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文档(《美国情报机构网络攻击的历史回
随着“斯诺登事件”的落幕,国家级网络攻击行为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在“棱镜门”曝光之后。多年来,美国相关机构利用其在技术和时间上的先发优势,针对其他国家开展网络攻击行为。为了全面展示美国情报机构在全球网络攻击活动中的行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精心编撰了一份报告——《美国情报机构网络攻击的历史回顾——基于全球网络安全界披露信息分析》。
这份报告立足于网络安全专业视角,遵循科学、客观、中立的原则。它基于全球数十家网络安全企业、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的近千份研究文献,整合了各方的分析过程和研究成果。报告通过业界和学界的实证分析,努力揭示美国相关机构对其他国家的网络攻击情况,以及网络霸权对全球网络空间秩序造成的重大破坏和威胁。
这份报告按照时间和事件的脉络,共分为13个部分。其中,报告的第一篇《网络战的开启——对“震网”事件的分析》中详细描述了美国情报机构如何使用“震网”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从而开启了网络战的时代。这一事件成为了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该篇报告详细回顾了“震网”病毒的发现过程、病毒的基本情况、传播方法、攻击目标以及病毒演化过程。来自全球各地的网络安全厂商和专家对这次攻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逐步揭开了幕后黑手的身份。其中,白俄罗斯网络安全公司VirusBlokAda的技术人员在伊朗客户电脑中首先发现了这一新型蠕虫病毒,并将其命名为“Stuxnet”。此后,美国网络安全厂商赛门铁克和俄罗斯网络安全厂商卡巴斯基纷纷发表报告,对病毒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中国的网络安全厂商安天也发布了多篇报告,分析了病毒的攻击过程、传播方式以及攻击特点。德国IT安全专家拉尔夫·朗纳更是将“震网”事件称为“网络战的教科书范例”,并详细勾画了网络战实现物理性战果的方法和流程。
接下来的第二篇《"震网"之后的连锁反应——对“毒曲”“火焰”“高斯”的跟进分析》则进一步探讨了其他病毒如“毒曲”、“火焰”和“高斯”与美国情报机构的关系。全球网络安全厂商逐渐证实这些病毒与“震网”同源,并在更早的时间就开始传播。赛门铁克、卡巴斯基等安全厂商发布了关于这些病毒的详细报告,揭示了它们的传播方式、攻击目标和特点。安天也发布了关于这些病毒的分析报告,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同源性和攻击特点。
第一篇:病毒巨头的阴影——“火焰”与“震网”的解析
卡巴斯基专家团队对计算机病毒领域的一次重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当时攻击机制最复杂、威胁程度最高的计算机病毒之一的“火焰”,其结构复杂度远超“震网”病毒,幕后团队很可能受到机构的操纵。这一发现引发了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的广泛关注。在随后的研究中,安天公司进一步揭示了“火焰”病毒的运行逻辑和传播机理,指出其比“震网”病毒具有更多模块和复杂的组件结构。“火焰”病毒与“震网”病毒之间存在同源关系,这一论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与此另一个病毒“高斯”也被发现,据卡巴斯基称,其与“火焰”、“震网”有密切联系。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病毒之间的关系逐渐浮出水面。
第二篇:超级机器的全貌——斯诺登事件深度解读
英国《卫报》率先报道了斯诺登爆料的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秘密项目——“棱镜”(PRISM)。随着文件的泄露,全球网络安全厂商开始对美国的网络空间行动展开研究。安天公司进一步分析指出,“棱镜”项目仅是NSA网络情报系统的一部分,涉及到多家美国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对斯诺登事件的研究也揭示了对中国的长达15年的攻击行动和相关技术细节。美国的一系列网络情报项目和计划也逐渐被曝光,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情报获取能力。安天公司深度解析了斯诺登泄露文件中的相关计划,并指出了美国在被动信号情报获取、主动信号情报获取等方面的能力模块。与此美国对全球的无差别攻击也被揭露出来,揭示了其强大的网络空间攻击能力。
第三篇:后门传闻介绍——美国操控加密通讯标准的阴谋
全球网络安全业界和学术界经过不懈的努力,证实了美国操纵国际信息安全标准的存在。微软密码学家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一种算法存在后门可能性。随着斯诺登的泄密文件曝光,证实了美国对密码体系的长期操控和对全球的监控行为。美国对VPN通信攻击的加密漏洞以及CIA操纵密码机生产厂商的行为也被揭露出来。这些行为动摇了互联网的技术信任基础,对全球国际关系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第四篇:固件木马的实证——“方程式组织”浮出水面
固件作为写入硬件的软件,比操作系统更底层甚至先于操作系统加载的特性使得病毒藏匿其中更加隐蔽和难以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全球网络安全产业界和学术界逐渐证实了美国利用硬盘固件完成持久化攻击的事实。“方程式组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浮出水面,引起了全球安全行业的警觉和关注。对此事件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将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这个组织的秘密和其背后的动机。
到了2015年,卡巴斯基发布了一系列报告,详细描述了名为“方程式组织”的APT组织的活动情况。这个组织在过去近二十年中始终活跃在幕后,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网络攻击组织之一。它不仅操控了著名的病毒如“震网”和“火焰”,而且在攻击复杂性和攻击技巧上更是超越了许多同行。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其威力,卡巴斯基更是在后来利用RC算法验证了NSA数据与“方程式组织”的关联。
紧接着,安天也发布了关于“方程式组织”的研究报告。他们深入分析了该组织的主要攻击平台,详细解读了关键插件的攻击技术原理,并揭示了其本地配置和网络通讯的加密算法及密钥。他们的工作为全球的网络安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到了2022年,奇安信发布了一份震撼人心的报告。他们证实了Bvp47是NSA“方程式组织”的顶级后门,并还原了其他组件配合实施联合攻击的场景。这份报告再次引起了全球对网络安全的深度关注。与此“方程式组织”已经开始尝试扩展其载荷能力到所有可能入侵和持久化的场景,无论是Linux、Solaris还是FreeBSD等服务器操作系统,无一不被其关注。针对此现象,网络安全厂商们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跟踪。卡巴斯基和安天等发布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真实样本分析,揭示了该组织的攻击能力。此后,“方程式组织”的作业方式逐渐被揭示,他们利用精细化模块实现前后场控制、按需投递恶意代码的方式让人震惊。
第一篇:安天揭示的准APT攻击事件与Cobalt Strike平台的崛起
在2015年的一场针对中国机构的攻击事件中,安天发现了攻击者使用Cobalt Strike平台生成的Shellcode,并依托信标模式进行通信,试图实现对目标主机的远程控制。在当年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 2015)上,安天对该事件以及相关的主要商业化网络武器如Regin和Cobalt Strike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Cobalt Strike创始人拉菲尔·穆奇的军方背景揭示了美军网络技术和能力的外溢及其破坏性。
第二篇:Cobalt Strike的滥用与Egregor勒索软件的出现
据美国安全公司Proofpoint的调查,Cobalt Strike在威胁行为体中得到了广泛滥用。数据显示,相较于上一年,其在2020年的使用率增加了高达161%。在短短几年间,有高达15%的滥用攻击与已知的黑客组织有关。美国网络安全公司Sentinelone的分析显示,Egregor勒索软件的主要传播方式正是通过Cobalt Strike。奇安信的监测也发现,“Blue Mockingbird”威胁组织利用Telerik UI漏洞攻陷服务器后,便安装了Cobalt Strike信标并盗取系统资源以挖掘门罗币。
第三篇:“拱形”计划的曝光——美国情报机构对网络安全厂商的监控行动介绍
斯诺登于2015年披露了美国情报机构实施的“拱形”计划,该计划旨在利用入侵全球运营商的能力监控全球网络安全厂商和用户间的通讯。其中涉及卡巴斯基等反病毒厂商以及中国网络安全厂商安天在内的全球重点网络安全厂商。分析认为,“拱形”计划的目的包括获取用户样本、为TAO提供样本资源以及监测反病毒厂商的处理能力。多家美国媒体纷纷刊文描述该计划的细节及其影响。虽然监控名单引发部分企业的不安,但安天表示泄密文档主要是情报机构在公网信道监听获取的邮件信息,并非针对安全厂商的网络系统和产品攻击。这一监控行动加剧了全球安全产业的裂痕和猜忌。
第四篇:破窗效应——对“影子经纪人”和维基解密泄露数据的深度分析
“影子经纪人”和维基解密泄露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美国NSA和CIA两大情报机构网络军火库的真实面目。前者曝光了针对网络安全设备的攻击装备、全球服务器攻击列表清单等网络武器装备库信息,后者则曝光了CIA网络攻击活动的秘密文件。这些泄露的文件揭示了针对多个国家的长期网络攻击活动以及庞大的攻击装备库信息。全球网络安全学术界和产业界纷纷开始整理和分析这些泄露的资料,并得出了关于NSA和CIA网络作业体系的核心模块信息。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和全球网络安全行业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一系列重要的网络安全事件和网络攻击行为。从安天发布的关于美国网络空间攻击与主动防御能力解析的系列报告,到卡巴斯基对DSZ中的DarkPulsar后门的研究,再到以色列安全厂商Checkpoint对DSZ组件的分析,以及360对CIA和NSA攻击组织的披露,网络安全的边界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网络安全领域,方程式组织频频发动攻击,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安天基于影子经纪人泄露的资料,成功复盘了方程式组织攻击中东最大SWIFT金融服务提供商EastNets的完整过程,揭示了美国攻击的中东技术设施的详细过程。美国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方面,利用其优势干扰和打压正常的国际交流,企图控制网络空间的安全格局。对此,全球的网络安全厂商和学术人员不断在国际会议和论坛上揭露美国的网络行为、意图和活动。
除了这些公开的揭露和分析之外,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限制和打压他国网络安全厂商。其中包括禁用卡巴斯基的软件产品,运用实体清单制约中国企业的发展,对曝光美国网络攻击行为的他国安全企业施压,以及对网安企业另册排名并据此打压等。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国际秩序和市场规则,也损害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消费者的利益。
面对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和网络攻击行为,全球网络安全行业需要更加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应对挑战,保护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加强研究和分析,同时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网络安全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开放、稳定的网络空间。自2019年起,备受瞩目的“网络安全500强”名单被全新的“网络安全公司热门150强名单”所取代,这份榜单聚焦于欧美厂商。到了2020年9月,Cybersecurity Ventures发布了中国网络安全领域的璀璨明珠——中国最热门、最具创新性的网络安全公司名单。这份名单汇聚了安天、奇虎360、奇安信、山石网科、安恒、深信服和微步在线等20家顶尖企业。引人瞩目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企业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卓越表现引起了美国相关部门的关注。在2022年的USCC听证会上,专家依据这份名单,向美国商务部、财政部提出建议,将这些优秀的中国企业列入实体名单和制裁名单。这一消息不仅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充分证明了这些中国网络安全公司的实力与影响力。客户端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