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社日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千里迢迢来这里撒_民风民俗

2016年春社日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千里迢迢来这里撒

民风民俗 2023-05-15 13:40www.bnfh.cn民俗风情

今年阴历二月十四是戊辰日,春社日。立春五戊为春社,今年立春是2月3日,而立春后第一个“戊”日是2月9日,天干十天一循环,2月19月第二个“戊”日,第三个“戊”日就在3月1日,第四个“戊”日是3月11日,第五个“戊”日就是3月21日,这一天就是春社日,而春分是3月20日,所以今年春分与春社的时间顺序是“先分后社”,有的年份也会出现春社在春分之前的,民间新坟扫墓要在春社前,但老坟就不必。

二月初一“春社日”,什么是春社日?

春社日是在二月,但多数不是二月初一。社,一是指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如社会团体;一是古时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称之,如社庙社坛。社是象形兼会意的字。社,地主也。从示、土。传说共工之子为社神。社的本义是社神,即土地神,引申为土地神的像,牌位,也引申为指祭祀土地神的场所。这社反映了人对土地崇敬与崇拜。

传统习惯上形成春社日和秋社日,旧时习惯作春秋二祭,春社日在春分前后,秋社日在秋分前后。春分是二月中气,秋分是八月的中气,所以春社日居于二月,多在中旬,秋社日居于八月,多在中下旬。先祭天,后又祭地,即用社日拜祭敬奉土地神,人需要土地,离不开土地,所以对土地特有感情特别爱恋敬仰,都会拜祭的。现在社日的确定,习惯上的规则是春社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之秋社日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之。

“社公厌宿水,逢社必有雨”,有雨无雨,就看二月十四,啥意思?

社公厌宿水,逢社必有雨。有雨无雨,就看二月十四。这话现今年轻人真没几个能理解的,但有经验的老农是可以识个大概的。今年阴历二月十四是戊辰日,春社日。旧时人是很重视春社,秋社日的,常常会依据社日阴晴雨等之天气状况来预测农业收成好坏。社日分春社与秋社,社又分官社与民社。社日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

在商、周时就是男女幽会,狂欢的节日。后来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社是社主,社公,土地爷,土地神的意思。旧时官方常以社日祭祀土地神,祈望社神保佑人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民社常在二月二土地爷生日祭祀。由此可知人对土地的需求与崇拜。自宋代之后,一般以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日,春社日一般在春分前后不远。

农民常以春社日有雨无雨来预卜收成的好坏。社公就是指土地神,社神,厌宿水,厌是讨厌,宿水是少水无雨干旱,社公厌宿水,意思就是指春社日,土地神希望下雨,讨厌天干无雨。逢社必有雨,意思是逢春社日必然有雨,有雨对农业有利,无雨不利,这是人的期望。有雨无雨,看二月十四,因为今年二月十四就是春社日。我国地大,气候多样,南北东西差别很大,这么的社日不会一雨到处都雨,一晴到处都晴的,常常是西边日出东边雨,南涝北就旱。

清明节民间有“新坟不过社”之说法,是什么意思?春社是哪一天?

立春五戊为春社,今年立春是2月3日,而立春后第一个“戊”日是2月9日,天干十天一循环,2月19月第二个“戊”日,第三个“戊”日就在3月1日,第四个“戊”日是3月11日,第五个“戊”日就是3月21日,这一天就是春社日,而春分是3月20日,所以今年春分与春社的时间顺序是“先分后社” ,有的年份也会出现春社在春分之前的,民间新坟扫墓要在春社前,但老坟就不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