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银河系边缘探测到罕见的极超新星爆炸
在宇宙初期的璀璨画卷中,一场罕见且巨大的恒星爆炸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这种爆炸的威力,竟比普通超新星爆炸还要强大十倍,照亮了整个星系的夜空。
科学家们称这颗恒星为“磁力旋转超新星”,它的亮度是常规恒星的十倍,能量充沛。不同于大多数宇宙恒星以普通超新星的方式结束生命,这种古老的恒星爆炸在生命的终章留下了独特的元素,这些元素有可能孕育出新的恒星。
根据《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这颗爆炸的恒星拥有巨大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几十倍。它快速旋转,并拥有一个强大的磁场。当这样的恒星走向死亡时,会经历一场猛烈的爆炸,崩溃成一个密集、能量充沛的外壳。这个外壳熔化原始恒星的简单元素,形成一个超重的“物质汤”,这是恒星的爆炸性死亡过程,此前从未被人类发现。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天文学家大卫·杨及其团队在银河系边缘发现了一颗遥远的恒星——J2。这颗恒星含有一种奇异的化学混合物,只能通过这种罕见的极超新星爆炸来解释其存在。这颗恒星距离太阳约7500光年,位于银河系的光晕之中,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的13亿年内。
研究人员利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巨型麦哲伦望远镜上的特殊仪器进行勘测,仔细分析了J2恒星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与大多数已知的古老恒星不同,J2恒星中铁的含量极低,而重元素的含量却异常地高。
中子星合并理论曾解释了早期宇宙中类似恒星存在重元素的原因,但J2恒星包含如此多的“额外”重元素让研究人员感到困惑。研究报告的合著作者、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Chiaki Kobayashi表示,唯一的解释是一次特大爆炸事件——被快速旋转和强磁场放大的超新星爆炸。这次爆炸产生了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稳定元素。
这一发现不仅仅是一个壮观的景象。这种难以置信的爆炸一定发生在星系形成的早期阶段,导致了J2恒星的诞生。这表明极超新星可能是早期宇宙形成恒星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证实这一结论,研究人员还需要对同样古老、结构奇特的恒星进行勘测分析。这一发现将为我们揭示宇宙的早期演化提供重要线索,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