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已被印度申遗6次,理由竟是里面有“象”
近日,印度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波让人惊愕的浪潮,竟然向世界联合国申请将中国象棋列为他们的文化遗产。这一新闻瞬间引爆了中国象棋界,让人不禁感叹:难道印度要将中国象棋据为己有?
没错,你没看错。印度已经申请了多次,虽然每次都未能如愿以偿,但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对此,联合国的回应简洁明了:“汉字认识不?”中国象棋上的兵种都是用汉字标注的,这无疑是印度申遗的最大障碍。
印度似乎有着自己的逻辑。他们辩称,中国象棋里有大象,而大象起源于印度,因此中国象棋也是源自印度。这种逻辑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印度仍在坚持。
为了证明中国象棋是“舶来品”,印度提出了两条看似合理的“铁证”。其一是波斯象棋起源于印度,然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逐渐发展成了中国象棋。其二是中国古代没有大象,因此无法创造象棋。这些观点都被象棋特级大师王斌一一击破。
王斌是江苏省著名的象棋特级大师,一直致力于在东南亚推广中国象棋。对于印度的说法,他感到十分搞笑。他明确指出,战国时就有关于象棋的记载,而且中国古文献中也有关于大象的存在。至于印度提出的中国没有大象的观点,更是站不住脚。王斌表示,中国古代确实有大量大象分布,并且三国时期就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印度的观点显然站不住脚。
印度在申请将中国象棋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尽管最终未能成功,但他们却已经在这场全球象棋文化的争夺中占得先机。他们的行动似乎在向世界传达一种信息:无论结果如何,印度对弘扬象棋文化的执着追求始终引人注目。
就如同棋局中的一步棋,印度看似荒诞的申遗举动背后实则隐藏着深远的策略与思想。尽管在某些看来这可能是一种戏剧化的举措,但他们正是通过此举凸显出印度对于象棋文化的重要性,使其在象棋的文化遗产领域取得了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一策略就像棋局中的一场较量,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每一步棋都蕴含着智慧与策略。他们巧妙地将象棋与印度的文化连结起来,以此为平台向全世界展示印度独特的文化底蕴与魅力。无论其他对手是否申请象棋的相关非遗,印度的这一举动已经使其在全球象棋文化的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种策略不仅展示了印度的智慧与远见,更让人们对印度的文化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