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探源_奇闻趣事网

端午节探源

奇闻趣事 2024-12-21 10:43www.bnfh.cn奇闻趣事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美味的粽子,同时也不忘通过手机电脑与亲朋好友分享节日的祝福。在众多的祝福信息中,我们常常收到关于端午节起源的提醒,称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不能用“快乐”来祝福,而要说“安康”。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跟随国家主流媒体的报道,一起探寻端午节的真实起源。

资料图显示,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的油墩街镇,漳田渡的龙舟在湖上竞技,热闹非凡。当我们谈论端午节时,“吃粽子”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话题。当我们深入探讨“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时,答案却并非只有“纪念屈原”这一种。

端午节有许多别称,如“重五”、“重午”等。“端”字在古汉语中有开头、初始之意,因此“端午”便是“初五”的意思。据统计,端午节的叫法多达二十几种,其中一些名称如“地蜡节”、“五蛋节”等显得颇为生涩。

尽管端午节如今被庆祝得欢乐祥和,但其起源却并非如此。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农历五月蚊蝇滋生、百病盛行,人们认为这个月份是毒月,而第五日更是毒月中的恶日。那时,甚至有人认为端午出生的孩子都不吉祥,应该被抛弃。例如,东晋大将王镇恶,就是因生于端午,祖父才给他取名叫“镇恶”。

那么,我们常说的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是否和屈原有关呢?其实也未必。据考证,龙舟竞渡的习俗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而关于粽子的最早文字记载出现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显示食粽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

目前,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文献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但那时屈原已经去世750年以上。可见,把端午节视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是后来的附会之说。实际上,端午节的起源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节日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今天,当我们庆祝端午节时,不妨深入了解这一节日的多元起源和丰富内涵。无论是吃粽子、赛龙舟,还是佩香囊、采药等习俗,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期待这个节日不断发展和创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