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和哪个姓是死对头,哪些姓是汉族_民风民俗

张姓和哪个姓是死对头,哪些姓是汉族

民风民俗 2023-05-15 19:51www.bnfh.cn民俗风情

“张”姓是匈奴、屠各、乌恒的胡人改的姓。最早提出黄帝是华夏共祖的是战国末期齐国方士邹衍,春秋早期的齐恒公的丞相管仲提出以中原姓姬和姓姜的为华夏,其他都是夷狄,那就是“西戎、北狄、东夷、南蛮”,姜姓延续了300个姓,姬姓产生了400个姓,那就是我们汉族的姓氏来源,也就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了。

1、从姓氏来看,哪些姓是汉族,张姓是不是汉族?

许多人认为汉族来源于华夏,华夏来源于炎黄,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姜姓延续了300个姓,姬姓产生了400个姓,那就是我们汉族的姓氏来源,也就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了,其实这种说法时间并不长,最早出现这种说法应该是明清儒家鼎盛时期的两朝,最晚出现应该是民国抗战时期。汉族、汉姓、汉字、汉文化,其实就是一个混合体,是由各朝代汇编而成的,

春秋早期的齐恒公的丞相管仲提出以中原姓姬和姓姜的为华夏,其他都是夷狄,那就是“西戎、北狄、东夷、南蛮”。春秋末期的孔夫子的儒家是从周礼的“巫卜占祭礼”中分化出来的,孔子的儒家是以祭祀为主,就是祭拜祖先的周礼,孔子赞成管仲的“华夷之分”,认为自己是华夏延续了西周周礼。最早提出黄帝是华夏共祖的是战国末期齐国方士邹衍,

自从西汉汉武帝时颁布了“独尊儒术”后,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疏理成血缘关系,将秦留下来的七国庶民自愿认同出一源,这个源头就是“炎黄”,也就是第一次提示我们是炎黄子孙。(鲜卑人将魏书改为楷书,那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汉字繁体字)西晋八王之乱,接下来就是五胡乱华,南北朝时,北朝建立了十六个胡人政权,都是用汉人朝代称号。

南朝的东晋晋明帝司马昭金发碧眼,完全是一个雅利安人的后裔,说明当时不管是平民还是老百姓,人种开始发生了变化。鲜卑拓跋珪在山西太原建立北魏,将中国的隶书(汉字)改为魏书,就是汉字的大楷,到了隋唐,鲜卑人又将魏书改为楷书(小楷),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汉字繁体字。唐朝的李世民是“虹髯”,也就是卷毛连鬓胡子,面像就是胡人,

自称“五姓七望族陇西李氏后裔”,法琳和尚对李世民说他是北魏弘农太守拓跋达闍后裔改称“李初古拔”。唐太宗临死前嘱咐“丧葬当从汉制”,害怕被当作胡人安葬,,唐初时胡化严重,连征兵也是胡人的府兵制,而不是汉人的“募兵制”。(有110鲜卑姓改为汉姓)北魏鲜卑孝文帝时,迁都于洛阳,大举汉化,将110个鲜卑姓改为汉姓,

,“张”姓是匈奴、屠各、乌恒的胡人改的姓。北宋的“百家姓”,大部有赵家皇族根据功劳大小按顺序排列“赵钱孙李”,北宋皇帝赵氏、吴国钱俶、正妃孙氏、南唐李氏,赵匡胤本是沙陀人,黄袍加身后去祭拜祖先,看到青铜器就一脚踢开,说是祖先不认识这些东西,说明他不认同自己是汉人,明初时,朱元璋将160个蒙古姓改为汉姓,其中准章氏、扎愣氏、扎鲁特氏、卫刺特氏、江如敖氏、其莫德氏、等等,都改为张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