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哪些俗称,你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_民风民俗

重阳节有哪些俗称,你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

民风民俗 2023-05-15 19:47www.bnfh.cn民俗风情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江汉平原在重阳节这天有晒秋,酿秋酒,社祭,登山,摆敬老宴、喝菊花酒等习俗,为什么呢,因为还是九这个数字为阳数最大,重阳有九九归真、老阳、极阳之意,自然就有长寿之意,也有“久久”谐音的意思,长久,又加上为关爱老人,宣传孝道,故定为敬老节。

1、你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我特喜欢黄巢这两首咏菊诗,今天就是九月八,明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重阳有登高,插茱萸,饮菊酒,赏菊等习俗。阴历九月九日,就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单奇为阳,九为阳之最大,九九就是重阳重九。

重阳为节,战国时就有,如屈原在《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的句子,说明屈原生活的的代就习惯做重阳节了,重阳登高风俗,据说与汝南人桓景有关,传九九登高可以避灾。九九登高能避灾减祸降福集祥,谁会不做?登高看远赏美景,还是大快人心的事,后来不少文人墨客还写了不书登高诗,重阳诗呢,比如王维的一首《九月九田忆山东兄弟》就特有名,妇孺皆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插茱萸的习俗,王维生活的唐代就有了。春梅秋菊,菊在秋盛开,菊能披霜历雪,秋天之菊最有代表性了,菊美菊性都大为人所赞赏,于是就不形成了重阳赏菊,饮菊酒菊茶的习俗,我国是菊的故乡,菊有多种,争奇斗艳,色彩缤纷,清芳幽香,不畏寒霜,令人赞美不绝。菊还可药用给人治病,所以赏菊吟诗,饮菊怡情去病多好,

2、重阳节有什么讲究?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阳节历史悠久,具体的起源已经不得而知。但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我们可以在流传的史料中,找到几个关键词,来体会一下中国人对于重阳节的情感。

(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在重阳,我们祭天祭祖,感谢恩德。(二)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在“内火”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在重阳,我们敬畏天地,为火神送行,

(三)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重阳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在重阳,我们欢聚宴饮,祈求长寿。(四)关于重阳节,最令人熟悉的莫过于王维的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我们登高望乡,思念亲人,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祭祀天地,祭祀火星的仪式逐步衰落,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

如果说清明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迎接自然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告别自然的节日。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自魏晋期,重阳的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