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起名叫王蟒,古代为什么允许名字带龙_民风民俗

为什么起名叫王蟒,古代为什么允许名字带龙

民风民俗 2023-05-17 12:32www.bnfh.cn民俗风情

抖音为什么叫抖音,不叫抖图或爽音。这样吧,我们来看看从古至今龙的主要“工作”吧,弄明白这个,就知道为什么普通人名字里可以有龙,龙是被现代人捧起来的,在古代的地位真没那么高,在《山海经》当中,有一条著名的“应龙”,在黄帝和蚩尤掐架的时候,应龙出阵,干掉了蚩尤和夸父,立了大功——所以,这时候应龙是黄帝的“打手”。

1、古代为什么允许名字带龙?

龙是被现代人捧起来的,在古代的地位真没那么高!这样吧,我们来看看从古至今龙的主要“工作”吧,弄明白这个,就知道为什么普通人名字里可以有龙。在《山海经》当中,有一条著名的“应龙”,在黄帝和蚩尤掐架的时候,应龙出阵,干掉了蚩尤和夸父,立了大功——所以,这时候应龙是黄帝的“打手”。黄帝晚年的时候,发明了鼎,

然后一条金光闪闪的龙就飞了过来,然后拖着黄帝就上天了。这就是著名的皇帝乘龙升天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时候的龙,是“座驾”,再说说著名的“十二章纹”,大概从周代就形成的十二章纹,延续了整个帝制时代,是服饰等级的标志,从帝王到百官,都要严格遵循。十二章纹就是十二种图形(历代有所不同,所以实际上有十六种),其中包括日月星辰等,还有龙,

不过要说明的是,在十二章纹当中,这些图案本身是平等的,没有说谁更重要。也就是说,龙这时候这是服装图案之一,可能大家觉得“龙”是皇家专属,主要是从影视剧中看到的吧?其实,在元朝以前,不仅“龙”没有在衣服上占多大地方(十二纹章大家平等的嘛),甚至根本没把黄色作为皇家专用颜色。那时候的服装颜色,黑色和红色倒是很流行的,

元朝以后,明清时期,才开始在皇帝的“朝服”(不是平时穿的常服)上出现醒目的龙。(宋朝皇帝的服装就很“简洁”)(不要觉得上一幅是懒得画图案,看这个宋徽宗皇后的画像,衣服多漂亮)实际上,龙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象出现,并不太代表它很尊贵或者有很大的忌讳,比如说清朝皇宫中除了龙袍,还有龙椅,还有碗筷甚至蜡烛等东西上,都有可能出现“龙”,就跟商标一样。

这意味着什么?龙天天被坐在屁股底下?所以,就算在元明清时期,龙也仅仅是“形象”属于皇家专用(本质上是扩大范围的“座驾”),“龙”这个字是无所谓的,所以在民间,只要不干明令禁止的逾越等级的事情,比如衣服上画个龙,比如在自己的凳子地下雕刻上龙,没有这么多讲究。于是,大家的名字里有龙,很正常,(《西游记》神仙聚餐还大量食用龙肝凤髓呢!)对了,大量的野史笔记中,还有“坠龙”的传说,作者也完全不怕被朝廷追杀。

比如说《西游记》里,神仙们还专门吃吃“龙肝凤髓”,《封神演义》中的哪吒还把一条龙扒皮抽筋呢所以,在古代,龙并不是这么尊贵的,没这么多忌讳。不信大家看看《康熙字典》,里面对“龙”有详细的解释,龙还是山名、官名、人名、复姓、玉名、草名到了近现代,龙才被捧这么高,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并不是十分遥远的事情,这个是出自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

2、老子为什么叫老子?

老子的“老”是以寿考而论的,所谓道家学派的人,以“自隐”为能事,生平事迹多模糊不清。比如很多书上说老子骑牛西去,不知所终,换本《庄子》却说“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都有人亲自去吊丧了,怎么能说是不知所终呢?老子的称呼和身份,也成为一个谜团,譬如,李耳、老子、老聃、老莱子、太史伯阳、太史儋这么多人里头,谁是他?谁又不是他?,老聃的“聃”字,本意是指下垂,引申义是老貌,基本上和“老”的意思一致。

葛洪《神仙传》中说“老子惊怪,故吐舌聃然,遂有老聃之号,”这是后人的附会之辞。而太史伯阳也不是他,这位太史,大抵是西周幽王时人,汉代的神仙家为了论证老子的长寿,故意攀扯附会,把主要活跃于春秋后期的老子与西周末期的伯阳混为一谈,后世以老子字伯阳,这种说辞起码在汉末就很流行,比如《世说新语》中小时候的孔融去见李膺,自称与李膺是亲戚,后来如此解释——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