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山地(如何看懂中国第一山地省的多彩文
贵州,这片土地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令人惊叹不已!作为中国第七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庆祝之地,贵州以其独特的山地风光和多彩文化吸引了无数目光。
作为中国的“山地公园省”,贵州以其丰富的自然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而自豪。拥有位居全国第一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贵州的125.8万座山头见证了古老村落与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塑造了千姿百态的“文化千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两汉时期的夜郎文化,欣赏到绚丽多彩的银饰与大歌,目睹山川间千人千面的地戏傩,还可以追寻革命年代的辉煌历史。
贵州的山川地貌多元而壮丽,地势起伏跌宕,水道纵横交错。乌蒙山与大娄山宛如两条巨龙,托起贵州海拔最高的第一级台阶,这里承载着贵州人文的悠远轮廓。第二级台阶的中部丘陵山川,是人事物象交融沉积的地方,孕育出大明风华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向北、向东、向南延伸的第三级台阶,是山川如波浪汹涌,沟通中原、巴蜀、岭南等地的文脉,汇聚成一个个人文洞天。
那么,贵州这宏大的山地省文化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贵州高原是中国南方最年轻的土地之一,经历了亿万年的时光塑造和多次地质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截断大气环流,庇护着贵州这片绿宝石般的土地。大规模的地层抬升与云贵高原上的气团相合,塑造了贵州独特的气候环境。在这片土地上,喀斯特地貌、绿宝石般的自然景观以及地球的记忆博物馆等称号都在彰显着贵州的独特魅力。
作为华夏统一历史进程的产物,贵州作为一个省的诞生也与明代有关。明代的屯兵征云南,使得贵州作为西南枢要的地位愈发重要。此后贵州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省份。行走在这片大地上,你会被每一处山水峰峦所展现的时空变幻所吸引。从海百合到鱼龙等古生物化石的代表更是让人感受到贵州作为地球记忆博物馆的魅力。
贵州这片土地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壮丽的景色,还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无论是其独特的山地地貌还是多彩的文化传统都让人为之倾倒。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去欣赏、去品味其中的美好!在明铸就北方边关、平定南方大地的历史长河中,贵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十三个行省崭露头角。被誉为“滇楚锁钥、黔东门户”的镇远古城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最初的贵州省域由湖广、四川、云南三大行省分化而来。在随后的三百年里,多个地区相继加入贵州,使得贵州省域面积扩大了近三分之一,最终在清乾隆年间基本定格。这一历史变迁不仅反映了地理版图的演变,也奠定了贵州基本文化架构的基石。
贵州文化的关键词在于多彩,这是由古今四方的文化在贵州这片热土上会师交融的结果。中原文化的广纳百家、巴蜀文化的闲适从容、湖湘文化的瑰奇浪漫、民族文化的繁丽多姿、夜郎文化的旷古神秘、两汉文化的悠远中正……共同塑造了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那么,贵州人从何而来?他们是什么?洪荒年代的史前“贵州人”、中国古代四大族群的迁徙、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不断涌入贵州的汉族移民,以及游历贵州的天下精英,共同构成了贵州人的主体。今日的贵州,群山中的万桥飞架联通世界,使得这个主体更加多元丰厚。
源自中国古代四大族群的贵州民族多姿多彩。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在今天的毕节、六盘水、黔西南、黔北一带的高原山区,就有“贵州人”闪亮登场。由黔西观音洞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遗迹,记录了他们的生活轨迹。他们是中华远古文明南方的主力,执起南方文明的火把。
自商周秦汉以来,贵州成为兵家不争之地,安宁祥和。中国古代四大族群在贵州的演化历程形成了如今的十八个世居民族的共生格局。汉族移民也是这一格局的重要部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蔡、宋遗民到明代的屯军移民,他们为贵州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众多文人墨客和旅行家也为贵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李白、孟郊、刘禹锡等大唐诗人的诗篇流传千古,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开创心学,徐霞客则以足迹丈量贵州大地,勾勒出黔地胜景。
如今的贵州,已经成为世界级热门目的地。探访文化的学人、避暑游冬的“候鸟”、铸就万桥飞架的建设者……都可以在贵州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追忆古今、惬意游赏或大展身手。无论何时何地,贵州都是一个文化百家汇流、广纳八方的宝地。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千人千面”文化面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贵州热烈当代文化的代表——“村BA”。
贵州文化的多彩魅力,源自“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两大精神原色的交融。贵州人长期安居于山野之间,面对时代的浮躁喧嚣,他们自带守和不争的出尘逸远。历史上的移民大潮为贵州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交融,使得贵州文化在跨越千山万水的过程中,于国家兴亡之际拼搏奋起,成为文化生发的无限动力。
在这片山地公园省,不同历史阶段里,随着道路的逐步开拓,藏在大山褶皱里的文化宝藏也被逐渐发现,灿然生辉。从秦汉时期的“五尺道”“南夷道”,到元代的“站赤”、明代的五大驿道、清代的水陆交通,再到如今的万桥飞架,贵州的文化舞台也随之不断扩大。
在贵州的西部高原山地,气候湿润、喀斯特洞穴众多,这里正是生灵繁衍的绝佳场所。贵州最早的文明之光在这里闪烁,旧石器时代的史前文化毫不逊色于黄河流域的原始文明。在水城硝灰洞和盘县大洞,人们用更先进的 “锐棱砸击法”制作出众多锐利石片,实现了一次技术革命。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兴义猫猫洞已经出土了大量精致打磨的石器与骨器,展现出上古时期的技术水平。
随着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到来,贵州先民们开始广泛地在江河干流及其支流“逐水而居”。他们与湖湘的文化聚落产生了沟通,展现了南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在贵州西北角,有一条西南文化大走廊,这里成为了秦汉时期贵州文化舞台的主角。随着汉代的“高速公路网”进入贵州,夜郎古国与西汉相遇,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和文物。
探秘贵州博物馆之宝——东汉铜车马,揭示西南锁钥的文化魅力
贵州,这片黔北大地,孕育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东汉铜车马,其细节精美,世间罕见。随着我们的视线,一起走进《冬日的贵州有多美》的风物之旅。
贵州,作为西南通路上的重要节点,历经千年,在经济、文化上逐渐积淀。南宋时期,北方马道断绝,于是朝廷在西南开设马市,黔西北乌蒙山区的好马,经由黔中、黔北,便可进入广西和四川的马市,为北方战事提供助力。茶马古道,亦是一条文化的通路,见证了贵州崇山峻岭间的文化流通与交融。
回溯历史,我们不禁要问,贵州如何从群山之间的“不争之地”蜕变为“国之藩篱”,在华夏舞台上迎来高光时刻?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公元1257年,这一年,杨氏土司与南宋朝廷合力修建起海龙屯堡垒,成为宋元时期的咽喉重地。此后,贵州逐渐在国家战略中崭露头角。
贵州的文化根骨,亦体现在其地方自治的羁縻制度上。唐代时,乌江以南的贵州地域实行了“地方自治”的羁縻制度,这种兼容并包的特有制度让贵州的千山万水之间仪制宽松,居民生活从容。杨氏土司墓葬群便是此时贵州的文化珍宝,墓葬里精致的宋瓷、金银器以及石刻都沉凝着贵州悠长的岁月。
而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更是被誉为一部活的“黔中通史”。这座包含2192座墓葬的墓群,蕴藏着跨越1400余年的族群交融与多彩汇聚的历史。从朴实无华的生活用具、风格迥异的银饰金妆到异域风情的宝石玻璃,都能让我们窥见历史的痕迹。
贵州,这片连接滇黔、湖广与中原的神奇土地,历经岁月的沉淀,孕育出独特的人文魅力。滇黔大道的全面打通,如同一条历史的长河,从湖南西部经浣水奔流而来,为黔中腹地带来了丰富的养分和深厚的人文积淀。镇远古城,作为这条要道上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无数中原财粮风物的流动,也见证了缅甸使节的往来,成为一座重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摄影镜头下的贵州,展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镇远古城的文化通道祝圣桥、青岩古镇的明清商贸文化、留存至今的214处会馆,都见证了贵州商贸文化的繁荣。秦商聚茅台,川盐走贵州,四大口岸的兴盛,让贵州的风物驰名中国。
贵州的建筑文化,更是古今中西的无尽融合。从刘氏宗祠、飞云崖月潭寺到石阡万寿宫,每一处都展现了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风物流变之间,贵州以其广纳世界的气度,滋养了山地民众,让辣椒、酱酒、茶叶等风物在中国乃至世界闻名。
商贸的兴盛和家园的建设,也推动了文教的积累。王阳明在贵州的三年,不仅有龙场悟道,更有“黔中王门”弟子在贵州各处兴办书院,散下文教星火。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江东之主持修建了甲秀楼,这座贵阳的重要人文地标,见证了贵州文教的兴起和人才辈出。
晚清以来,贵州文教更是厚积薄发,如同喀斯特瀑布激流迸发,遥挂九天。安顺文庙的石柱镂空雕刻独步全国,小小一个遵义沙滩村就诞生了郑珍和莫友芝等“西南巨儒”。这便是此时贵州人文的兴盛。
贵州,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商贸、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积累和独特的魅力。这里的人们用智慧和勤劳,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无数奇迹。今天,贵州正以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丰富的资源,向世界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商贸兴盛,人才勃发,文化积蕴,贵州正在近代的百年风云变幻里,以一阵文化新风惊动世间。贵州——文化千岛,历史丰碑
在兴义老城西南隅,笔山书院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辉煌。这里孕育了众多影响中国的人物,如张之洞、丁宝桢等,他们走出贵州的灵山秀水,声名动中国。
贵州,在近代工商业发展中崭露头角。文通书局,开创贵州出国沟通技术人员与采办机器的先河,与全国重要出版机构并列。抗战时期,众多学术名家汇聚贵州,掀起一阵文化新风。贵州的纺织、丝绸、酿酒工业也在此时期纷纷兴起,为后世贵州茶酒文化添上一抹亮色。
贵州的历史,更是充满家国情怀。每一个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节点里,都有贵州人的身影。从公车上书到辛亥举义,再到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生命线”,贵州人民始终奋勇向前。1935年的黔北重镇遵义,红战士与贵州人民共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留下丰厚的红色文化积淀。
多山的贵州,是诸多民族的聚居地。这里有18个世居民族,他们在这里开拓出独特居所,让贵州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活态民族文化保存最为丰富多样的地区。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居全国第一。这里的山水、衣饰、佳节都展现出贵州独特的魅力。
在贵州,山水有灵境。你可以看到天在田中,人行其上,苗乡吊脚楼、侗寨的鼓楼与风雨桥在云雾青山里层层叠叠。
在贵州,衣饰有千面。衣饰是贵州民族同胞的活的史诗,一件节日盛装可饰有山川大地、日月江河。
在贵州,处处有佳节。贵州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节日,万人以上参与的大型节庆有二百多次,是中国最生机勃勃的节日海洋。
贵州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这里有着独特的山水风光、民族文化和节日庆典,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积淀。贵州的文化千岛之美,让人流连忘返。在贵州,佳节盛事如诗如画,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摄影师的镜头被定格下来。图1的白族火把节、图2的苗族牯藏节、图3的岜沙苗寨芦笙节,每一个节日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的独特风情。
这里有着“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热闹氛围。贵州的春夏秋冬都有属于他们的节日庆典,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节日也在焕发新的活力。比如说,篮球、足球这些世界级运动在贵州的山野间也举办的如火如荼,展现出贵州人民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再来看另一组图片,图1的姊妹节、图2的独木龙舟节、图3的斗牛节,每一个节日都彰显了贵州文化的丰富多样和独特性。贵州的文化高原,真的是当惊世界殊!
贵州的文化,根植于大地,源于生活,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可小觑的文化能量。古老的传承和时代的呼声在这片土地上交融激荡,生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
贵州,已然今非昔比。这里不仅是西南综合交通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更是成渝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的交汇之所。一个个新的称号,昭示着这片高原热土的未来可期。
那么,贵州文化的魅力究竟何在?她悠远如地球数亿年的生命长歌,浩大如五千年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热烈如万人奔跃的时代鼓点,深切如令人流连的生命家园。贵州的文化,是一种生态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古老与现代的交融共生。
说起贵州文化的根基和基本脉络,不得不提山地。古今天下的贵州人,在山地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面貌。贵州的山地文化,如同一座座文化的孤岛,每一座山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一驾铜车马、一根辣椒、一个傩戏面具,都潜藏着贵州文化的特质。
贵州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价值巨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精神。而贵州文化的底层精神,是那种深深的家园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种精神,是贵州文化的核心,也是贵州人民的精神风貌。
贵州的文化,是一种源自大地、源于生活的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古老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文化。这种文化,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家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