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祭月,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_民风民俗

中秋节为什么祭月,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

民风民俗 2023-05-16 02:10www.bnfh.cn民俗风情

日阳月阴,日男月女,对月之敬,对月之爱,早已超日。这几日一直在写中秋诗词对联,且说说中秋的习俗吧,前两天和一位朋友闲聊,说起中秋节,朋友说兰州老家每逢中秋夜必会“祭月”,供品是月饼和水果,六甲番人闻罢愕然,原来祭月习俗北方地区现在居然还保留着。

1、广西中秋祭月为什么在柚子上插香?

在广西盛行中秋吃柚子的风俗,这是因为“柚子”与“有子”或“佑子”谐音,可以寄寓吉祥的意愿,而且暗合了中秋祈子的习俗。中秋节前后是柚子的丰收期,用之做礼品有保佑孩子的寓意,所以柚子称为重要的中秋节令食品,祭月娘也不能少了柚子,习俗上认为吃柚子可以获得神明的保佑,让眼睛明亮。,中秋时都会用柚子插香祭拜,然后家人共享,便流传至今,

2、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

中秋,八月十五,届三秋之中,俗称八月半,由于天高云淡,月亮最圆,夜景又格外迷人。据文献记载,中秋拜新月,系中唐时期,七夕拜新月,衍化而来,意旨,团圆,而客家的地方伴随的传说有二,一是,人们熟知的,嫦娥奔月故事。因嫦娥的丈夫移情别恋,嫦娥愤而奔月,成了月宫娘娘,二是,元朝统治时期,汉民不堪暴虐,预约十五日晚动手杀尽鞑子。

起义时间用纸条秘藏饼内传递,十五的晚上,月儿分外明,家家户户对天焚香拜月,吃月饼,柚子等,还有的摆设道场,做法事,搞些下阴间,请扫帚神,桌神,唱笠麻歌等带神奇色彩,令人难解其中奥秘的活动。至今,前者有之,后者因民间科学观念日新,下阴间等活动逐渐少见了,但十五中秋团圆节,至今仍是代代传承,家家团聚,万千同庆。

3、传统文化里,中秋节时为什么要“敬月光”?

这几日一直在写中秋诗词对联,且说说中秋的习俗吧,前两天和一位朋友闲聊,说起中秋节,朋友说兰州老家每逢中秋夜必会“祭月”,供品是月饼和水果,六甲番人闻罢愕然,原来祭月习俗北方地区现在居然还保留着,六甲番人的故乡潮汕地区一直都有中秋节“拜月娘”的传统,由妇女主祭,孩子们也可参与,但成年男子一般不拜,而会在旁食茶或协助。

“拜月”一般是晚饭沐浴后,一轮明月挂屋檐,一桌果饼呈庭院,两根红烛插香炉,女子遥望祝文念,拜月时,孩子们大多不明就里,记得六甲番人小时候有次用手指月,立即受到母亲严厉批评,并说再指月娘会被割掉耳朵,于是此后再不敢造次,而今想来,这是潮汕人对月娘的崇敬,任何不敬的行为都视若亵渎。拜月期间,也有很多阿嫲也和小孙女讲“嫦娥奔月”和“破柴翁”的故事,而小孙女通常都是好奇宝宝,比如孙女“为什么拜月?”阿嫲“月娘保贺你,

”孙女“月娘在哪里?怎么看不见?”阿嫲“月娘在好远的地方,伊有看见你。”孙女“阿嫲,这么多物件伊可能食不完,我捡块来食好莫?”阿嫲“不乖,月娘唔惜你啊,快去拜月娘保贺,”待到小孙女长大些,再陪阿嫲拜月,心愿则大都是自己生雅些或能找个好夫婿,过去潮汕童谣有唱“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好夫婿,结良缘。

4、我们都知道中秋要祭拜月亮,为何要祭月呢?

我国人民历来就崇拜日月,对日月特敬仰,也特多寄望,日阳月阴,日男月女,对月之敬,对月之爱,早已超日。这从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就足说明,更从历代文人墨客对月的赞美中见证,月亮神奇,月最圆最美最爱,最给人遐想,温柔,美丽,善良,聪明…种种美都集了一身了,成了人最企求最渴望想得的东西,人怎不崇拜而敬仰多爱?嫦娥玉兔婵娟等都成了月的化身。

古人拜月,因月属阴,故有女人先拜规矩,拜月后,一家还要饮“团圆酒”“赏月饭”,给娘家送礼的也必须回来“团圆”,拜月主要贡品就是月饼,然后分食“团圆饼”,月饼象征月圆,表示人月团圆,反映了人们对一家要团圆团结,圆圆美满美好的愿望。年年中秋今又秋,月月月圆今又圆,望着天空一轮皓月,总会惹人引发无穷情思,不少遐想,准敢对月不敬?月到中秋分外明,十五月亮十六圆,月是多么神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