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节是怎么来的,端午节是怎么来的_民风民俗

端阳节是怎么来的,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民风民俗 2023-05-16 15:09www.bnfh.cn民俗风情

二,端午节溯源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端午节的由来众说不一,尚难肯定哪种说法才是唯一的起因,而哪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意思是端午节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至于夏日食粽、赛龙舟的作用,则是人所共知的,民间传战国时代的大诗人屈原是五月五日投江自沉的。

1、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什么讲究?

瑞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怀才不遇,反遭楚王逮捕迫害,投进泊罗江自尽,老百姓为了悼念他,在这天里,家家户户包粽子,纷纷投入江中喂鱼,祷告先生平平安安。随着年月的变迁,定位成一个纪念日,世世代代一直延续至今,只不过形式上有了改变,所以每年五月初五到来,既有吃粽子的习惯,又有在江河湖泊水面上,举行划龙舟大型活动。

2、端午节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要划龙船?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究竟始于何时,因何而设此节,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源于纪念我国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的大夫,主张革新,联齐抗秦,他还起用能人,让楚国富强起来,却遭到当权贵族的排挤和陷害,楚王又昏庸无能,竟听信奸邪谗言,将他免职,将他流放到沅湘一带。

屈原在流放期间,眼看着楚国人民遭受苦难,楚国走向衰亡,他心中万分悲愤,便于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自沉后,人们为搭救他而出动了许多船只,后又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用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敬慰亡灵。故有说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风俗即起源于此,二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死难的日子。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其父曾任楚国大夫,后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历经宋、郑等国入吴,任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整军经武,国势日盛。不久攻破楚国,以功封于申,又称申胥,但到吴王夫差时,因伍子胥力谏吴王拒越国求和及停止伐齐而被吴王疏远,后吴王夫差又赐剑命伍子胥自杀。就在五月五日这天,将伍子胥遗体装进鸱夷革内,丢进大江,后人们亦于五月五日对其表示悼念。三是源于“恶日”,

古俗称五月五日为“恶日”。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五月端午就有诸多忌讳,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后又有一些杰出的人物亦殁于这一天,人们更视五月五日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又因农历五月正值天气逐渐变热,各种瘟疫疾病发病比其它时候多,人们亦认为五月就是“恶月”,五日是“恶日”,四是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相传曹娥14岁时,其父于五月初五迎伍君神淹死江中而不见尸体。曹娥为寻父尸沿江痛哭十七日,投江而死,江浙百姓感其孝心美德,于五月五日悼念她,端午节的由来众说不一,尚难肯定哪种说法才是唯一的起因,而哪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端午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诸多习俗并成为全国性的民间节日,它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化凶为吉,在战胜邪恶中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

3、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吃粽子?而不是吃别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说法不一,有关于图腾祭祀的,毒月毒日这一天,民间流传许多驱邪消毒和僻疫的特殊习俗,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除五毒。主要还纪念伟大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公元前340一278)战国家时期楚国综室贵族,受过良好教育,志向远大。在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因为主张举贤纳士,富国强军,联齐抗秦,遭到子兰等一些贵族反对进馋,被免职赶出都城流放沅、湘流域。

在流放中他创作了著名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