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传说是怎么来的,七夕是怎么来的_民风民俗

七夕的传说是怎么来的,七夕是怎么来的

民风民俗 2023-05-16 15:10www.bnfh.cn民俗风情

很多人都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是非常浪漫的节日,那么七夕的由来与传说到底是怎样具有传奇色彩的呢。美丽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因为有一条“爱情”的主线,善良的人们宁愿把鹊桥相会的夜晚定为情人节,也是合情合理的了,七夕的由来与传说古时“七夕”风俗图,蛛网乞巧。

1、七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故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代词人秦观的名作《鹊桥仙》,借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给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七夕节日,增添了更多的遐想。提到七夕节,自然不能不提到牛郎织女,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这个传说据考证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东汉之后传入宫廷,才有了七夕节的名字,

宫廷中宫女众多,逐渐演变成以穿针为代表的乞巧、斗巧活动。这些活动也随着官方的推动逐渐地扩散到民间,七月七日也就有了“乞巧节”的名字,由于参与活动的多是女性,特别是很多待字闺中的少女,故此这一天也被叫做“女儿节”。而对于男人来说,这一天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因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

2、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数年千年前,生活在北半球各地的古代人仰望夜空,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一颗特别耀眼的星星,它闪烁在银河西岸,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年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夜晚都能看到它高悬空中。我国劳动人民为这个全天空独一无二的亮星星,设计了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身份将它看成一位坐在织布机旁的女子,叫它“织女星”,织女星与其附近的两颗小星,被古人打包称作“织女三星”。

不幸的婚姻在银河的东岸,织女星的斜对面,还有另一颗抢眼的亮星,我们的祖先,觉得它与织女星遥相辉映,却又被银河从中隔断,似近还远,是个暧昧又虐心的距离,于是给河东亮星取名“牵牛”,将它和织女凑成了一对。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先秦竹简《日出》(古时黄历)中,有两处提到了牵牛织女一是“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

”一是“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这两条都是说牵牛织女结婚的日子不吉利,不宜婚嫁,为什么呢?因为他俩结婚没几年,牵牛就抛弃了织女,“三弃”是多次抛弃,“弃若亡”是说抛弃的干脆利落,就像织女已经死了一样。两句都强调他俩的婚姻没有好结果,所以建议人民不要选择这个日子结婚,《诗经.小雅.大东》里有这样的诗句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中说皎皎银河烂然有光,但织女却织不出布帛,牵牛不能拉车运输,用以讽刺天上的星宿有名无实,地上的贵族尸位素餐。《汉乐府.迢迢牵牛星》里有这样的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中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默默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站在织女的视角,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恰恰正入了《日出》中的故事,织女伤心流泪,正是被牵牛无情的抛弃了。不再是悲剧为了让织女牵牛的故事不再那么悲剧,于是乎,在东汉时期,有人给传说加上了“七夕鹊桥”,希望给织女一个渡河寻夫的机会,至于为何是在七夕?一方面是阴历七月已是入秋,织女星闪耀在前半夜,容易被观察到;一方面是喜鹊在这个季节换羽毛,古人经常会看到那个时间段羽毛不齐整的喜鹊。

光有桥还不够,到了魏晋时期,人民增添了织女牵牛分开的理由,在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文中,织女变成天帝的孩子,本来特别勤奋,年复一年的纺织,连梳洗打扮都顾不上,天帝看着心疼,就把她嫁给了河对岸的牵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