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来源的科学解释_奇闻趣事网

火种来源的科学解释

奇闻趣事 2023-04-28 18:03www.bnfh.cn奇闻趣事

火种是一种可燃物的名称,早在远古时期,因为雷电等原因造成了森林大火,才有了火,后来原始人发明了磨擦生火的取火方式用石块敲击,或者用钻木取火等方式,将可燃物点燃后发出的亮光作为火源,然后用干藤将其保存,下次用它来引火,就叫做火种。

火是饮食烹饪任之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饮食文化。在火没有诞生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自火诞生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之发明者,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 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

《尸子》“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按阴阳五行说,火生于木,故燧人用木取火。《路史》中说,燧人是观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钻燧。“辰心”,按古人所说为“心宿”,即“大火星”。所谓“五木”,是指当时认为五种应天时可以取火的木材。即“榆;柳青,故春取之;枣杏赤,故夏取之;桑柘黄,故季夏取之;柞(木酋)白,故秋取之;槐;檀黑,故冬取之。

燧人作钻燧取火后,其钻木工具称燧,后人又发明利用金属向太阳取火,于是又有“木燧”和“阳燧”之分。《淮南子》记“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燧,金也。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余,有顷,焦吹之则得火。”《古今注》“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景倒,向日生火。”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