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有哪些讲究,中元节有哪些禁忌和讲究_民风民俗

鬼节有哪些讲究,中元节有哪些禁忌和讲究

民风民俗 2023-05-17 12:33www.bnfh.cn民俗风情

关于中元节的讲究和忌讳,还是有一些。中元节就是民间所谓的“鬼节”,传闻说七月份鬼门会打开,特别是七月十五这天,有可能会带走很多人去阴间,所以大家对中元节会有敬畏之心,各地的习俗不同,在我们地区讲究并不是很多,从老辈上传下来的主要有下面几个禁忌亊项。

1、中元节有哪些禁忌和讲究?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敬鬼神之节,据说这天阎王爷,禁严的地狱之门大开,允许那些孤魂野鬼回阳间,接受香火供果与祭祀之食物。按照传统习俗,这天人们上午十点过后,家中都会摆上供果,香烛,米酒,为家中逝去的亲人用餐,并为他们捎上冥钱,冥金山,银山,轿车,楼房,衣物,美女等祭祀用品,愿亲人在阴间过着美丽幸福的生活,逝去的亲人们受过供品之后,在下午3点以后,要如约陆续返回阴间,否则阎王爷会对违规不返者严惩不贷,

据说这天人们一大早醒来,不准讲鬼话,不准说怨鬼魂之语,无事尽量不出大门,不准中午去别人家就餐,免得鬼魂误认为是同伴,应邀你一路同行返回地府,这天尽量不穿青衣裳,出门在外千万要不捡路边东西回家,不捡冥币,吩咐小孩不要拿路边别人祭品带回家,以免鬼神转身追讨,到了晚上夜深人静之时,遇到外头有人叫你名字,千万别答应,以免鬼神招魂叫你魂魄一起回阴曹地府,无论白天晚上遇外头有人叫你名字,你不明真相就别乱答应别人,怕厉鬼叫魂,到时你不死也要遭遇上一场大病,形同阎罗殿走了一场。

2、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又叫中元节,民间有哪些习俗和讲究?

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到了中元节,如果是自己的父母都去世了,出嫁的姑太太们都会回到娘家,给去世的亲人上坟烧纸,有的带着时令水果,熟食烟酒,到坟头上祭典。出嫁的姑太太们,如果和娘家的哥嫂侄子侄媳处的融洽,走动的好,姑太太们就会提前几天回娘家,感觉娘家的味道,和久别的乡邻唠唠家常,趁机会也能和一样失去爹娘,出嫁到四面八方的闺蜜们见上一面,

相反,和哥嫂处的不好,懒得进家门的姑太太也有,自己到爹娘的坟上大哭一场,业障深重地又返回自己的婆家。如果自己的双亲,只是其中之一去世了,出嫁的闺女都会提前一天,在7月14日就上坟烧纸了。作为儿孙,大部分是在中元节的早上,到去世的祖先坟上烧纸,村里有一个很直正的中年男子,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他给姐妹们定下了上坟的规矩,到坟上不许哭天抹泪,因为死人哭不活,哭是在婆家不舒心,或者是娘家招待不好,所以说,兄弟姐妹趁这几个上坟祭祖的日子,高兴地聚聚,重温手足同胞之情。

3、很快又到中元节,有哪些禁忌?

中元节,不是太大的节日,无论从民间到官场都不是很重视,在北方,中元节纯属鬼节,也就是祭奠一下祖宗,也不是很全面的,一些人顾不上就不回去了,因为必定是一年的关键时候,无论各行业都在火热朝天的进行中,谁也不愿意中断事业,还有在雨季,长途出入也不方便,居家的人们祭奠一下祖先,再外的人也就遥祭一下而已。我们汉民族有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冬至,而清明和冬至是从节令过的,清明尤为重要,出门在外的游子都回家祭奠祖先,国家也组织单位学校纪念一些为国家做过重大贡献,或者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烈士,因为清明祭奠祖先烈士是传统,这与自然也有很大关系,清明百草初生,田野空旷,

蜗居一冬天的人们不但祭奠祖先,出来也放飞心情,中国文化来自于祭奠,究竟祖先能不能感觉到另当别论,祭奠祖先烈士英灵是凝聚人心,这个时候无论什么派别,还是什么行业,为了做好一件事就是祭奠,也跟现在树立什么榜样让大家学习同工异曲。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活动,所以祭奠文化源远流长,到了中元节,一年之中,各种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谁也不愿意中断,田野百草丰茂,本身也是进入田野很困难,所以很多出门的人在他乡进行遥祭,

那么中元节许多坟头得不到真正的祭奠,传说中中元节就有孤魂野鬼在游荡,禁忌里面说这一天不要有招鬼的动作,比如天黑了不要打口哨,不要有人喊你名字就一口答应。晚上不要带小孩出门,不要晚上照镜子,要不镜子里面能看到鬼,不要去坟场等等之类,要不就会有鬼上身或者被鬼勾魂去了,不管这里传说是不是真实,我们能避免还是要避免,以免自己某些方面不顺利起疑心。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