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15为什么是鬼节,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_民风民俗

7月初15为什么是鬼节,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

民风民俗 2023-05-16 02:15www.bnfh.cn民俗风情

中国古人对月亮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凡是“望月”(满月)之时,都有包括祭祀在内的重大活动,比如农历一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十五;“鬼节”,毫无疑问应该是七月十五;至于为什么七月十四也是“鬼节”呢。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1、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

传说当年祭祀品主要是以鸭子为主而在仪式完毕之后剩下的鸭子就留下来中元节吃了,还有说古人祖先中元节回家探亲但没有船过不了河于是活着的人就送些鸭子载着鸭子过河,后来也就有了鬼节吃鸭子的传说。相传这一天有无主的魂灵的法会来四处游荡,所以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祭祀魂灵道观也要进行举行盛大的法会来普渡魂灵往后中元节又叫做“鬼节”,

2、请问七月十五是鬼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