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说哪里人,金庸是哪里人_民风民俗

金庸说哪里人,金庸是哪里人

民风民俗 2023-05-16 14:44www.bnfh.cn民俗风情

说金庸的小说是经典,到底是当时的人们说的,还是后来的人们说的。这体现了金庸在当时,对自己小说的评价,,你也可以说这是金庸的自谦之语,不过能够自谦,至少松动了金庸“当时就为经典”这个可能性了,不存在金庸丑化汉族的现象,金庸只是放弃了“大汉族主义”。

1、金庸是哪里人?

1924年,金庸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良”字辈,行二,学名查良镛。查氏为当地望族,佳士辈出,使得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金庸年轻时曾任报社记者、翻译、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在1948年移居香港后,1955年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在《大公报》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

并在同年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其中小说《书剑恩仇录》的主人公陈家洛,同样出生于浙江海宁,和金庸先生是同一个故乡,)从这年,金庸正式开始了为期十余载的武侠小说创作。武侠小说创作期间,金庸在1959年,创办了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社会影响巨大。将近一个世纪的跌宕起伏,金庸先生著作等身,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武侠盛世,获得了无数荣誉,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带走了他巧夺天工的武侠画笔,留下了令众人如痴如醉的广袤江湖。我们至今还记得金庸逝世那天,网上一夜之间爆发出来的悲伤与不舍,一切如他小说里写的那样,人生离合恰如白云聚散,让人唏嘘。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金庸先生的作品陪伴了太多人的成长,跟随书中大侠“舞刀弄剑”的青葱时光,我们从未忘记,也难以忘记。

2、如何看待网络上一部分人认为金庸是满遗,作品里有丑化汉族的嫌疑?

1,金庸肯定不是满遗,金庸是浙江海宁人,查家祖上曾因为满清文字狱被处死。2,金庸自己说过,他对历史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早期《书剑恩仇录》中的红花会,《碧血剑》中的袁承志都是坚定的反清复明者,而这两部书中的满人大都是反面人物,反清复明是主题。还有《射雕英雄传》中明显的抗金主题,到了后期,金庸对历史的认识有所改变,认识到中国的历史不只是汉人的历史,少数民族的历史同样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所以后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蒙古人、《天龙八部》中的契丹人和女真人都有英雄好汉,封笔之作《鹿鼎记》中更是对康熙不吝溢美之词,只要是好皇帝,不管汉人满人都是“尧舜禹汤”,《鹿鼎记》中天地合的“反清复明”和《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的“反清复明”已经很不同了。3、所以不存在金庸丑化汉族的现象,金庸只是放弃了“大汉族主义”,

3、金庸先生是香港人,为什么他对内地历史文化这么精通?创作了这么多经典武侠小说?

第一个问题不难回答,这是一个误区一个人的知识的多少,以及深度,只与他受到的教育有关,而与他的地理位置无关,尤其是历史,文化这样的非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而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在过去的时代,尤其是义务教育还没有普遍的时代,更和一个人的所在的家世有关,普通人可能要花很高的成本才能得到的知识,对于某些家世的人,成本极低——,这种知识体系的特点,即便在近几十年也有一些遗留,比如高晓松,小的时候只要他对某某东西感兴趣,家里就帮他写个条子你去找谁谁谁,他是清华的XXX,中国研究XXX的鼻祖——这不是地理位置,这是家世(也就是知识获取的组织),

我们看看金庸的家世就知道了以这个家世来看,金庸的知识体系,其实在自己的家族里算平均水平。,如果非要加上地理决定论的话,金庸是在1948年来到香港的,那时候他已经24岁(金庸系1924年生人),24岁,在今天的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人大多数基础知识储备,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更何况一个大家族的孩子?这是个大前提,知道了这个大前提,再去查金庸的知识图谱,就不会迷惑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