一,还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在报告发布之前,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单元环节上,业内专家对报告的讨论稿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经过多轮修改和审定,最终形成了这份具有指导意义的报告。报告发布时,同时推出了两个榜单,其中包含了用户评论满意度排名以及潜力IP榜单。值得注意的是,《诡秘之主》等优秀IP在榜单中脱颖而出,展现了现实题材以及幻想类新题材的市场潜力。《报告》还深入探讨了网络文学作为重要文化资源的地位以及其在影视行业中的创意源头作用。随着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成为拥有海量用户的主流文化品类,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随着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的热潮,许多优秀作品如《庆余年》、《从前有座灵剑山》等备受瞩目。但也浮现了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现象。网络文学作为独特的互联网络文学形态,成为了孕育中国故事的新鲜土壤,并已经实现了对外文化输出。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估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潜力,促进网络文学与影视产业的融合,打造具备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显得尤为重要。
孟中副院长指出,《报告》旨在通过用户评论大数据,探寻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满意程度的关键问题。报告以社会价值、艺术品质与体验为一级指标,构建网络文学和影视剧两大用户满意度评估体系。其中,社会价值反映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艺术品质与体验则反映文艺作品的创作质量。
在指标得分计算上,《报告》采用用户评论大数据分析的评价方式。通过NLP技术对用户发言内容做情绪判断,并与其相关内容相联系,最终得出各项二级指标得分。在结果分析上,报告从评分和评论量两个维度综合解读。评分可以判断用户对于指标的认可度,评论量则反映作品在哪些指标上更吸引用户。
根据2018-2019年度47部优质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用户评论大数据显示,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使IP在社会价值和艺术品质与体验方面得到较大提升。这说明网络文学IP的影视剧改编是提升IP价值的重要方式,有利于IP的长期塑造。
《报告》研究发现,“人物”、“情节”、“个体激励”是影响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剧改编成功的关键因素。网络文学的“强主角”特点要求在改编过程中能否成功塑造关键人物并表现出对个体的正向激励作用,这是决定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成败的关键。
在满意度指标方面,影视改编前,网络文学作品的“个体激励”、“人物”、“文笔”以及“作者”等指标用户评论得分较高。而在影视改编后,影视剧的“个体激励”、“角色”、“题材”等指标成为用户关注的重心。其中,情节与剧情、人物与角色、类型与题材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在改编为影视剧后,这些指标的用户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评论量也是衡量用户关注点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它反映了作品在哪些指标上更吸引用户,解决了一些指标评分高但评分人数少的问题。用户最关注的网络文学要素为“个体激励”、“人物”,最关注的影视剧要素为“个体激励”、“剧情”。
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的激励、人物与情节:用户满意度调查揭示显著正相关趋势
《庆余年》领跑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用户满意度榜单
近日发布的《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报告》以两大指标体系为基础,深度分析了用户对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剧的满意度。报告以2018-2019年度的47部影视作品用户评论数据为依托,形成并发布了令人瞩目的用户评论满意度排名。《庆余年》在众多热门IP中脱颖而出,荣获榜首。
《庆余年》这部作品的成功改编背后,不仅得益于其精彩纷呈的情节设计,更在于对角色的精准塑造。原著作者猫腻巧妙地将现代思想与古代制度碰撞作为故事内核,使得小说内容超越了传统男频小说的打怪升级模式。剧集版更是扩充了对配角的描写,打造了生动的人物群像,让男频小说的整体人设更具真实感。这种创新尝试攻克了男频IP主流化的难题,成为真正具有趋势意义的剧集。
《报告》还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网络文学强调情节,影视剧强调剧情,两者的结合需要在故事核心上保持一致。这也印证了行业对于回归内容的呼吁以及用户文化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影视行业热门网络文学IP改编潜力评估榜单揭晓
为了帮助影视行业发掘更多兼具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网络文学IP,《报告》基于成功的网络文学样本IP改编案例,尝试构筑回归方程,对尚未影视上线的网络文学IP改编潜力进行科学量化评价。这一方法综合考虑了网络文学IP在影视形态中的热播程度以及其在个体激励、角色、情节三个关键指标的得分情况。
基于这一公式和其他要素的综合考量,包括与主流文化、价值观、政策的贴合度以及IP的其他形态开发情况等,最终得出了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榜单。其中,《诡秘之主》《第一序列》等优质IP在幻想类新型题材以及现实题材上表现出突出特点和市场潜力。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序列》和《诡秘之主》分别凭借惊人的订阅量和收藏量成为网络文学行业的翘楚。古代言情、历史、玄幻等传统优势题材的网络文学IP也在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现实题材的作品,占比近六成,展现了网络文学的“新生力军”正在崛起。这些作品不仅专注于特殊行业与独特主题,贴合主流价值,还贴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展现出网络文学的无限活力和创造力。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之路:从IP到荧屏的蜕变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知名编剧张巍对当下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前景发表了独到见解。他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化现象,其对现实的关照有时甚至比传统严肃文学还要深入。为了成功改编网络文学IP,作者与编剧之间的紧密沟通尤为关键。编剧在找到值得深入探索的题材突破点后,应当结合网络作者的创意,运用自身丰富的影视创作经验,共同打造新型网剧,给予观众持续的新鲜感。
正如《报告》所强调的,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的核心,是如依托互联网抓住产业趋势,创作更多优质文艺作品。这不仅关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做大做强现代文化产业,更关乎如何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这份《报告》寄予厚望,希望从业者在未来的实践中,既能遵循“故事为王、情怀至上、角色担当”的影视创作原则,也能关注网络文学IP的创作源头,挖掘新题材与新可能。将网络文学的创意和影视剧的生动表达相结合,创造既有社会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推进跨产业协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副院长、《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孟中呼吁,目前的研究仅是IP转化的初步探索。未来,期待更多的创新研究方式和手段,以更好地促进网络文学和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协调发展,探索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数字文化生产模式。
附:两大榜单揭晓
2018-2019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用户满意度榜单 Top12
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作品一览
(各榜单内作品排名不分先后)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度,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成为了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佼佼者。期待它们在未来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