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姓为什么好少,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_民风民俗

宾姓为什么好少,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

民风民俗 2023-05-15 19:49www.bnfh.cn民俗风情

究其根原不外乎两点,一是人们的欲望越来越高;二是人们对未来生存安全感的缺失。,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己不再满足于食能裹腹、衣能御寒的平淡生活,人们无止境的贪欲,也正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不断丰富,而渐渐的发生着变化,比如出行,以前有个绿皮火车,则心满意足。

1、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少?

为什么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少?究其根原不外乎两点,一是人们的欲望越来越高;二是人们对未来生存安全感的缺失。,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己不再满足于食能裹腹、衣能御寒的平淡生活,俗话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们无止境的贪欲,也正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不断丰富,而渐渐的发生着变化,比如出行,以前有个绿皮火车,则心满意足。

而现在就是时速己达300公里的高铁,都觉得不够快,以前出门在外,三四人一间的客房,住上就是幸福。而现在看三星级宾馆,都嫌不够档次;再比如吃饭穿衣,以前能吃饱就行,而现在得吃好才行,以前衣服合身就行,而现在品牌才显身份。凡此种种,人们就有了一种感悟人没吃饱,只有一个烦恼;人吃饱了,就有无数烦恼,,就是人们对自己未来生存没有安全感。

这可能跟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以前生老病死有国家,个人真没必要杞人忧天。而现在你必须提前想想,自己老了、干不动了、病了该怎么办?所以,如何抱团养老、社区养老、健康养老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以前只要你遵纪守法,服从安排,总有一碗饭吃。而现在如果你自己不努力打拼,饿死路边那是活该,或许,这就是社会进步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阵痛。

2、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晋朝?

历史是很讲究存在感的!在言简意赅地归纳历史变迁的词汇里,通常都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选择性地把东汉后续的“魏晋南北朝”给忽略掉,直接跨到唐宗宋祖了,其原因是因为晋朝对历史的贡献很少,没有多少正能量的存在感,曹魏政权,如果不是因为西晋历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和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同样不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称帝,改国号晋,故西晋是承魏而得天下,司马家的天下得来全不费工夫,从而家族内都心怀鬼胎,觊觎皇位。在280年完成大一统的十年后就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国力受损,政权衰弱,社会矛盾尖锐,皇室淫糜,后宫干政,导致北方蛮族~匈奴起兵反晋,又经历了七年战乱,史称“永嘉之祸”,

期中西晋两位皇帝被俘虏后杀死,西晋也于316年被灭。西晋灭亡后整个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从而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17年,西晋残余皇族和统治集团南渡建康(今天的南京市)建立东晋王朝,史称“衣冠南渡”。而司马睿的东晋又倚重王氏,故而又称作“王与马、共天下”,尽管东晋也曾多次北伐,但由于文臣武将、士族大夫明哲保身,贪图享乐,崇尚清淡,鄙弃政事俗务,北伐也就雷声大雨点小,走走过场而已。

由于内乱不已,强如“闻鸡起舞”的主角祖逖也是忧愤而死,直到383年“淝水之战”后才使得东晋政权暂时得以巩固偏安,但宫廷依然淫靡盛行,世族扰政,加上世族对寒族的各种歧视,甚至与朝廷分廷抗礼,所以东晋一朝始终未能统一中国。在纷纷扰扰中东晋政权又经历“朋党之乱”,直到公元405年何无忌迎回晋安帝复位,417年刘裕为谋取帝位,杀了晋安帝,立安帝之弟为晋恭帝,422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东晋至此灭亡,

从司马炎谋魏建晋到废黜晋恭帝,传位十五个皇帝,历经一百五十五年,始终是人心涣散,政不通、人不和,疆域不断被蚕食,世风萎扉,统治集团寡廉鲜耻,毫无君臣之道,百姓更是遭受天灾人祸,流离失所、又常年饱受战乱之苦。如此晋朝!真乃“君臣男女、无廉耻节”,又如何会被后人提及、歌颂呢?晋朝留给后人唯一的贡献就是因战乱而带来的民族大融汇,使得文化领域在开创、冲突和融汇中得以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