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之谜上古遗存千年不朽,三大悬疑至今难解_奇闻趣事网

悬棺之谜上古遗存千年不朽,三大悬疑至今难解

奇闻趣事 2024-12-19 10:49www.bnfh.cn奇闻趣事

在我国南方的古老少数民族地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墓葬方式——悬棺葬,令人惊叹不已。这种方式是将逝者的棺木高高悬挂在悬崖峭壁上,让人站在下方仰望,常有惊心动魄之感。

这种独特的墓葬形式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等省份,甚至在北方的山西宁武也有少量踪迹。其主要集中在福建武夷山地区以及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威信等地。

各地发现的悬棺,年代各异。福建武夷山地区的悬棺大多采用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年代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而在四川珙县、兴文一带的悬棺,则主要是元明时期的长方形棺木,上面覆盖着人字坡盖。

由于这种墓葬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土葬,其建造过程极为危险,因此人们推测,这种悬葬形式可能在古代的贵族中更为盛行。

那么,这种神秘的悬葬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何尸棺能够“飞”到高高的悬崖上呢?

据畲族传说中的故事,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特殊的身份,选择了悬葬的方式。他的儿孙们将他的棺木置于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岩洞中,形成了畲族的悬棺葬习俗。这一习俗被后代沿袭至今。畲族的“畲”字也蕴含了这个故事的意义。古代南方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悬棺葬习俗是否也源自这个传说呢?我们不得而知。

有一种观点认为悬棺葬是落土而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实质上是将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一种变化形式。另一种说法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的岩居生活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既然生前居住在岩洞里,死后也应该回到原处安葬。还有一些观点认为悬棺葬习俗与一些善于造船和用船的民族有关。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并未离开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将棺木置于水旁的悬崖峭壁上是为了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对尸骸的伤害,使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这些观点为我们揭示了悬棺葬习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无论其起源如何,这种神秘的墓葬形式都为我们展现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信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